聚焦 | 十二家文化机构齐发力,南粤古驿道催生新典范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发表时间:2022-04-21 14:2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黄宙辉  2022-04-21
为打造国内外遗产线路活化利用的新典范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粤文旅宣
图/通讯员提供(除署名外)

南粤古驿道覆盖全省,是广东历史发展的重要缩影和文化脉络的延续。

2016年以来,广东率先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工作,形成了一批整合遗产保护、文化挖掘、乡村振兴和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为一体的创新性实践成果。

南粤古驿道最早起源于秦汉,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粤和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向内陆延伸的重要通道,源源不断地促进物流、人流、文化往来,积累了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分布图

在此过程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韶关学院等省内高校,及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音像出版社、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积极响应。

他们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指导下,纷纷成立了古驿道研究中心或实践基地,深度参与古驿道的考古、研究、科普宣传及活化利用工作,为将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和利用打造成为国内外遗产线路活化利用新典范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珠海岐澳古道凤凰山段

 中山大学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

探索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的时空脉络

中山大学南粤古驿道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主要通过基础研究、田野考察、举办工作坊等方式开展与南粤古驿道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承保护工作。

该中心主要对古驿道重要节点樟林、汕头的历史变迁展开研究,形成《民国时期汕头城市商业地理的初步分析——以侨批业为中心》等成果,发表于《近代史研究》等权威学术期刊,并致力于建设潮汕侨批数据库网站(https://qiaopisjk.sysu.edu.cn),出版了《汕头近代城市地图集》。

在田野考察方面,该中心多次组织实地调研与实践教学活动,谢湜教授撰写的《省域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对地方联动与治理延伸、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文化与生态内涵、乡村产业振兴所需的资本和人才支撑等共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获评为2020年中共中央党校优秀调研报告。

2019年,该中心联合港台地区学术机构举办历史研习营,在澳门、珠海、广州等地开展研习,取得了很好的交流效果;还举办了“侨批文献整理、数据库建设与南粤古驿道研究”工作坊,推动侨批文化与南粤古驿道的深入研究和成果转化。

中山大学第九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

 华南理工大学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 

南粤古驿道研究形成一系列成果 

近年来,该中心积极开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通过课题研究、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等在内的一系列成果,“广州一口通商时期东西方建筑文化交互影响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

该研究中心还撰写了《古城保护,须“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城乡建设,如何保护历史遗存、守住文化根脉》等署名文章在光明日报刊登;

在汕尾海丰开展古驿道规划与历史遗存修复中完成的《汕尾海丰羊蹄岭-惠州惠东高潭古道重点线路(海丰段)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规划》获广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完成的《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获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完成包括《基于“古道学”建构的南粤古驿道保护与利用方法》在内的十余项研究课题,并参与编写《南粤古驿道基础理论研究丛书》;

积极组织研究人员开展南粤古驿道技术指导与社会调查工作,与多方共建形成“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文化品牌。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熊灿坚 摄)

 华南农业大学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实践基地)

为古驿道沿线地区生态保护提供方案

该中心下设南粤古驿道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南粤古驿道植物资源研究中心、南粤古驿道社会实践基地。近年来,该中心依托南粤古驿道和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开展了古驿道沿线的植物资源调查等一系列研究,扩展了传统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农林学科的研究内容,为推进南粤古驿道沿线地区的生态保护提出了综合解决方案。

该中心联合省内7个研究中心共同开展《南粤古驿道古道学基础理论课题研究》,并完成了《基于分子标记的南粤古驿道枇杷迁移历史与演化过程研究》等硕士论文;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篇。

2021年,该中心深入挖掘抗战时期华南几所涉农高校的农林学科史料,研究对当代农林业发展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及前瞻性的植物分类学思想、林学思想、农学思想、生态学文明思想和理念,完善、实践先师们培育出来的品种、摸索出来的技术方案。

组织学生前往南粤古驿道沿线村落以及与华南农林学科发展紧密相连的华南研学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乡村振兴社会调研、学习实践和科普等活动。

华南农业大学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实践基地)在粤赣古道开展植物科普工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 

古驿道的国际化表达及推广

该中心立足于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国际化表达推广,拓展驿道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路径和方法,为驿道文化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泉。

