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民俗“狂飙”破圈,身临其境的记者有话说
编者按:今年春节期间,岭南民俗走出古老记忆,走进百姓寻常生活,并且从“活”起来到“火”起来——英歌舞、生菜会,波罗诞……一场场喜庆的民俗活动在岭南大地热闹上演,岭南民俗在“出圈”路上“狂飙”,充分展示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沉寂几年的民俗重新焕发生机?记者应如何报道这些民俗?在热闹的民俗活动背后,有着怎样冷静的思考?且听几位身临其境采访报道的羊城晚报记者怎么说——
连续跟拍 女子英歌队让我很振奋
文|蔡嘉鸿
穿梭拍摄 精彩纷呈
癸卯兔年,“英歌舞”突然成了热门话题,暴风骤雨般席卷了互联网。包括“英歌舞”在内的潮汕地区民俗活动,沉寂三年后,得到全面复苏。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潮汕人,每次看到潮汕民俗文化的报道都倍感骄傲和自豪。今年这次民俗“狂飙”,我可不能错过。
在策划英歌舞报道之前,我与部门主任商量,“潮汕英歌舞火遍全网,我们可做一期比较特别的报道。”——我想到了老家潮阳的西门女子英歌队,队里的女孩大多数是还在上学的00后,穿起校服,她们和其他女生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一穿上英歌服,舞起英歌锤,一个个便成了英姿飒爽、顾盼生辉的舞者。男子英歌队大家看多了,女子英歌队的故事能让读者耳目一新。
英歌舞第一场表演提前在农历大年正月初四早上7点。得知消息后,我当即提前从汕头市区出发,赶往潮阳棉城。凌晨三点,女孩子们开始化妆。我也架好机器,开始跟拍她们的准备过程。
早上7点,表演正式开始。我的镜头一路跟着队员们在大街小巷间穿梭,现场观众把条条道路围得水泄不通,队员们见状也热情高涨,哨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整场表演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我不禁为她们的韧劲和活力所感动。为了清晰地展示英歌舞的动作,我也变成了英歌队的一员,在队员之间穿梭拍摄。
↑女子英歌队的表演令人过目难忘
我随着一位英歌队员到她家里,跟她的父母边喝茶边聊天,了解情况。谈及跳英歌舞的女儿,他们没有过多表露心迹,朴素的言谈和笑容间,却毫不掩饰对女儿的支持。
下午场的表演开始了,我把运动相机固定在女孩头上,第一视角拍摄,使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演员视角的现场。表演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才结束,这时候队员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了,而我也感到了体能的巨大消耗。民俗活动的一大特点就是持续时间特别长,在潮汕地区,有的民俗活动甚至持续一天一夜,对于拍摄记录者来说,身体素质是一项基础要求。
虽然很累,但出乎对民俗文化的热爱,这次对女子英歌队的拍摄反而让我感到振奋。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能让更多人了解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使潮汕民俗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也希望借此加深人们对潮汕女性的了解,让外界对潮汕女性的标签化和刻板印象有所改观。
↑记者在舞火龙现场采访
后生为主 活力四射
有句话说,“在潮汕,如果你让他早上七点起来上班,他可能会辞职;让他明天来营老爷,他可能凌晨3点就来报到。”确实,潮汕本土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视,让这一地区保留了各式各样的民俗形式,整个农历新年,可谓令人应接不暇。
在拍摄揭阳舞龙的时候,我发现表演者大多是“玉老板”,因为乔林是中国的玉器之乡,表演者多数是本地的老板,尽管做生意很忙,他们也会抽空来参与,每个人都热情奔放,脸上洋溢着对舞火龙的热忱,对家乡的热爱。
我还去了南澳岛上拍摄“营老爷”。我了解到,南澳的民俗活动充满着海洋的元素,渔灯赛会是早期出海人对新年的祈福,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拍摄普宁大长陇游灯活动时我也倍感震撼,成千上万的村民举着灯笼,在自家门口向村里的中心点聚拢,四面八方的人蜂拥而至,把村里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会齐声高呼:“老爷保号”,祈求来年兴旺发达。
而最浪漫的民俗,莫过于正月十六潮州溪口镇的“穿蔗巷”。锣乐齐鸣,标旗簇拥,烟花绽放,蔗灯高照,璀璨交织,映亮了漆黑的夜空……巡游队伍所到之处,撑着“蔗灯”、等候已久的村民会自觉退列成两排,将手中的蔗灯高高举起,有如甘蔗林里蔗与蔗之间的通道,让巡游队伍从“蔗巷”穿过,氛围感拉满!
