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她力量】手鞠达人赵炜嘉:一球一天地 彩线化万千

来源:金羊网 作者:邓豪杰 发表时间:2022-06-13 08:40
金羊网  作者:邓豪杰  2022-06-13
赵炜嘉绣制出一个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手鞠作品,让指尖上的“手鞠”成为传达传统文化非凡魅力的载体。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豪杰

图/受访者提供

“一年制作365个手鞠,一日一鞠,每日不歇。”手鞠达人赵炜嘉,将自己的热爱倾力投注在手鞠创作上,从二十四节气到代表岭南文化的南狮,再到山海经的瑰丽神话,赵炜嘉绣制出一个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手鞠作品,让指尖上的“手鞠”成为传达传统文化非凡魅力的载体。

近日,赵炜嘉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节目“寻找她力量”的专访,讲述她在手鞠艺术创作创新上的思考以及作品背后一针一线串联的人生经历。

初识手鞠,一见倾心

说起鞠,很多人联想到的是“蹴鞠”。蹴鞠作为一种球类运动项目,有史可载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唐朝时候,日本的遣唐使将蹴鞠带回国,逐渐演变成了“手鞠”——可以拿来抛掷把玩,但更强调的是其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也被当作是能带来好运和象征幸福的礼物。

赵炜嘉说,她毕业后一直从事工艺设计,一次偶然看到了手鞠作品,“当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手鞠对我来说,开始是兴趣手工,但慢慢接触后,才发现它的可塑性很强,小小的球体可以承载无限的想法。”

手鞠要由填充物经过丝线缠绕成球体,这被称作是“素球”;经过精密的计算和几何分割,将素球进行定位,并用绣线分成相等的块面称作“分球”;在这些分球的“构图”上,再进行手鞠专有的花纹绣制,直至最终完成作品。不同的分球搭配不同的花纹绣制,再加上不同颜色绣线的搭配,手鞠球的款式如同万花筒般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可能。

传统再造 国潮新风

在手鞠的创作过程中,主题的选择和样式的呈现是最重要的考虑环节。手鞠在日本并没有固定的创作主题和类型,赵炜嘉说:“日本传统的手鞠学习非常严格,不同难度的手鞠款式,需由相应级别的手鞠匠人才能制作,所以初学者是不被允许接触到高难度级别的款式的。”赵炜嘉在过往的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因而在学会制作手鞠后,开始努力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元素带入到手鞠的创作中。

近些年,“国潮风”越来越为年轻一代所喜爱。“为什么不能在手鞠的制作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赵炜嘉不停地思索,希望通过这种结合,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化魅力。

2016年,赵炜嘉为了学习拓展手鞠的制作款式和新的表现可能,日复一日地练习制作,每天制作一个手鞠,连续制作了365个作品。之后,她开始研究相对复杂款式的手鞠,尝试进行主题创作。2019年,赵炜嘉每个节气创作一个主题手鞠,24款原创节气手鞠凝聚了一整年的时光变幻和物序交替。

除了《二十四节气》主题手鞠,赵炜嘉还创作了《山海经》、《南狮》、《百子嬉春》、端午系列《扒龙舟》、《艾虎》、《悼屈原》等作品。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春季节气手鞠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夏季节气手鞠

今年新年伊始,在广州新春手鞠艺术展上,赵炜嘉展出了自己的《二十四节气》主题手鞠作品,收获了许多粉丝以及手工艺术作品爱好者的喜爱和称赞。圆圆的手鞠上,绣制着不一样的传统文化魅力。立春,冰消雪融,天地复苏;雨水,春风拂面,柳条飘飘;惊蛰,天地惊雷,万物萌动;清明,细雨霏霏,秋千摇曳......二十四节气中传递的景象以及节令气息,跃然呈现在圆圆的手鞠上,明绿纤细的丝线,栩栩如生的绿植,纷飞的春燕,仿佛观赏者一手就能捧起一整个天地。四季系列作品,分别阐述了四个季节所代表的复苏、生长、收获、静养,各自呈现出不同物候的生命魅力。

image.png

山海经手鞠

除了二十四节气,文学作品也是赵炜嘉的创作灵感来源。作为我国古代神话文学的代表作品,《山海经》以其瑰丽的艺术特色和神秘夸张的描写,深深吸引着赵炜嘉。无论是女娲补天还是后羿射日,都表现出古人对自然的认知,寓意无穷。

