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走读羊城”读书会报道丨一场关于未来的“家”的探讨

来源:金羊网 作者:聂粤 赖书香 赵远韬 发表时间:2022-05-24 22:17
金羊网  作者:聂粤 赖书香 赵远韬  2022-05-24
小家·大创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聂粤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赖书香 赵远韬

当代年轻人对“家”的观念正在发生着显著的改变,他们创造性地将家变成一个不出门就可以社交、娱乐、运动、工作的“无界社区”。“家”在当代有着怎样全新的意义和可能?走出家门的年轻人该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的信任关系?“家”还有哪些方面的新意涵未来可以进一步丰富?5月22日,羊城晚报“走读羊城”读书会·第一期《小家·大创意》在广州北京路新华书店举行。本期选读的书籍是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无界,享家:未来的家园》。

本次读书会活动特别邀请了“回家”展览的策展团队何志森、米笑、刘琼雄、李伟斌、关鸣、彭永坚等六位国内知名文创大咖担任领读官,围绕《无界,享家:未来的家园》一书,与现场观众一起分享疫情之下对“家”的思考,探讨居住空间再创作、未来生活方式的多种可能性,重新认识家的边界、家与个体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

未来的“家”长什么样?

未来的“家”会是怎样的?对于这个问题,领读官米笑作为扉建筑、扉美术馆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PKN广州联合发起人,提出了自己关于“无界社区”的想法。在谈论到广州紫泥十二门无界社区时,米笑表示现在的人越来越强调私密性,每个人住的房子都“太标准”,以至于大家都不了解自己的邻居。

紫泥十二门打破边界、打破空间的定义组成了无界社区。社区中的“家”在功能、空间上能互相供给,浴室可以做读书角,客厅可以成为工作室,甚至可以变身成社区的公共展厅……

米笑

无界社区其实是模糊、分割了家与公共的界限。米笑回忆说,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便有一条十几户人家共用的长走廊,大家可以在那里做饭、玩耍。“那时候的邻里关系让人触动,远亲不如近邻,这个是我理想中的未来社区和家,它能够让人们相互之间有沟通。”米笑坦言,这种家的生活状态,是自己理想中的乌托邦。

关鸣

wave设计杂志主编、PKN广州联合发起人、ironman铁人三项国际认证教练、领读官关鸣在这一方面同样深有体会。作为运动爱好者的他,在疫情期间最大的感触便是家的空间功能在模糊化。经常在家中阳台“骑台”的他发现,原来在卫生间也能“骑台”,卫生间并非必须是上厕所、洗澡的地方。“家的每个空间应用会随着自己的需要改变,功能慢慢变模糊。”关鸣表示,当人们对家空间功能的需求增加,人们在封闭空间开始探索时,也是打破思路的开始。

活动现场,观众与领读官们探讨话题

现场有观众对关鸣提出的“人对家空间功能的需求增加”深有感受,作为老师的她表示,近段时间的课程教学都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方式来。“家”有时候已经成为另一个课室,如何让“家”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上进行功能区分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针对观众的疑惑,米笑表示“回家”展览中青山周平的作品《Office Box》为人们提供相对私密的临时办公场所,当然也可以是临时课室,给大家提供了“有意思”的解决思路。“对设计师来说,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都可以应对解决,只不过它没有变成一个产品。”米笑希望设计师可以将这些“小创意”变成产品解决人们生活中遇见的问题。

活动现场,观众与领读官们探讨话题

公共性和私人空间之间的平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中办公、学习、娱乐、运动……人们在把“家”变成“无界社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公共性和私人空间平衡的问题。有观众在现场倾诉,疫情将居家与工作这两种状态融合在一起,不少“打工人”渴望拥有自己的独处情感空间。

何志森

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扉美术馆馆长、Mapping工作坊发起人、领读官何志森坦言,这种现象对建造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他回想起自己儿时家中的客厅,它永远是敞开着的,街坊邻居可以随时进来喝茶交流,“那时候家是具有公共性的,我们称之为熟人社会。”但他感觉在如今的都市生活中,这种需求在慢慢消失。“家已经从这种情感需求中脱离出来,完全变成一种功能需求。如果建筑师完全按照人们对于家的这个需求去设计,人与人之间会越来越隔离。”他坦言自己也不希望个人的私人空间被其他事情占据。在他看来,建造师是创造一种新的需求,还是设计儿时的这种邻里生活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希望让人们的家可以引入一些公共元素与过渡空间,私人跟公共之间的边界更加模糊、更加多样性。通过建筑设计介入,让人与人之间不再冷漠。“希望在未来能够得到改善,让人际社会关系不那么割裂。”