无论在潮汕何处,你都可以发现,年轻人是这些民俗活动的绝对主力。也正是依托着年轻人的深度参与,才能让这些沉寂了三年的潮汕民俗,重新焕发生机。
深入挖掘 争“鲜”报道生菜会民俗
文|马思泳 陈秋明
坑口生菜会是原坑口村村民(现属荔湾区南片)传统民俗活动,为广州市级第一批非遗项目。生菜会谐音“生财”,每年在农历正月廿六的“观音开库日”举行,广州及珠三角等地民众前往坑口村观音庙进香、食生菜包,祈求平安、发财、得子等,形成一场盛大民间庙会。
心有所感挖到独家
“坑口生菜会定于2月15日在坑口观音庙举办,预计15日23时将达到人流高峰,可以联系街道相关负责人。”这则再普通不过的采访消息,没有硬性报道任务。但我则别有所感,还有点小激动。然而,如何用融媒体手段报道这个民俗活动?于我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
我是荔湾南片长大的孩子,童年记忆历历在目。但我还是第一次以记者视角来看坑口生菜会。看似普通的采访通知隐藏着新闻点,因疫情停办三年,今年热闹回归,广州的活力、街坊对传统民俗活动的热爱,都能从中体现。
↑坑口生菜会热闹回归的“早读”海报
正式组织采访是16日,但我们还是决定提前一晚先去探营。
我联系上了坑口联谊会会长郭广镇,聊到生菜会已不再举办“抢花炮”环节,他提到,最后一个“花炮”(仿制品)在联谊会长期展示,是泮塘村赠回的。以往生菜会年年举行,一些媒体报道内容大同小异,以最后一个“花炮”切入乡邻情,或许能作为报道的一个亮点,一定要先去看看。
现场多跑大有收获
当晚,我们来到坑口村联谊会,60多岁的郭广镇早已在等候。我一眼看到,桌上红纸上写着“晚上8时羊城晚报记者前来采访”,他的热情让我们感动。
郭广镇带着我们融进坑口生菜会。我们边逛边聊:准备了多少斤生菜?人流什么时候最旺?将设宴多少围?……我打开了郭广镇的话匣子。他每介绍一个细节,我用采访本或手机马上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构成稿件的鲜活细节内容。
资深摄影记者陈秋明也是荔湾北片“土著”,对画面追求完美的他四处寻找可以拍摄的点位。他跑上一座民房的二层,准备居高临下拍场景,却发现早有“埋伏”——一位湖北汉子已架好一台“无人机信号干扰屏蔽器”:“无人机容易失控,怕伤到人,有我在无人机就别来了……”顿时,陈秋明暗暗庆幸没把无人机带来,但却在和汉子熟络之后,拍摄到了许多高质量图片和视频。
争分夺秒争“鲜”报道
在回程的路上,我们一直讨论报道的角度,一致决定,第一篇报道先突出生菜会夜晚的热闹氛围,次日再写我们深挖到的故事。
争分夺秒,地铁上我用手机写稿,完善稿件后立即传回报社。当晚,羊城派就率先推出了《图集|记者提前探:阔别三年,广州荔湾区坑口生菜会热闹回归》,占据了时效和信息的优势。报道被广泛转发,学习强国羊城晚报号、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等都作了转载。
↑羊城派图文并茂的报道被广泛转发
第二天,我们再次提早到现场。由于前一晚提前踩点,我们对生菜会整个路线、流程已心中有数。因此又“挖”出生菜会由来和传说新内容,并将“花炮”故事作当天稿件表达主旨,提炼的独家角度避免了内容同质化。当天下午,羊城派又推出了《4米高巨型“生菜”驾到,广州荔湾区坑口生菜会16日启动》报道,将一个“花炮”联结两村兄弟情的故事完整呈现。
联动配合团队力量
每次出彩的现场采写报道都是采编等多方联动配合的成果。
回顾首探踩点现场当晚,我先和部门新媒体值班编辑打招呼,编辑对稿件作了润色。部门主任也守候着,在确保稿件质量前提下,抓紧时间审发。羊城派值班编辑收到稿件后立即弹窗推送。
当晚近11时,收到要闻部要稿信息。深夜,要闻部主任已将我们的稿件签到16日的头版。有强烈现场感的稿,哪个平台不抢着发?