研究中心结合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南粤古驿道音乐传承与整理研究》开展科学研究,发表《南粤古驿道文创设计探究》等学术论文十余篇,设计开发“潮州公仔”“客家公仔”等一系列彰显地域文化元素的文旅产品,获外观设计专利3项。

中心还以“一道一童谣”为主题,对古驿道沿线极具岭南地域特色的音乐和民间艺术进行梳理和创意设计,结合广府、客家和潮汕童谣的改编,完成了《一道一童谣》音乐专辑的出版和系列文创产品开发。

此外,中心还立足文化自信,推动驿道文化“走出去”,讲好驿道好故事,推动驿道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融合和创新、保护和开发南粤古驿道资源,推进古道学研究”为主题,成功举办了“2020古道学学术探讨及南粤古驿道国际化传播高峰论坛”。

2022年,该中心申报的《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研学》入选教育部“万人计划暨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目前正在筹备中,将于今年7月份开展。

 广州大学广东省文化遗产活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探索南粤古驿道建筑遗产保护理论

该中心以古驿道粤赣段大湖镇为具体研究对象积极进行产学研实践,探索南粤古驿道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开展境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古道学”视角下建筑遗产活化理论框架和设计方法,相关教学和设计成果获得全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优秀学术设计作业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目前,该中心已联合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共同构建何新屋HBIM建筑遗产信息模型数据库,搭建“古道学”视角下的建筑遗产活化策略框架。

制定粤赣段大湖镇初步的规划策略及活化对策,联合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何新屋、西湖围区域范围内的局部建筑遗产的活化设计实践研究共10个。

完成南粤古驿道粤赣段建筑遗产活化启动点——“古道之家”产学研基地项目设计,完成硕士论文《南粤古驿道粤赣段大湖镇建筑遗产活化设计研究》和 《“古道学”视角下的线状建筑遗产渐进式活化策略》等。

其中,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活化项目——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何新屋“古道之家”,已于2021年12月在粤赣古驿道连平段驿站节点的客家围龙屋何新屋旁动工。

广州大学广东省文化遗产活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联合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共同构建何新屋HBIM建筑遗产信息模型数据库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 

聚焦青少年历史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  

近年来,该中心在“文物考古、文物保护”与人民群众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文物科普”之桥,开展了多项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

持续举办“艺道游学·中国南粤古驿道少儿绘画大赛”;参与中央红色交通线(广东段)活化利用项目;“复活”杨匏安旧居陈列馆;制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标识系统等。

其中,成功举办五届《艺道游学·中国南粤古驿道少儿绘画大赛》共录取作品296215幅,有效参赛选手共计182906人次,直接性、间接性带动人群走进古驿道、古镇古村超百万人次,实现在历史文化传承、艺术教育、乡村旅游、“文创+研学”等领域的喜人成绩;

中心的研究员们运用VR技术、油画写实和品牌设计能力,完成了写实彩色壁绘、VR彩色壁绘、信息牌设计三大项目,“复活”了杨匏安旧居陈列馆,为广东红色遗址保护、红色研学活动做出了积极贡献;

将粤港澳文化遗产游径广东段内引起三地共鸣的文物及其承载的信息串珠成链,打造可游可读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

广州美术学院研究中心举办艺道游学·中国南粤古驿道少儿绘画大赛

 韶关学院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实践基地) 

收集内迁粤北学校相关文献档案资料 

该中心是粤北首个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致力于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的挖掘与活化,进行了六大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搭建信息资料共享平台;开展学科史研究;

成立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学校联盟,推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校校协同共建;加强华南教育历史的宣传和体验;参与研学基地建设;打造华南研学主题思政课等。

该中心广泛收集抗战时期内迁粤北中高等学校相关的文献档案资料,编印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概览》《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资料辑刊》《粤北华南先师成果汇编》《粤北华南先师抗战诗歌汇编》《岭南大学校报》(曲江版)等300余万字的资料辑刊,为研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设立的华南研学主题展览厅,吸引了累计逾4万人次参观;创作了14组大型教育先师雕塑;编创“烽火杜鹃花”等主题文艺作品,与凤凰卫视共同摄制5集《烽火逆行》电视纪录片和《热血——烽火逆行》电影纪录片等。

