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王绍强:虚实相生,居后山而观沧海宇宙 | 走进名家工作室⑭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文艺;朱绍杰 发表时间:2022-06-12 09:31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文艺;朱绍杰  2022-06-12
“每天循环往复,看似单调,却是我非常喜欢的人生状态”

“岭南美术名家工作室”
融媒体系列报道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艺 朱绍杰 通讯员 曾睿洁(署名除外)

【走进工作室】

茶书鱼竹皆相伴

后山,是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的笔名,也是他工作室的名字。虽然名叫后山工作室,但其位置并不在某座山上,而是生活工作在城市中央的艺术家心中的那座山……

王绍强在工作室   广灿  摄

后山工作室结构并不复杂,按功能大概可分为四个空间。推门进入工作室过道,一幅书法作品“何处惹尘埃”挂在墙上显眼处。往里走,右手边依次是后山书房和饮茶室,左手边则是两个大小不一的创作室。

“何处惹尘埃”

饮茶室是艺术家王绍强静观与酝酿情绪的空间,有檀香和音乐。就像每天至少画三次画一样,每天早、中、晚都要喝茶也是王绍强多年来养成的惯。他说,睡前也要喝一杯茶才能入眠。

茶室外,分隔开一间两面都是落地窗的采光空间,在这里可以与阳光对话、与空气交流。木质地板上摆放着原木色的沙发椅和茶几,窗外则是一排整整齐齐的翠竹,内外相映成趣,无处不自然。

内外相映成趣

东南角,可见一天晴雨。透过玻璃窗,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有阳光斜射进来。这时,艺术家也难得能来这里感受阳光与温暖。他说:“特别是周末的时候,我一到工作室会先来这里坐坐、发发呆,然后走出外面给植物浇水。”

休息室外面是一条狭长的步道,里面摆放着王绍强精心照料的各种绿植,从淘宝上买回的多肉、照看了多年的小叶紫檀……过道外则是一排高过屋顶的绿竹,这些竹子将后山工作室与城市的钢筋水泥分隔开来,给人以大自然的想象。

竹子每天都需要浇水,王绍强却故意把浇水的开关设计在最远处的石子路尽头。他说:“目的就是不让自己偷懒,不开水开关竹子就会死掉,所以我每天都要走一次这条路,这样一来这条路也就与自己无意之间关联起来了。”

长长的石子路

浇完花草,就该给一旁的鱼儿喂食了。过道的小水池里,几株睡莲簇拥在水面,莲叶下是一条巴掌大的红色鲤鱼。当有人靠近水池时,鱼儿立马蹿出水面,左右摇晃身子似在等待投喂。

水池里的鱼儿

“听到脚步声它就知道有人来给它喂食了,它一点都不怕人,因为它知道不会有人吓唬它、伤害它。”王绍强说,这条小鱼已经陪伴他三年多了,给工作室增添了几分灵性。

阅读是内省与创作的纽带

每天走一段石子路,也每天画三次画。自担任广东美术馆馆长以来,每天早上7点,王绍强会先来到工作室,画到8点左右便出发去美术馆上班;

下班回到工作室时,早上的水墨已经晾干,于是接着画;等到半夜,第二次上的水墨也干了,他又继续上墨。

在繁忙的公务和创作中,书房是一处能让王绍强暂时抽离的地方。小小的书房里,陈设十分简单,两面书墙上顶到天花板。王绍强说,这里的书多数跟自己的艺术创作有关,包含艺术史、宇宙观、哲学、画论等方面的书籍。

阅读的空间

记者注意到,书桌上摆放着几本王绍强最近翻看的书,有《多元宇宙是什么》《神游》《万物原理》等。

王绍强介绍:“像这本《多元宇宙是什么》,它不仅描述自然,还会讲星空、讲宇宙,宇宙是我从小就感兴趣但现在也弄不明白的东西。书上的内容会激发我去研究,然后把书本里看到的东西转化到创作中。”

桌面摆放着几本刚拆封的书

王绍强出生于粤东的潮汕地区,是一个在海边长大的孩子。大海情结伴随他的一生,演化为对自然、山水乃至对宇宙的向往,成就着他和他的艺术。

他认为,艺术家的创作不是凭空而来的,每一件作品都有其内在逻辑,阅读恰恰是将他的自我追求和创作联系起来的纽带。

王绍强的书房没有窗户,是一种静谧的半封闭状态,只听得见些微空调运作的声音。

他说这样做是希望看书时不被任何外界事物干扰:“读书其实是一种收获,一种内在的补偿。对外输出越多、压力越大时,我越需要书房,它可以帮助我实现内心的平衡。只有平衡好内心后,才能够做好准备应对第二天的各种变化与复杂的工作。”

随处可见的石头摆件

“后山”也表达一种谦卑

王绍强对当代水墨的探索围绕天文、地理展开。画室墙上挂着很多他的作品,多以自然界中的山为元素创作,它们有着不同的颜色基底,黑色、蓝色、粉色……

墙上挂着颜色各异的画

细看每一幅画,山体的纹理脉络是作者着力表现的地方,而纹理的塑造跟矿物质颜料的使用紧密相关。王绍强介绍:“矿物质颜料比较珍贵,所以我的绘画习惯是先用中国画颜料打底,后面再铺上矿物质原料,这样就能让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

先是买颜料,后来王绍强还学会了自制颜料。在工作室的角落里,可以看到一些他从山野开采回来的颜色各异、肌理丰富的石块。他介绍,取材于大自然的矿物质颜料成色更加稳定和自然。