刘琼雄

一桌广州、怪书书店、读旧书店创办人,PKN广州联合发起人、领读官刘琼雄在讨论这个话题时表示,“凡事无绝对,每件事情都有利有弊”。他认为一个人是没办法真的完全放下一件事情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我以前做记者的时候,在游戏厅里面也写过报道。”人们在讨论建设自己家的时候会朝着完美的方向去想象,但现实往往难以实现完美,个人要学会平衡自己。

活动现场

人、“家”、社区、社交之间联系

“家”作为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个单元,在疫情过后,人们会打开家门走出去,重新学会拥抱,重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和信任。而此时的“家”将逾越私人住宅的边界,奔向一个更大尺度和意义上的家,一个由无数的“小家”汇聚而成的“大家”。

“家”与社区的关系以及在社交场景中的具体呈现形态是怎样的?有怎样的改变?领读官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刘琼雄介绍,他在2020年策划的“串门开墟”活动,便是希望通过摆摊、艺术创作、即兴表演、工作坊、学术研讨会等各种串门活动,让广州二沙岛文立方真正变成一个将作品散布在各个商户和角落的“垂直街道美术馆”,一个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信任的实验场地,重新思考和探索未来的家园以及未来生活方式。“在疫情发生之后,大家对这种社交的需求更加强烈。”他表示,人们在家里待的时间太久了,可能对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叛逆”,反而特别“迫切”想参与户外活动。“如今的露营活动非常火爆,户外活动层出不穷。甚至是纯聊天活动,都能够引发大家积极参与。”在他看来,这一系列从“家”走出去的活动,其实是人们社交需求变化的表现,也是一个互相激发创作的过程,人们不断有新的想法,未来肯定有更多的创造力。

李伟斌

作为一位策展人、跨领域设计师、自由艺术家,领读官李伟斌也认为社交的作用不可替代。在他看来,人们走出家门去咖啡厅不仅仅是为了喝咖啡,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交。他坦言,在居家隔离的时间里,就算人们家里有咖啡馆级别的咖啡原料和设备,但仍然缺乏咖啡馆里的人声与温暖。他在“回家”展览中制作的互动自助专业咖啡装置,是希望通过冰冷机械的铁皮机器人提供的咖啡,让人们思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咖啡馆的社交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终有一天我们还是得走出这个家,我们要走到外面去消费,去跟别人交流。”

彭永坚

身为上海柠檬力文化工作室联合创办人,本身也是策展人、写作者的领读官彭永坚在谈到《无界,享家:未来的家园》书中刘悦来的作品“种子接力站”时,特意和现场的观众介绍、分享了这一城市微基建作品。

刘悦来的“种子接力站”是社区花园邻里守望互助计划的一个空间载体,其初衷是希望保存本土种子,与市民分享。种子与植物也是连接人与人的媒介,共同生活在一座城市的人把自己的祝福和种子留给其他人,也可以在种子接力站取走种子之后,培育成植株,再将收获的种子还给种子接力站或者社区邻居,让这份希望以人们喜欢的方式传递下去。

彭永坚表示,“种子接力站”作品形成了一个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连接,是对“回家”展览以及对人们创作的一种反思,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回家’展览只是一个点,未来的社区、未来的家,以及我们要为下一代做怎样的贡献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书籍简介】

《无界,享家:未来的家园》一书围绕2020年在上海举办的“回家”展览展开关于“家”的相关话题的探讨。“回家”展览灵感源于疫情诞生的“宅”文化。疫情期间,公共活动取消,家被切换成办公室、健身房、教室、电影院……“回家”策展团队将目光放在了未来的空间和生活方式上,展览将展区内的街道、餐厅和办公室等场所,甚至连公共卫生间、垃圾站、楼梯底等这些空间都一起变成了参展者灵感的来源和创作的场地,将人们对“家”的空间的创作性想法呈现出来。

本书将“回家”展览期间收集到的所有对“家”的思考、建议和大胆的想象进行整理、分析、编辑和可视化。希望推动中国建筑师甚至整个行业勇敢思考未来的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并作出行动。

编辑:邓豪杰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