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征程上的侨界身影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10-14 12:17
  作者:  2022-10-14

科技创新征程上的侨界身影(侨界关注)

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侨智荟萃 时代新章——新侨科技创新十年成就展(2012-2022)”(简称“新侨科技创新展”)近日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205个创新成果项目、75件(套)实物、64段视频,辅以200余条二维码链接进行展品解读,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了侨界科技人才在前瞻性基础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取得的丰硕创新成果。

“地壳一号”沙盘模型、小麦演化样品、木薯制作的月饼、“解密衰老”的DNA展台……丰富独特的展品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力量,也讲述着侨界科技人才的科研创新、不懈探索的故事。

有科技感还有“泥土味”

走进新侨科技创新展展厅,闪亮的沙盘模型映入眼帘——崇山峻岭间伫立着被称为“入地望远镜”的“地壳一号”。这是由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团队自主研发设计的万米大陆科学钻机,为中国超深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持。沙盘模型结合原理讲解动画,这让新侨科技创新展从一开始就“自带”科技感。

新侨科技创新展分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4个篇章,共展示了205个创新成果项目,涉及基础学科、信息技术、生物医疗、工程制造、新型能源、空天科技、深地深海、建筑设计、生物育种等多个领域。

科技感满满,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刘庆宽团队设计的防风网,在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抵御了数次大风,保障了比赛顺利进行;冷劲松团队为“天问一号”创新设计制备了卷绕锁定—展开模式的国旗锁紧展开机构,解决了低温、辐照等极端恶劣使役环境下,长时间锁定、低冲击可靠展开的关键技术难题,让五星红旗在“天问一号”上成功展开,在火星树立起“中国标识”。

此外,展品中还有许多立足中国本土需求的重大发明成果。吴全满团队被评为“广西好稻米十大优质品种”的杂交水稻优质稻米,徐慧团队由维C废渣液制备成的新型生物有机肥,提出“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的“蘑菇院士”李玉培育的木耳……在展览中,不仅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实物展品,还能了解展品背后的科技创新故事。

新侨科技创新展策展人闫媛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除了丰富的实物展品,展览还采用图片、文字、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并为每个创新成果项目提供展品解读的二维码链接,帮助观众深入了解这些科技成果。“观众还可以在展厅亲手操作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提供的地震预警接收终端,直观感受地震预警信号的发送过程。”闫媛媛说。

感受侨界赤子情怀

“黄大年是新侨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曾于2012年、2014年两次获得中国侨联‘侨界贡献奖’。黄大年事迹的展示是本次展览的一个重点。”说起新侨科技创新展的策展过程,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对黄大年相关展品的筹集过程印象深刻。

展览筹备期间,策展团队专程前往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馆,了解黄大年的科技成果和先进事迹。受到黄大年纪念馆制作的立体探测技术三维动画的启发,策展团队决定以沙盘的形式直观展示黄大年团队的科技成果。黄大年纪念馆为沙盘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展览提供了黄大年的钢笔、工作笔记等工作与生活物品。

丰富的展品再现了黄大年醉心科研的生活剪影。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中国,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突破国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推动中国真正进入“深地时代”。“在他身上,集中展现了新一代归侨心系国家民族振兴、鞠躬尽瘁的赤子情怀。在策展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侨界科技人才的报国之志感动。”宁一说。

“展览呈现的75件(套)实物展品都是由侨界科技人才提供的‘一手资料’,许多侨界科技人才为展览提供了大力支持。”闫媛媛说。

布展的过程,给闫媛媛留下了许多感人回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收到展览邀请函后,为表支持,派学生专程送来中国首条自主设计制造的G2.5代OLED真空蒸镀生产线模型。展览中最大的展品——DNA形态的“解密衰老”展台,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团队提供并派专人运送安装。“布展期间恰逢中秋节,研究木薯粮饲化产业关键技术的陈松笔研究员从海南寄来了由木薯制作的月饼,给展览增加了一份独特的‘时令特色’。”闫媛媛笑着说。

吸引观众了解创新故事

“新侨科技创新展是中国侨联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在新侨科技创新展开幕式上,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表示,新侨科技创新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侨界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辉煌见证。侨界科技工作者共同的特点是,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新侨科技创新展开幕当天,许多侨界科技人才亲自为观众进行现场专业科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毛龙通过讲解不同形态的小麦样品,为观众破解小麦演化迷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聂广军介绍了可用于肿瘤治疗的智能型DNA纳米机器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继志讲述了大气污染分析预测的原理。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2月底,博物馆还将围绕展览开展一系列活动。除了邀请在京的涉侨单位、科研机构参观展览,我们还将通过举办‘云游侨博’网上直播导览活动,邀请科普领域的专业人士向公众进行社会教育,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了解侨界科技人才的创新故事和中国科技领域的进步历程。”宁一说。

新侨科技创新展开展以来,吸引了广大侨界观众踊跃观展。在展厅摆放的观众留言本中,许多观众留下了感想和寄语。其中,一名观众留下一首匿名“题诗”:“五洲四海华夏人,世代不忘民族根。荣辱与共念故土,科技爱国显本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10月14日第11版

编辑:邬嘉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