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奋斗者|才孟钊:抗击德尔塔瘦十斤,应对奥密克戎更从容
“我只是一个‘过气’的抗疫者。”
面对记者,才孟钊好几次这样调侃。相比起微信头像里略显严肃的模样,现实里的才孟钊要平和随性不少:说话不疾不徐,双眼温和有神,背部总是保持挺直的姿势。这一天,为了配合奥一新闻采访,他特意系上了领带,并别上了刻着名字、带有金色质感的工作牌。灯光照射下,“保利物业”的logo微微反光。
这个调侃自己是“过气”抗疫者的物业工作者,在去年广州首次与德尔塔病毒交手期间,完成了一件自己不曾想象过的事情:连续26天,他与同事一起,每天在这个近4万平的小区里不断消杀、运送物资。排解业主的负面情绪,辟开万难买到救命药送上门,协调小区内就医……以物业之力,维持并调和近千人的生活运转。
回忆起这些,才孟钊有时也会感到恍惚——这场持续一个月的紧急战“疫”如同一颗掷入水中的石子,至今仍在才孟钊的生活中荡起阵阵涟漪,比如,面对广州本次发生于四月初的疫情,他拥有了更多从容不迫的底气。“对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知。”他说。
才孟钊。受访者供图
广钢新城战“疫”往事:
不到一个月累瘦了10斤
2021年5月,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首次在中国出现,首例确诊病例来自广州市荔湾区,芳村为此轮疫情的核心疫区。5月29日,芳村多条街道实施管控措施,当天上午7点,才孟钊接到通知:他工作所在的广州保利海德花园已被纳入封控区域。那时他刚踏入办公室没多久。
“很突然。”时隔近一年,才孟钊试图回忆当时的反应,有惊讶,但更多是茫然。才孟钊坦承,自己与同事“都没有反应过来”。
但事情不会等人,比如物资问题。当时小区内有900多名业主,加上40余名物业人员、清洁人员,人数近千。封闭管理后,谁来维持这近千人的生活运转?如何在短时间内调配足够的防疫物资?眼下,这是他们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运送物资的场景。受访者供图
才孟钊没有第一时间告知妻子。“不敢说。”他有些不好意思。当时女儿已经一岁半,正是需要细心照顾的年纪。才孟钊清楚这一点,只是,身为小区的客服部主管,他不能撤退。
当天,才孟钊与同事挨家挨户收集了业主们的物资需求,又列了一张防疫物资清单交给公司保利物业。忙完了这些,直到晚上,才孟钊才有些忐忑地拨通了妻子的电话。
“我要留在这里,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家。”他在电话里这样说。妻子既急又气,“我和女儿怎么办?”二人在电话里不欢而散。
不能回家,才孟钊与同事睡在了办公室。在一切物资都靠人力运送的日子里,往日寻常可见的日用品都变得珍贵起来,比如一瓶洗发水。“干脆剃个光头吧。”有天,同事塞了一把推子到才孟钊手中。“我也来节约一下物资。”另外两名同事也坐了下来。
才孟钊也想剃头,但他想剃成爱心的形状。“球迷会剃个足球给球赛助阵,那我剃个爱心,给我们这次抗疫助阵。”遗憾的是,同事不慎手滑,才孟钊也只好变成光头。当晚,四人右手搭头,对着镜头摆出一个敬礼的动作。
才孟钊与同事们。受访者供图
那段时间,才孟钊的入睡时间基本在凌晨三四点。最开始,部分路段还没封闭管理,有时刚刚躺下,就有电话打进来让他去物资点拿业主亲友们送来的物资。“为什么还没找到我的物资?”电话另一端的业主语气焦虑。
“只能马上起来,马上过去找。”才孟钊说。有几日,广州迎来了几场大暴雨,物资袋上的字条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信息无法确认。才孟钊与同事们打着伞,或蹲或站地拆开物资袋,辨认这些物资应该是哪名业主的。“然后再挨家挨户地送上去。”
不断接到的电话让才孟钊无法停下。事情多了,才孟钊称自己“都没有时间去焦虑”。“睁眼就干活,闭眼就睡觉。”
但有时,一些黯淡的想法仍是不可避免地闪过。那时新闻每天都会滚动播报新增人数,且多在附近区域。“但凡有一个物业工作人员中招了……”才孟钊不敢深想,只能猛地压出几泵酒精洗手液,将手搓得泛红。
2021年6月24日,广钢新城正式结束了时长26天的封闭管理。那天,才孟钊“很平常地下班了”,没有庆祝,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但变化确切存在,比如瘦了十斤,人也憔悴。“回来就好。”回家当天,妻子这样对他说。