韶关西京古道(腊岭段) 邓雨风 摄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 

挖掘院校迁徙办学经历和人物事迹

该中心开展“粤北古驿道交通网络的形成与变迁”课题研究,完成调查研究报告近6万字,研究论文2篇,系统深化了有关粤北古驿道交通网络的理论认识与研究方法。该中心牵头的《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指引及重点线路建设规划与实施项目》获全国“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2021年7月,该中心与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共同开展华南研学历史文化挖掘及展示策略研究,深度挖掘院校迁徙办学经历、人物事迹及抗战时期华南文化教育发展情况。

组织梳理了58所院校机构的迁徙办学经历以及相关的人物事迹,并提炼文化展示要素,梳理总结10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的主题。

该中心还开展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诗音漫道”历史文化挖掘及线路保护修复工作,开展台山都斛“胜利大营救”粤西海上交通线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胜利大营救”三大线路方向、事件历程、相关名人事迹及回忆著作。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游径)保护利用研究中心 

定位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空间走向  

该中心聚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规划设计研究。

在粤北连州,该中心发掘了省立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前身)抗战时期迁校办学史实,通过与华南师范大学协力调阅历史档案,明确了办学旧址房屋,在对旧址进行整体修复与场景还原基础上,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让文物在空间、功能和价值上更加多元丰富出彩,实现了从“活起来”到“用起来”的飞跃。

在粤东地区,该中心在韩江沿线调研摸查,准确定位了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空间走向,填补了史料研究空白,并发现了一批交通员故居,以及洪灵菲、戴平万等左翼作家故居,助力相关遗址申报文保单位,丰富了韩江沿线红色文化故事。

该中心还编撰了《沿着韩江读书——记南粤“左联”之旅》书籍,并在汕头金山中学等地组织了历史故事宣讲,广泛宣传历史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 

开展大量的线性古道遗存调查研究  

2016年以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重点参与了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工作,在线性古道遗存的调查研究、古驿道保护规划编制和南粤古驿道古道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深入开展实践和研究。

目前,该研究中心已开展了大量的线性古道遗存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汕尾羊蹄岭古道、河源赵佗故城、韶关黄沙坑古道等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参与古驿道保护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完成了西京古道、曲江黄沙坑古道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参与南粤古驿道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研究,对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实践进行梳理研究和总结沉淀,承担包含“基础理论研究”和“总结人类迁徙的线路和族群迁徙的时间节点和地点”“考证线性古道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在内的基础领域和重点领域的研究工作;多次组织研究人员开展南粤古驿道现场技术指导。

2019年以来,该中心还深度参与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调研、规划和建设。

 广东音像出版社南粤古驿道音乐制作研究中心 

复活呈现古驿道音乐文化内涵

该中心对古老的古驿道音乐文化内涵进行梳理研究、价值提炼、复活呈现;了解音乐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收集和整理古驿道古村落的音乐文化元素,探究南粤古驿道音乐和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的关系,为音乐创作提供素材;

同时搭建南粤古驿道音乐资料库传播平台,以创新性的技术进行制作、以趋前性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富有文化魅力的古老音乐在当代引起人们的共鸣,引领更多的年轻人回归历史、品味历史。

该中心制作出版的《南粤古驿道岭南声音档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年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目录;南粤古驿道专辑《古音峥嵘1》《古音峥嵘2》分获2019年、2021年广东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出版物;《驿道四季天籁古音之春夏秋冬》于2022年入选首届广东出版政府奖。

 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南粤古驿道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深入开展古驿道与广州名城研究保护实践

该中心以“塑造岭南城市风貌、传承岭南建筑文化”为宗旨,积极参与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研究和广州名城保护工作,主要包括:扎实开展省市南粤古驿道研究保护工作;

积极推动华南研学(云浮)历史研究与保护利用工作;持续推进南粤古驿道展厅宣传推广工作;深入实践广州名城保护利用工作等。

他们开展了南粤古驿道“古道学”相关课题研究;编制了南粤古驿道广州段总体线路规划、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构建标准、华南教育历史(云浮)研学基地总体线路规划等工作;完成了革命文物杨家祠历史研究与周边环境整治;

策划《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展》、《南粤古驿道文化遗产线路展》等多场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成果展览;开展了广州历史建筑试点总报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实施评估以及恩宁路永庆坊、北京路等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践。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2022年,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规划南粤古驿道“胜利大营救”文化线路
《羊城晚报》2022年4月21日A7版面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 力

编辑:李力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