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丨飞桥架起城市发展新机遇
城市群集聚着人口、资金、产业等经济要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城市群中 大、中、小城市各有自己的发展考量,一体化是重点也是难点。资源如何高效配置、城市怎样才能有机结合?
在珠江的出海口,伶仃洋上一座世界级的跨海工程——深中通道,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座将在2024年通车的跨海通道,未来将使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行车距离从近三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左右,极大地改写东西两岸资源流通速度。大桥还未通车,通道西岸一头的中山已经看到了与东岸融合发展的新机遇。
广东省中山市委书记 郭文海:我们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如何抢抓深中通道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呢?我们主动向深圳学习,主动对接。
然而从经济体量来看,珠江东西岸发展存在着超过3万亿元的差距。东岸拥有世界级电子信息行业、制造业产业基地、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而中山虽然拥有灯饰照明、五金家电、红木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却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资源不足。
产业的鸿沟,比修一架桥难得多。
近些年,中山的企业,寻求高质量转型发展,有些已经将重要的创新部分转移到了深圳。
中山明阳集团智慧能源研究院产品经理 黄钊:我们这个行业发展到今天,需要运用更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要做到这点需要比较强的高端人才集聚和高端要素配套的能力。是我们一个痛点。我们选择在深圳就能够利用到这里的人才和产业配套。
而深圳的企业降低成本,想要来中山投资建厂。却担心营商环境水平能否看齐。
深圳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许刚翎:在深圳除了看中那里的科技、人才等高端要素配套之外,还看中那里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现在我们把产业链扩展到珠江口西岸,除了深中通道带来的交通便利之外,我们也期望两地的营商环境对接上。
不可忽视的“虹吸效应” 中山开启自我升级
深中通道一桥飞架,新机遇固然振奋人心,“虹吸效应”同样值得中山重视,能不能接得住产业转移,不沦为单纯的“交通枢纽”,需要更有预见性、更积极主动、更早的谋划。一场从产业形态到营商环境的变革在中山开启。
承接深圳等珠江口东岸城市的产业辐射外溢,就要让自身的产业跳出中低端徘徊的泥潭。
今年以来,中山的工业园区不断上演着这样火热的场面,工程车忙碌的不是在新建而是在拆除。上半年,中山平均每天拆除整理低效用地1.2宗,腾出土地近万亩。
中山市工改专班攻坚相关负责人 黎昭权:深圳企业对于土地(需求)比如说比亚迪的下游企业,他们对于土地是有比较高质量要求的,那些东西不是说现有的厂房就能承载的,我们没有足够符合他们标准的厂房给他们,他们就到江门、到佛山那些地方去了。
通过工业用地改革,强势淘汰掉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值的落后产业。中山将数字化改造的新厂房装上新产能。
广东省中山市委书记 郭文海:中山有26万亩的低效工业园,我们下决心加快低效工业园改造,腾出足够的产业空间来对接深圳等东岸城市,同时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
架起“无形”之桥 不让“通道”变“过道”
如今,在中山,不仅是土地性质的转型升级,产业内容的转型升级、配套安排也都在探索一套完整的规划。
今年以来,中山市的工业部门针对重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进行了详细摸排和诊断,以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为抓手,打造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带动中小企业转型。
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黄贤龙:在深圳印发了20个战略新兴产业和8个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以后,我们加强与深圳工信部门的对接,来规划一批可以让深圳产业落地的产业载体。
中山市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办公室重大项目组组长 刘炳矶:坚持重大项目的专班服务机制,就等于是优质项目特招。
产业层次看齐,规则也在看齐。在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今年以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深圳的政策,实现与深圳等先进地区办事规则、政府服务“无差别”。
中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审批协调科科员 欧阳爱琼:参照了深圳的任务清单,同时也结合了我们自己目前工作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拆分重组,选择适应我们中山市的情况进行对标。
如今,在中山的工业园区,高标准厂房面积是去年的10倍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340家数字化转型规上企业,服务部门也已完成超过1600项政务服务与深圳对标提升。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 梁士伦:深中通道,我们是一头,但我们不能是“打酱油”的角色,不能让“通道”变“过道”,“无形”的通道建设更为重要,充分利用深中通道带来的交通区位优势,强化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全方位开展从政策等软环境对接,到城市空间与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的对话关系。
在利用深中通道承接深圳产业外溢的“同题考试”中,中山并非唯一的备考者。港澳和珠三角九市,都提出了自己的目标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深中通道,通车在2024年,珠三角城市抢抓机遇的步伐却都在往前赶。有形的桥和“无形”的桥,共同架起城市群融合发展的新未来。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郭茜 中山台 陈晔 林绮武 吴耀华 林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