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创想】“金戈黄金甲”啥模样?看80后工匠这般“神还原”

来源:云上岭南 作者:林海生 发表时间:2021-09-03 11:06
云上岭南  作者:林海生  2021-09-03
其心愿是打造公益甲胄博物馆,服务当地文旅发展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马勇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海生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9月3日版面图

划线、裁剪、塑形……经过多个步骤,铁片被组装成了一套套甲胄,书写出“金戈铁马入梦来”的豪情,勾勒出“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情境,让多少少年的“将军梦”展露眼前……在刚刚落幕的2021年南国书香节暨第十一届惠州书展主会场惠州新华文化广场,从小就有着“盔甲梦”的惠州青年何东明和他的团队带来了四套甲胄作品,款型均为明初到明末时期的甲胄,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眼光。

在何东明看来,一部甲胄史堪称一部古代战争发展史的缩影,一件铠甲则是凝练了这段历史的底片,值得后人反复观瞻。他此生的愿望,就是能够在惠州成立一个民间公益甲胄博物馆,能在馆内陈设贯穿中华五千年的甲胄,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服务于惠州文旅事业的发展。

南国书香节现场的甲胄引来诸多关注

书香节:金光灿灿甲胄格外吸睛

在8月20日南国书香节开幕当天,记者在惠州新华文化广场看到,不少市民在逛书展寻找心仪书目的同时,目光或多或少都会停留在甲胄上一段时间。“只在电视剧、电影中看过,感觉离我们很远,现实中遇到,还挺惊喜的。”惠州一中学生小何说。

80后市民梁先生告诉记者,小时候,国内影视行业刚开始发展,连环画是他与小伙伴娱乐的一大来源,其中,金戈铁马的历史故事是连环画最主要的题材之一。受此影响,不少小伙伴都会在田间地头,以树叶、藤条cosplay甲胄,展开想象,模仿连环画中的打斗场景,经常玩得不亦乐乎。“今天在现场看到真实的甲胄,感觉好像儿时的梦想被实现了一般。”梁先生说。

“眼前这套金光灿灿的甲胄名叫‘大汉将军仪仗甲’,是明朝早期高规格的甲胄,适合重大典礼使用。”何东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甲胄作为将士的防护性兵器,在冷兵器时代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防弹服,可以较大程度地保护将士身体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

制作一套甲胄的工序并不简单,在铸甲师的手中,一块原料需要经过划线、裁剪、塑形等多个步骤,最后才能组装成一套盔甲。比如,甲胄胸甲部分由800至1000片铁片组成,重约10公斤,要花上3-5天的时间才能做成。而一名铸甲师单独完成一套甲胄,则需要3个月时间。

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战争乃国之大事,甲胄能够保护战斗者,提升军队的武力值,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意义举足轻重。所谓“甲胄”,“甲”一般指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胄”指的是戴在头上的防护面具,也就是头盔。屈原在《九歌·国殇》中就曾描写过“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先秦时期甲已经是古代武士常备的防护装具。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西汉时期铁甲出现,逐渐代替皮甲,进而有了“铠”“甲”之分。铠甲的形制和编缀方式随着不同朝代的应用而改变。

何东明表示,甲胄的制作中不仅蕴含着古人的智慧,还可以看出那个朝代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水平。西方到16世纪才出现盔甲,并且不是人人都有,而且形制也很简单,士兵需要自备武器,能有盔甲的都是有钱人,而在中国古代,连普通士兵都有机会披上整套盔甲,将军、元帅的盔甲就更不用说了。

制作一套甲胄,工序相当繁复

缘起:少时“盔甲梦”不灭铸甲胄

2019年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吸引观众眼球的不仅是其剧情,炫酷的甲胄也同样吸引了一大波粉丝。剧中共展示了300余套甲胄,其中197套来自何东明团队。

谈起与甲胄的渊源,何东明表示:“还得从孩时讲起。”何东明是典型的客家人,85后的他小时候非常喜欢看古代战争故事题材的连环画、画册,听单田芳的评书。“这让我了解到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等英雄故事,里面有大量对武将以及武备的细节描述,引人入胜,让我对甲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何东明说,“杨家将里面这些盔甲,还有《大闹天宫》里,孙悟空和7个魔怪一起结拜时穿的盔甲,我很想全部复制出来。”

受此影响,他非常喜欢自己制作玩具。读小学时,何东明就照着画册用纸做出了第一套盔甲。读初中时,他就会开始尝试动手制作盔甲。一放暑假,他就会去废品收购站,以一角钱一个易拉罐底片与店主交易,收购制作盔甲的材料。不仅如此,他还发动亲戚朋友帮忙。“就连杀虫剂、发胶瓶底片也不放过。”何东明说,得到一个发胶瓶,他会高兴半天,拿个锯子锯底片,有时半天也锯不到一片。遗憾的是,往往暑假过去,底片收集差不多了,制作盔甲的时间却几乎没有了,或者制作出的是一件失败的盔甲。

