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肺癌临床研究领域领军人吴一龙:攻坚克难,让肺癌走向“可治愈”

来源:金羊网 作者:林清清、郝黎、甘彬、张华、蒋铮 发表时间:2022-09-28 06:07
金羊网  作者:林清清、郝黎、甘彬、张华、蒋铮  2022-09-28
采访中,吴一龙爽朗地对记者说,在医学领域,没有挑战和困难是不正常的。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从2012年至2022年,这十年,广东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极不平凡。

砥砺奋进,这十年,广东坚持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升;高水平医院与国家级医学医疗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全省医疗卫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勇立潮头,这十年,广东全面构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健康广东建设硕果累累: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8.4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东快速反应,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交出了疫情防控的“广东答卷”。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羊城晚报·金羊网特别策划《健康广东 非凡十年·广东医疗领军人物十人谈》系列专访,对话广东医学界10位领军人物,请他们讲述在各自领域内的奋斗历程,讲述广东卫健系统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的广东智慧和广东力量。敬请垂注。

(张华 蒋铮)

吴一龙 林添杰 摄

肺癌临床研究领域领军人吴一龙:攻坚克难,让肺癌走向“可治愈”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郝黎 甘彬

“每一天都在面对挑战,每一天都在克服困难。”采访中,吴一龙爽朗地对记者说,在医学领域,没有挑战和困难是不正常的。对一种疾病从无知、初知到深知的探索过程,是非常艰苦的。临床上,探索治疗路径和方案的不同阶段,也会面临不同挑战。尽管过程艰辛,但每战胜一个挑战,病人获益的曙光就会更多一些。

9月19日,这是吴一龙一个普通的周一:结束了连轴转的好几个工作、学术会议后,下午5时许,他从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的会议室出来,快步走回自己办公室。办公室门外,素净的过道尽头挂着一幅书法:“攻坚克难抗肺癌,乘风破浪历廿载。”这幅疾行狂草,似乎也道出了吴一龙团队在肺癌领域攻坚克难的艰辛和坚定。

多年来,肺癌一直被视为“世界第一癌”,直到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肺癌的发病率才降至第二位,但死亡率仍位居所有癌症之首。

如何能让更多肺癌患者活下来,并且活得有质量?在吴一龙的医学科研体系规划中,从提出将肺癌变成慢性病,到将肺癌变得可治愈,每一步都带给患者更多新生希望。

“我们提出的每一个目标,都是有依据的。”投身肺癌研究领域40多年,吴一龙已是我国肺癌临床研究领域的多个“第一人”:他把循证医学概念引入中国,建立了肺癌多学科诊疗的雏形;开启中国肺癌的靶向治疗,为中国人带来了自己的肺癌免疫治疗证据;带领团队开展了系列创新性临床研究,并创造多项改变国内外诊疗指南的成果,令中国的肺癌治疗和管理有了质的飞跃。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要达到不低于46.6%的水平。“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吴一龙说。

愿景落地:从将肺癌变成慢性病到“可治愈”

羊城晚报:您在十多年前就提出要让肺癌变成慢性病,现在是否已成为现实?

吴一龙:如果说一开始我提出这个目标时,只是觉得“可能有办法”,那么如今,肺癌的研究已取得一些关键性突破,让我们看到这个理念逐渐成为现实。比如在2018年,我牵头的中国第一个肺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应用到临床治疗上,这部分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35%;而在早中期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上,我们领先全球,2017年提出了辅助靶向治疗,把二三期肺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提高到了58%。

经过这十多年努力,我们在外科手术、围术期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精准放疗以及精准检测等方面,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往前走。可以说,把肺癌变成慢性病在今天已经不只是梦想,它终于落地了。

羊城晚报:现在您倡导要让肺癌变得可治愈,这又让很多患者看到新的希望。要实现这个目标,广东的肺癌专家们未来有何需要努力攻克的方向?