物业、居民互递温暖
更新了对职业的认知
封闭管理的日子并非都被工作填满。如今回头再看,才孟钊亦会想起不少温情动人的时刻。
进入封闭管理状态的第一周,才孟钊接到了一通特殊的电话,这通电话来自小区内某个患有糖尿病的独居老人。“这位老人家比较特殊。”才孟钊回忆。“他吃的药是某款特定的进口药物,长时间不服用会有生命危险。”老人告诉才孟钊,他家中的药物已所剩无几,希望物业尽快购买。
药品特殊,无法通过常规渠道买到,老人开始出现焦躁情绪,频频致电询问进展。才孟钊也很着急。“我们赶紧联系了公司,让公司去买。”为此,保利物业专门开了一条特殊药物采购渠道,层层接力、转送。第三天,这份救命药终于被送到老人家中,老人连连致谢。当时他已断药三天,身体虚弱。
另一个令才孟钊记忆深刻的故事,来自在小区内居住的三名医护人士。疫情扩散之初,这三名医护人士主动找到了物业和街道,他们想外出支援,为抗击德尔塔病毒做点什么。但因防控需要,三人的申请均被退回。才孟钊记得很清楚,其中有一名业主是外科医生,13年前,他曾参与过汶川大地震的医疗救援。
几日后,才孟钊接到了一条来自业主的诉求:有个孩子的伤口已经到了拆线日期,但现下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无法迅速上门,伤口面临感染风险。才孟钊当即将这则求助信息转发到业主群里。“这件事情可以交给我做。”那名外科医生马上应下,另外两名医护人士也主动联系了才孟钊。经物业人员协调,不到一个小时,孩子的手术线被顺利拆下。
“确实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才孟钊感慨。“无论是居家隔离的业主,还是出门在外没有隔离的业主,大家都在群里关心这件事情。有好多人来私信问我:‘孩子的情况怎么样了’?”
才孟钊与同事们。受访者供图
每当这种时刻,才孟钊仿佛能切实触摸到这份工作的另一层意义,那是一层充满人文底色的意义。才孟钊形容自己与同事们“好像成了一条线”,连接着外界与封控区内的居民,调适着居民们的生活如常进行。
“确实有很强烈的荣誉感。”才孟钊笑着说,眼角露出笑纹。“过了这么久,提到当时的封控管理,业主们还是很认可、很支持。”
这份荣誉感持续至今。经此一事,才孟钊已然能更为娴熟处理与疫情相关的工作。今年4月初,奥密克戎变异株突袭广州,防控形势比去年“5·21”德尔塔变异株本土疫情更为严峻。接到全区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后,才孟钊忙安排同事布场、发布通知,或上门告知业主,有条不紊,已不见去年最初抗击德尔塔病毒时的无措。
“去年做全员核酸检测的时候我们就登记过了,哪一栋哪一户是老人家,哪一户是特殊人群。”才孟钊心中已有成竹。怎么快速响应街道的通知?怎么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越来越熟稔的防疫流程,越来越详备的应急预案,这些都让他越来越从容。
“要做好这份工作并不简单。”才孟钊感慨。他坦诚讲,五年前他只是抱着“应该比较轻松”的心态选择了这个职业,而两年防疫工作加深了他对物业工作的认知。“它需要有专业的技能,比如你防疫知识不到位导致整个小区被封了,那肯定不行。”才孟钊娓娓道来。“你还要有丰富的沟通技巧,以及一个热忱的工作心态,什么都要懂一点,才能处理业主们各种各样的诉求。”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物业人。”才孟钊坦诚地说,这已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强调。“疫情来临时,千千万万保利物业人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我不过只是其中一名。”
每一个物业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属于才孟钊的故事还在继续。采访最后,谈及未来的计划,才孟钊说,他希望能继续做好每一项工作,然后照顾好自己的小家。“陪女儿玩,陪女儿一起慢慢成长。”说到这里,才孟钊不由抿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