南狮手鞠

百子嬉春手鞠

创作瓶颈?以新立意

谈到创作选题之时,赵炜嘉跟记者分享了她的苦恼:“每年固定的一些节日,元素相对单一,重复创作后可用元素更是会日益减少,因此每年都会因为新的创作构思而头疼。”

例如端午的手鞠创作,赵炜嘉表示,以往端午的龙舟、粽子、布老虎、五毒、菖蒲叶等元素已经使用过,如今再用上这些元素,在手鞠的表现上就显得有些局限。在仔细钻研资料之后,赵炜嘉从另一个角度想到了选用屈原投江的典故。

2021年端午手鞠

赵炜嘉结合典故以及自己的创新思考,刻画出一幅悲壮动人的画面:屈原站在桥上,含泪跳入江水中,龙王闻讯而来守护这位爱国诗人,世人则将粽子投入河中纪念屈原。画面成型后,赵炜嘉开始对组成元素进行拆解,拜祭屈原的后人们所站的桥,以拱桥与倒影的圆形作为图案,与水中翻腾的龙王相为呼应;在细节上,以金银线勾勒出龙的身体部位、往河里扔粽子的民众和水波中若隐若现的粽子,一针一线地在球体上呈现出整个故事。丰富的画面语言让观赏者直观地了解到作品传达的典故,生动的人物形象传达出屈原投江悲剧跨越千年的悲壮情思。

“无论是手鞠创作还是其他的工作,创新都是进步的捷径。”赵炜嘉表示,想象力和传统手鞠技艺相结合,是她创新制作手鞠的技巧之一。很多时候,在面对相同、固有的元素时,尝试一下用另一个角度切入,或许就能体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微妙之处。

指尖艺术 幻化无穷

“不同于日本普遍较老龄化的手鞠制作群体,国内的手鞠爱好者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赵炜嘉表示,虽然手鞠在日本历史较长,但国内的年轻人现在很愿意去接触尝试这种指尖上的艺术。

赵炜嘉已经获得日本手鞠协会的师范级别认证,与手鞠同好一起成功在日本举办了手鞠艺术展,也在国内很多地方举办了手鞠作品展览,色彩艳丽风格唯美的传统文化主题手鞠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经典中取材,赵炜嘉希望创作出更多的手鞠作品,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她对话

记者:手鞠的创作大概需要什么流程?您日常创作一个手鞠大概需要多久?

赵炜嘉:手鞠创作的步骤和工艺稍微复杂一些,先要选好手鞠的填充物,常见的有木棉、谷壳、荞麦壳、薰衣草等,然后在上面缠上缝纫线,一直把它缠成一个球形,通过量度和分球,再用手鞠专用的针法进行缝制花纹,根据不同的花纹和配色可以创作出不同图案的作品。制作一个手鞠的时间是根据难度定的,花费手艺人几个小时到十几天不等,如果加上创作构思的话,时间就更不好预计了。

记者:在您以往的作品中,《二十四节气》以及其他主题创作手鞠作品中都充满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请问传统文化对您的作品有何影响?是否还有其他的类似作品可以分享?

赵炜嘉:其实我本身专业学的就是装饰艺术,前身是广美工艺系,所以对工艺方面的创作都会比较感兴趣,对中国传统工艺还有传统文化也比较有研究。因此在手鞠创作中,自然会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创作出更新颖的作品。除了《二十四节气》以外,我还制作过《山海经》、《南狮》、《百子嬉春图》、端午系列等作品,灵感来源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记者:如今很多女性在非遗传承中表现出色,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赵炜嘉:我觉得男女有生理上的先天差别,但并不会因为性别而影响他/她是否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传承人。例如广州以前就有三千花佬(男绣工),其中也不乏佼佼者。我希望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能坚持自己热爱的东西或者工作,朝着前进的方向去奋斗,对大众都是有积极作用的,而且也能为继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自己的力量。

记者:在手鞠创作的领域中,女性创作者的比例如何?当下如何让手鞠这类工艺品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赵炜嘉:在我们手鞠的创作队伍里面,女性比例非常大,几乎一百个人中,九十九位都是女性创作者。手鞠目前来说还算是小众的观赏艺术品,但我觉得手鞠球自带光芒,在哪里出现都会成为亮点,有人觉得漂亮就会感兴趣了解。我不会强求让它成为大众艺术,它自有其存在意义。

记者:未来在手鞠创作中有什么规划?

赵炜嘉: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去尝试创新更多的样式。希望能继续从中国各种经典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融入以手鞠为载体的创作中。

她金句

我相信,只要一直不停地往前走,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编辑:邬嘉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