吴一龙:我们一直在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广度,希望将更多患者覆盖到被治愈的范畴。

我们知道,肺癌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目前一期肺癌五年生存率已达到95%,十年生存率也能达80%以上。因此,要将肺癌变得可治愈,有两个重要问题要解决:一是定义危险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找出早期患者;二是定义可治愈人群,对中晚期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如何让手术后的患者不复发,也就是可治愈?全球医学界都在寻找某种可行的肺癌复发标志物,以供临床预判。广东省肺癌研究所今年5月刚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通过检测血液中的MRD(分子微小残留病灶),我们找到了潜在的“已治愈”人群。他们手术后不需要辅助治疗也不会复发,佐证了中期肺癌也能被治愈。而其他的有复发风险的人群,则应加强治疗。这部分治愈的数字能够提高多少?我相信在未来五年之内我们会为大家提供答案,目前相关研究还在继续。

此外,如果经过治疗,让原先不可手术的三期肺癌病人变得符合手术标准,其生存几率将大大提高。这个令人感到振奋的研究,我们预计在年底会有结果公布。

开拓不止:要攻克的是疾病,但面对的是具体的人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近十年来,广东在肺癌防治领域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或变化?

吴一龙:最近十年中,前半段我们集中精力在肺癌晚期患者治疗上,这部分患者比例大、生存率低,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到了后半段,我们把眼光瞄准了此前较为缺失的研究空白——肺癌中期。目前,对于早、中、晚期病人,我们的研究都有覆盖,都有一套完整的处理办法。

近十年来,我觉得有几个标志性成果:

第一,癌症的防治意识深入人心。从谈癌色变,到关口前置,我们得以更普遍地应用筛查手段,让更多病人在早期就被发现,这对提高治愈率有很大意义。

第二,我们在精准治疗的路上走得更好。比如靶向治疗,十年前我们只知道两个靶点可用,如今我们已经找到了八个,还有两三个在候选,可能很快将得以应用。这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在肺腺癌中,有70%我们已经找到靶点,可以对这些患者使用靶向治疗,副作用低、有效率高,令他们实实在在获益。

第三个标志性成果是免疫治疗。尽管现在看起来,免疫治疗的有效率还未如我们所期盼的高,但它有一个特点,就是确确实实能让一部分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彻底治愈。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相互融合、补充,能够带来很大裨益。

第四,肿瘤科医生的理念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医生在面对病人时,口不离两个字——“证据”。强调利用证据而非经验来治疗患者,就是现代医学所提倡的循证医学。这是一个能真正促进提高总体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也让我觉得尤为可喜。

羊城晚报:攻关过程中,团队曾面临什么挑战?有何经验?

吴一龙:对一种疾病从无知、初知到深知的探索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在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挑战。我们要攻克的是疾病,但面对的患者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例如当我们对一种疾病了解得更多,治疗药物和方法从无选择到有多种选择,如何做这道选择题?我们建立了一套评分系统,让病人更深度参与到治疗方案选择中,把治疗科学性、经济性与人文关怀融合。医学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温度。

未来可期:源头创新,要“拥有自己的东西”

羊城晚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入中国时间并不长,您在这方面获得了很多国际认可。您觉得广东医生、中国医生未来在世界健康的舞台上,在哪些方面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吴一龙:创新,拥有自己的东西,是最关键的。

临床医学要有长足发展,医生的素质当然很重要。我们必须要有循证医学的理念、不断探索的精神和永不满足现状的态度。而医学科学要发展,离不开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经过这十年的发展,我认为,广东乃至中国医生的理念已经与国际接轨。目前我们唯一略显不足、需要继续努力的,就是创新,要真正做到源头创新。若能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完全能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齐头并进,甚至在某个方面引领着潮流往前走。

羊城晚报:如何促进医学科研创新,您有何建议?

吴一龙:我很喜欢广东的科研氛围和务实态度,这对创新很重要。在创新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世界潮流永远是国际化、科学共享的。我们要保持对前沿先锋课题的敏感性。

我们也需要给年轻人成长的土壤,为其科研创新创造更多机会。比如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就有个英才计划,大力支持年轻人做科研,在探讨课题可行性、科学性的同时,也提供了课题创新的思路以及科研素养的培养机会。

人物名片

吴一龙 国际著名肿瘤学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主席,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

他是第一位获得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杰出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第一位担任世界肺癌大会主席的中国医生。

大咖金句

我很喜欢广东的科研氛围和务实态度。做医学科研需要保持对前沿先锋课题的敏感性,我们要记住,创新、拥有自己的东西才最关键。

——吴一龙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林洁

执行统筹:蒋铮 张华 黄海昀

指导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品: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大健康研究院

编辑:郑健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