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四川:打响夏粮收获“第一枪” “黑科技”助力新时代“天府粮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岳依桐 贺劭清 王利文 发表时间:2022-06-15 15:04
中国新闻网  作者:岳依桐 贺劭清 王利文  2022-06-15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无人驾驶收割机。 西华大学供图

中新网成都6月15日电 (岳依桐 贺劭清 王利文)15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茁壮生长的稻田在微风吹拂下,泛起阵阵绿波。这个占地3100亩的基地育有100余个水稻品种,是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目前已在该省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烘”全程机械化生产。

“实现藏粮于技,‘让中国碗装中国粮’,就要用科技保卫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在永丰村进行水稻栽培超过20年,他说,虽然永丰村基地核心示范区超高产攻关田水稻最高亩产达到969公斤,创造四川盆地水稻超高产纪录,但高产并不是大家的最终目标。“现在我更注重质量了,目前在种的鸭稻米,就采用了生态的方法,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无人驾驶收割机在四川“五良”融合无人农场(大邑)收割小麦。 西华大学供图

作为中国夏粮率先收割的地区,西南麦区打响了夏粮收获的“第一枪”。近日,四川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夏粮大规模收获的进程,“天府之国”千里沃野,一片壮观的机耕图景: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于川东北的金色麦浪间,智能插秧机在成都平原高标准农田里大显身手,无人机盘旋在攀西现代农业园区的果林上空……

目前,四川水稻、玉米等大春粮食作物播栽进度已超九成。刚用无人驾驶收割机对四川“五良”融合无人农场(大邑)的小麦进行了机械化收割,西华大学专家和农户一起又插下了嫩绿的水稻秧苗。“随着人口老龄化,现在全球都面临着‘未来谁种地’的问题,而探索无人农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霜介绍,今年是该研究院参与无人农场建设的第一年,虽然无人机收割效率暂时不如人工操作机收,但是收割品质与精度已高于人工。

“无人农场建设是一个逐步探索提高的过程。”王霜介绍,小麦协同收获是无人农场其中的一个环节,无人农场目前还做到了无人机植保和无人驾驶旋耕机翻土等无人作业。在三年后专家团队离开之时,不仅完全达到无人农场建设的各项技术指标,还会培训当地农民熟练使用无人机器,使其能自行完成无人农场的运营管理工作。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在永丰村进行水稻栽培。 四川农业大学供图

近年来,四川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治蜀兴川的重中之重。为将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四川持续用科技赋能农业,让现代化农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近日举行的四川大豆扩种暨大春田管工作现场会上,四川各市州相关负责人、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进眉山仁寿、内江威远、自贡富顺等地的田间地头,实地观摩、交流经验。聚焦大豆扩种、大春粮食生产、撂荒地整治等重点任务,四川省各地正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在眉山市仁寿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成片的玉米已高过人头,两行玉米带之间留出了一段空地,本月中旬开始播种大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密度是关键,带间距不能超过60至70厘米。”站在一块玉米地旁,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如是介绍。

根据规划,今年四川要完成大豆扩种100万亩、新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310万亩的硬任务。当前,四川已完成新增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37.5万亩,播栽进度达37.5%,“现在距夏大豆集中播种期结束不到一个月,任务还有70%。”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正抢抓农时、倒排播期、压茬推进,确保应种尽种,全面提高种植水平。

产业园区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四川将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和培育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印发考评激励方案,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对认定的省星级园区给予财政补助。截至2021年底,四川全省共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数量居全国前列,建成省星级园区107个,国家、省、市、县累计梯次建成各类农业园区1178个。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四川将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守住永久基本农田的底线,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完)

编辑:聂粤

备案号:2024162512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Yangcheng Evening News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