野外捡回的石头

上墨、晾干,再上墨、再晾干……日复一日地循环往复是王绍强画画的日常,他完成一幅作品小的需要几天,大的作品则需要二十天到几个月不等。

天工·七合  (一组七件,铜)2021

在王绍强的系列作品中,大多都是抽象的艺术表达形式。不过,有时也能看到些许具象的图像。“比如有时候不小心滴了点墨,这时候就可以围绕这滴墨做文章,顺势勾勒似树非树、似草非草的形象。有时候是画面确实需要一个具象的点缀。”王绍强说。

练习留下的细节图

在画室的创作台上,可以看到一些王绍强日常练习留下的松树、竹子等细节图,意在致敬古人,同时这些传统的具象表达很多时候会成为作品中的焦点。

他说:“在面对传统绘画时,我们无法回避中国数千年的笔墨传统,它既是后辈源源不竭的灵感源泉,也是需要逾越的高山。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我们当下重要的时代命题。”

工作室创作台

近些年开始个人水墨创作实践以来,王绍强办过四个重要个展。其中一次是在杭州吴山后山的一处古老院落里。自那以后,王绍强开始使用“后山”的笔名,后山工作室也因此得名。

他说:“后山同时还表示谦卑,在艺术的道路上前面已经有一座又一座的高峰,我只是跟在前人后面前行的爬坡者。”

【艺 谈】

叠嶂凌苍之八(纸本水墨) 2021

▶▶ 从茶渍到水墨

羊城晚报:您近年来的创作中,可以看到非常强的个人风格面目,这是如何探索出来的?

王绍强:创作是一种孤独的历程,他人都很难帮得上忙,需要自己独立探索和研究,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艺术家最重要的是拥有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画家最难的不是画得像不像,而是作品能否引领未来,有艺术史的研究价值。20世纪以来,“二高一陈”、关山月、黎雄才等岭南画派大家,他们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主张。

回到当代艺术领域,社会全球化趋势下,艺术思潮也不断产生新的碰撞。社会高速发展,艺术家还要常常思考如何定位自己的艺术。在反反复复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有时也会偶然发现某种特别的艺术表达方式,那是非常幸运的。

我从小爱茶,喝时总会留下茶渍,茶渍的图像形成会给我无限灵感。这种似山非山的图像,更似大自然中的山水脉络与地表。水跟墨之间互相渗透的特点,是当代水墨创作的重要语言。所以我会想,如果把这种方法和语言用在自己的创作中会是怎么样……

三色九千之三 (纸本水墨) 2020

羊城晚报:你未来的创作计划和设想是怎样的?

王绍强:我梦想能作为一个旅行者,深入大自然的大地山川、江海大洋、一草一木去,对草木的生长、大地的变迁……等等,都可以做源源不断的记录与表现,并有所突破。

在创作的同时我还喜欢做一些阅读和思路整理,并对特定的艺术问题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对我的创作非常有益。未来我还会延续这样的创作方式,不断汲取养分的同时,加强对当代艺术问题的研究。

紫云末之一(纸本水墨)2020

▶▶ 单调却充盈

羊城晚报:在美术馆工作可以接触到许多艺术家和作品,他们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王绍强:在美术馆工作,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理论学者。他们在创作和写作中研究的很多艺术问题都是我所关心的。

所以虽然我每天工作都很繁忙,但这也是一个吸收营养的重要过程。比如策划一个向社会大众开放的艺术计划时,我们就会对相关艺术问题反复推敲,或者反复学习某段艺术史、某个艺术主张。

物换星移(纸本水墨)2021

这样,工作中的积累也可以为个人创作不断创造养分,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

羊城晚报:如何平衡美术馆馆长和艺术家这两个身份?

王绍强:从事美术管理和美术创作,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日常工作时间我主要以管理者的身份在工作,处理非常多复杂的艺术计划。工作之余,就很单纯地从事个人的创作,夜晚的时间对我的创作来说是格外宝贵的。

对我而言,创作就像繁忙工作状态的一种内心反馈、补偿和平衡,独处时的那种安静,是对我个人内心的平衡。每天循环往复,看似单调,却是我非常喜欢的人生状态。

深山之二(纸本水墨)2021

羊城晚报:目前也不乏美术馆有式微的倾向,你怎么看当下美术馆的发展?

王绍强:中国现代美术馆有两个快速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初,广州、深圳、上海等前沿城市开始兴建美术馆。第二阶段是21世纪初,也就是国家对文化的重视提到新高度,在这个背景下,全国的公立美术馆和私立美术馆迅速蓬勃发展。

中国的美术馆很多,硬件设施也都不错,但美术馆在建筑上还有可完善的空间。因为近现代以来,美术馆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年轻,部分建筑师们对专业美术馆建筑的理解并不非常透彻。

另外一方面,美术馆人才建设稍显滞后,以广东为例,广东省大大小小的美术馆超过100个,但这些美术馆在讲好广东故事、讲好湾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能力和专业化还是有欠缺之处。

【王绍强】

196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现任广东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职。

参与策划《广东百年美术大展》《2017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广州影像三年展》等。

2022年6月12日《羊城晚报》A6版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孙爱群 陈桥生
执行统筹:邓 琼 吴小攀 朱绍杰

主办单位: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合作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画院 广东美术馆 广州雕塑院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邓琼 文艺
校对 | 李红雨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