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 | 丘挺教授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画青年人才培养》 中国山水画课程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5-01 10:33
  作者:  2022-05-01

2022年3月20日,国家艺术基金“新时代中国画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邀请中央美术学院丘挺教授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授课,为期三天。丘挺教授从宋元经典文本的临习路径切入,对原典的重构与延伸方式进行解读,并探讨了中国画与其他架上绘画、视听媒介的共生与转化关系,佐以课堂示范,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互动。

董氏有云“先师古人,后师造化,集其大成,自出机杼”,丘挺教授谈到,中国画学习的最终目的要求艺术家在熟稔前代作品风格、笔墨特点及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特定语言范式进行转换,力求在前人风格特点中注入作者自身的认识和学养,化为己用,往日先贤的名作或在历史长河中迭亡,正是凭借临摹传至今日。

董其昌,青弁图,225x66.8cm,纸本水墨,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丘挺临王蒙《青卞隐居图》,164x42cm,纸本水墨,1994年

变体临摹可看作是临摹到创作之间的有效过渡阶段,通过变体临摹深化对传统画学的认识。课堂里,丘挺教授以董源《潇湘八景图》与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等作为例,探讨中国画创作中存在的“纸抄纸”的现象,此处引用了贡希里希对《芥子园画谱》的论述:“没有一种艺术传统像中国古代艺术传统那样着力坚持对灵感的自发性的需要,但是,我们正是在那里发现了完全依赖习得的语汇。”这种语汇即中国画中的程式。

丘挺拟王原祁,54x60cm,纸本水墨,2015年

丘挺教授强调变体临摹应当在忠实原作气质的基础之上获得与掌握程式,笔墨的勾勒皴擦点染及构成特征,设色赋彩、材料性能媒介转换等,都可进行实验,力求对作品精微奥妙的细致分析。同时,变体临摹不仅限于程式技巧上的训练,也是对流派风格演变的梳理过程。只有对传统笔墨与自然造化双向研究,当个人气质服从于表现对象,才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变体临摹实则是一个“建立-转换-建立”的学习过程。对此,丘挺教授也向学员展示了他为变体教学所作《太行雪霁图》《万壑幻雪》等作品。

丘挺,太行雪霁,340x146cm,纸本水墨,2015年

丘挺,万壑幻雪,128x68cm,绢本水墨,2020年

论及中国画程式和个性化发挥的平衡,丘挺教授要求学员们关注范本的形式构成、丘壑经营、笔墨构成、意象表现、意境生发等诸多方面,根据学员们不同情况和创作思路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要求学员们通过游历、徜徉、体认,拓展视野,借由个人性灵的抒写进行某种文本转换,最终形成自我的呈现。程式并不等于程式化,是因人而异、可变的,这亦有别于西画的训练方法。

丘挺上课示范作品,68X136,纸本水墨,2022年

丘挺,与谁同坐,88x56cm,绢本水墨,2021年

当下社会强调个体的自觉性,有常理而无常形,丘挺教授鼓励学员们利用视像、听觉资源,建立自己的通感性和世界观,寻找领先于这个时代的信息。众多的艺术门类,无论是其他画种,还是诗歌、音乐、摄影等媒介,都是中国画创作可以借鉴的文本。丘挺教授提到,诸如巴尔蒂斯等人的绘画兼具东西方神韵,我们作为中国画实践者,同样可以从泊来艺术中汲取三昧。譬如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弗里德里希的风景作品,间或受到神秘主义影响,试图通过象征性的颜色、形状、物象表达主观情感,他画的《乌鸦之树》根茎牙角,幻化无穷;《雾海之上的流浪者》延漫的色域,正是弗里德里希心源与造化、古人合一的书写。而巴西摄影家萨尔加多,在纪录片《地球之盐》中透过黑白胶片记录着人类和动物群体,其中有绝望也有治愈。萨尔加多所有的凝视和叙事呈现了他对人类命运和地球环境的悲悯关切,他镜头下的微光本身便是某种文学化、哲学化的隐喻,亦暗合山水画的“精神性趣味”。

纪录片《地球之盐》剧照

纪录片《地球之盐》剧照

丘挺,华严泷,136x68cm,纸本水墨,2015年

绘画与音乐本是连理之木,丘挺教授谈及古典乐曲对水墨语言与境界的滋养,从巴赫、佩尔戈莱西、布鲁克纳到贝多芬,还有管平湖的《广陵散》,各类音乐叙述结构不同,可帮助艺术家创作、或是观众欣赏画面时捕捉到各异的视听形象。

丘挺,松赞林寺写生,70x90cm,绢本设色,2020年

丘挺,松赞林寺写生,70x90cm,绢本设色,2020年(局部)

丘挺教授还邀请学员们观摩“玉版十三行”、思溪阁藏南宋《大般若经》等藏品,通过对拓片刻本原作近距离接触,感受复制品无法呈现的墨色气息、镌刻的力度感、纸张的绵密感等等。课程的最后进行画面示范,丘挺教授使用了竹浆纸对其个人金笺作品的局部进行摹绘,作画材质不同,创作手法需灵活应变,呈现效果亦有所区别。丘挺教授以淡墨重复罩染、分区罩染,多次衔接,所求灰调子层次的极致变化,使物象氤氲连绵,达到似是而非的效果,营造出恍兮惚兮、大道无垠的意境。

玉版十三行(左图)思溪阁藏南宋《大般若经》木刻本(右图)

三天的课程中,丘挺教授带领学员们对中国画的本相问题进行热烈讨论,仰望与俯览、游心与游目,对材料敏锐的把握、对时空归纳的个人体验,将古人、造化与自己的体认对应到古人的山水观中进行呈现。艺术家如何表述心绪与思想,探求艺术的本体,从周遭乃至是边界之外汲取动能,是在座学员们都应该长期思考的课题。

导师简介 

丘挺,1971年生,广东人。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加拿大安大略省博物馆、法国布列塔尼城市联邦委员会、德国大使馆等重要机构收藏。

助教简介 

马圣超,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师从张捷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与书学传承传播创新平台研究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导师作品欣赏

丘挺,江山胜景系列,11x17.5cm,纸本水墨,2021年

丘挺,苏堤雨霁,69x44cm,纸本水墨,2009年

丘挺,六义园,17.5x27.5cm,纸本设色,2022年

丘挺,春天里,19x29cm,纸本设色,2022年

丘挺,莱蒙湖,20x30cm,绢本设色,2014年

丘挺,桃花源,138x34cm,纸本设色,2022年

丘挺,桃花源,纸本设色,34.5x68.4cm,2022年

丘挺,黄金竹,22x252cm,纸本设色,2021年

丘挺,黄金竹,22x252cm,纸本设色,2021年(局部)

丘挺,黄金竹,22x252cm,纸本设色,2021年(局部)

丘挺,银山塔林,银笺设色,34×100cm,2021年

丘挺,银山塔林,银笺设色,34×100cm,2021年(局部)

丘挺,银山塔林,银笺设色,34×100cm,2021年(局部)

丘挺,王莽岭,38x45cm,金笺水墨,2022年

丘挺,幽谷图,50x35cm,金笺水墨,2022年


转载自: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