16日头版报道见报后,我们继续蹲守生菜会现场,同时将多个短视频素材发给羊城派,视频号值班编辑剪辑分发后,坑口生菜会的短视频在微博、视频号、抖音等平台都呈现出来。文字和图片报道也继续登上17日纸媒版面。
通过这次奇特的采写,将真实、朴实、有趣的广州民间盛会以独具魅力角度,用全媒体形式呈现,我感受良多,也获益颇多。
民俗报道 既要“凑热闹”也要“冷思考”
文|徐振天
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多元文化交融,形成了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传统民俗,体现在岁时节令、生活习惯、社会习俗、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等方面,其中以“生菜会”“波罗诞”“金花诞”“郑仙诞”等具有深浓郁广州乡土气息的民间节诞最为隆重。
在众多传统民俗活动的新闻报道中,如何“闹中取静”,透过喧嚣的节庆氛围,从思考性的角度审视传统节日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是参与其中的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刚结束的“波罗诞”庙会,是广府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波罗诞”期间,买“波罗鸡”、吃“波罗粽”是市民游客逛庙会的“保留项目”。
↑“波罗诞”活动当天报道版面图
在“波罗诞”之前,活动举办方组织一众媒体拜访了传统“波罗鸡”的制作技艺传承人,当与记者谈到“村里还有几位制作人”的时候,这位传承人流露出了一丝转瞬即逝的无奈眼神。
这个情绪变化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命题在心里油然而生。集中采访结束后,我抓住机会又了解到传统手工“波罗鸡”制作时间成本高、带来的收入低、销售逐年遇冷等难题。
结合“波罗诞”庙会当天的现场走访,我更深入地了解到,本是庙会中倍受追捧之物的传统手工艺品“波罗鸡”,近年来在庙会市场上却渐渐地难觅其踪,它面临着被现代工艺品替代、被年轻人抛弃的窘境。基于以上线索,次日,我采写的《守住传统“波罗鸡”:卖的是老人,买的也是老人》见诸报端。
↑买卖“波罗鸡”的图片引人思考
实际上,不止是“波罗诞”,历数广州传统民俗活动,还有更多如“波罗鸡”这样的传统民俗相关“周边”,都正在面临着在市场上不讨好、制作技艺后继无人的局面。
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受追捧,它们的“周边”为什么却不“叫座”?未来,传统民俗标签工艺品可以做出哪些改变以适应时代要求?改变制作技艺后的它们还“正宗”吗?市场需求能够接受它们的传承保护效果吗?无法走进千家万户,被博物馆收藏是否是它们最终的归宿?
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众说纷纭,但在纷繁热闹的民俗节日之外,除了“凑热闹”,最好再提出一些“冷思考”,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在快速运转的现代都市中,传统民俗活动如何做好传承、保护、发展等工作,是老生常谈的旧话题,是有关部门接续努力的大方向,也是值得新闻媒体常谈常新的好命题。
撰文:蔡嘉鸿 马思泳 陈秋明 徐振天
图片:作者提供
视频: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