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慢岛”规划意见稿公示,锚定岛群一体化转型升级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振天
衔接珠江前后航道的长洲岛岛群,是珠江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江心岛板块,如今正向“广州珠江国际慢岛”的发展目标进发。
2月9日,记者从“广州珠江国际慢岛”总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获悉,未来相关部门计划推动长洲岛岛群板块一体化转型升级,打造国际人才交流客厅、黄埔军校文化公园、粤港澳大湾区爱国研学教育高地、“黄金内湾”水空运动休闲首站,创建人才“慢岛”、文化“慢岛”、科技“慢岛”和运动“慢岛”四大招牌。
“广州珠江国际慢岛”规划范围图
陆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重点打造长洲岛、洪圣沙岛“双核”
“慢岛”的提法借鉴于“慢城”这一国际流行的城市发展新模式,该概念的核心在于将绿色环保、健康和谐、人文人性同步推进,从生态、社会、经济、人文等多个角度统筹时空资源利用,倡导生态化、个性化、品质化、休闲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广州珠江国际慢岛”的范围为介于东圃特大桥和黄埔大桥之间的长洲岛等江心岛岛群,包括长洲(含深井)、洪圣沙(含白兔沙)、大吉沙、娥眉沙(北帝沙)、大蚝沙五个岛屿,总陆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
按照片区总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长洲岛岛群板块将按照保护发展并举、岛群江岸协同、近期远期结合、政府市场联动四大原则,至2025年,发展迈上新台阶,空间格局更加成型,经济动能更加牢固,创新发展更加坚实,文化名片更加鲜明,生态优势更加突出,品牌建设更加系统,共享共富更加扎实。
至2035年,岛群岛岸深度融合全面实现,更有质量更富特色的经济板块稳步崛起,“广州珠江国际慢岛”品牌享誉国际,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先进地区水平,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浸润新高地、都市休闲放飞新胜地、区域自由智享创新平台、国际交往新窗口和共同富裕新样板,向世界展示大河岛岸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范例。
“广州珠江国际慢岛”发展效果示意图
围绕上述目标,意见稿中提出要强化岛群功能一体化发展,打造以长洲岛、洪圣沙岛为“双核”的战略核心岛群,以大吉沙为一体化功能配套基地,以娥眉沙(北帝沙)、大蚝沙为外围特色功能风貌岛,推动形成“战略核心-关键配套-特色外围”的联动体系和“双核三廊四片”的功能布局。
发挥长洲岛、洪圣沙岛的“双核”引领作用是总体规划中的重点。长洲岛拟打造国际人才交流客厅、黄埔军校文化公园、粤港澳大湾区爱国研学教育高地、“黄金内湾”水空运动休闲首站的核心区,洪圣沙岛拟打造打造珠江水上CID(中央创新区),开发邮轮港、水巴港始发港与江心浮动港结合的水上体验新业态,强化水上运动休闲首站功能。
长洲岛岛群迎建设增长期,近期或推进这些重点行动
未来一段时期,长洲岛岛群将迎来基础设施、大平台项目、文化和生活态环境保护、政策机制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增长期。
记者从片区总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获悉,近期,相关部门将围绕打造四大“战略引擎”、科技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品牌运营活动、交通建设管理、生态文化保护、综合配套服务、政策保障等领域开展重点行动。
四大“战略引擎”为国家级文化公园、粤港澳大湾区爱国研学高地、国际人才交流客厅和“黄金内湾”水空运动休闲首站,包括黄埔军校文化公园整体规划连片保护、国家级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研学基地(研学计划)、深井军事拓展培训基地、咖啡创意庄园、深井TOD咖啡国际会客厅、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慢岛外滩”、挞洲围水上运动小镇、艺术家部落、水上音乐厅、公共游艇基地等建设项目。
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广州珠江国际慢岛”将启动黄埔军校旧址、辛亥革命纪念馆及历史文物修缮工程、“十古双遗”陈列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抢救、征集,建设文化遗产大数据管理平台,推动门户景观、景堤一体化、碧道系统、鸟类栖息地生态修复、河涌治理、低碳建筑示范等建设工程。
交通工程方面,“广州珠江国际慢岛”将规划地铁7号线延长线、地铁8号线东延线、穗莞深环线琶洲支线,开展沙鱼洲隧道、长洲-洪圣沙大桥、赤坎桥交通提升工程,进行金洲大道改造、长洲南部交通疏导项目,长洲码头、洪圣沙码头、军校码头、深井码头等客运渡口改造提升,长洲码头游艇改造、洪圣沙中小型邮轮(水巴)港,新建大吉沙、大蚝沙、辛亥革命纪念馆、新担涌和北帝沙码头。
为提升“广州珠江国际慢岛”人气和知名度,相关部门还将建设“广州珠江国际慢岛”品牌体系和慢岛研学、慢岛名胜、慢岛时尚等特色子品牌,组建慢岛文化旅游发展联盟,建设智慧景区平台,举办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创建国际慢岛论坛、承办重大国际品牌会议等重大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