参加工作之后,何东明忙于事业,盔甲梦暂时搁浅。2009年,电影《日本的最后武士》再次将何东明心底的梦想唤醒了。何东明发现,一直以来,他对甲胄热情丝毫不减,决定买一套,却发现一件精致的盔甲要价八九万元,他没有足够的钱购买。“既然买不起,就干脆自己动手做一件吧。”这个念头从萧何脑子里冒出。

说干就干,每个月何东明从自己的工资拿出2000元作为制作资金,每天除了上班,就到处查找古代盔甲的各种文献资料,甚至翻阅国内外的论文。那时,网上有一个古代盔甲爱好者的专业论坛。何东明常泡在这个论坛里,和盔甲爱好者们进行交流。

最初当然是困难重重的,作为新手,他只能依照史籍以及现有的研究资料慢慢摸索。在样式繁多、各个朝代的甲胄中选定要复原的铠甲,拆分铠甲的结构,研究每一部分的意义与作用,剖析铠甲连接的方式,如何制作书中没有提到的结构,摸索如何用绳子编缀铠甲,查资料,反复试错……何东明如古代匠人一般,有时还要带着“结果”去反推过程,做到一半又要拆掉重做十分常见。

敲敲打打了3年,何东明萌生了更大的想法:辞掉在工厂的工作,成立盔甲工作室,专心复制古代盔甲。因为在复制古代盔甲的过程中,论坛上有人开始向他下单定制,这让他觉得,复制古代盔甲不仅有市场,还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自2012年在惠阳成立“萧何国甲工作室”以来,何东明沉浸在史籍资料中寻找甲胄的身影,从考古记载、出土文物到历史文献壁画雕塑,不断精进自己的制作工艺。截至目前,整个团队已经有20号人,制作甲胄1000多套,主要销售给国内甲胄爱好者和博物馆,比如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广州的南越王宫博物馆等。“湖北随州博物馆曾请我复制了8套清代甲衣,其他只是进行一些修复工作。我们在国内陈列最远的甲胄,是在位于西藏的一座庙宇里面。当地的信众将两套甲胄奉为金甲武士,你如果去西藏旅游,可以看到每天都有人献上白色的哈达。”何东明说。

炫酷的甲胄吸引了不少爱好者

困境:成本高利润薄甲胄盈利难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崔器虽是“小人物”,但身上的甲胄却格外吸睛,这套鱼鳞甲与旅贲军其他军官的甲胄都不相同,头上戴着的是一顶很特别的翻耳盔。据介绍,当时的头盔在顿项处有吊挂装置,目的是平时可以将顿项拉起,让穿戴甲胄的武士可以免受闷热之苦,而作战时又能放下顿项,作为防护之用。

“你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崔器身上这套甲胄在打斗过程中,每一个动作、每一帧都是艺术。”何东明介绍,这套甲胄正是出自他们团队之手。由于历史久远,中国目前没有出土过任何唐代的甲片,团队只能参考大量的唐代壁画雕塑,尽可能地还原。

何东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们很感谢《长安十二时辰》成功让甲胄出圈,也为他们团队赢得了一定的荣誉,但遗憾的是,未能够在经济效益上实现突破。他坦言,他们工作室出品的甲胄,复杂版报价5-6万元一套,简易版一万元一套,利润只有10%左右。“中间还充满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每一套甲胄,都要独立开发一套模具,由于未能掌握最官方、直接的资料、照片、音像、VR影像,一套甲胄模具开发只能够通过不断实践、试错,这是一项巨大的研发成本。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套甲胄的模具直到第7次尝试,才真正研发成功。而一套模具的研发成本要5000元左右,再加上人工、原材料等,利润非常微薄。”何东明说。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有很多人建议我往影视方向发展,但我还有很多顾虑,之所以会接手《长安十二时辰》的甲胄订单,是因为这个剧愿意接受甲胄复原的样式,即可以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何东明表示,但现在影视剧出于收视率、制作成本等考虑,会要求改动、追求炫酷、压缩制作成本,这都会导致生产出来的甲胄与历史有偏差或者完全不符,从情怀的角度,他无法接受。

出于种种考虑,目前何东明团队订单目前主要仍集中在私人收藏家以及博物馆复制品展陈。“纯粹的文化跟商业捆绑在一起很容易变质,一直不敢进行大规模商业运作,尽管现在入不敷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但我们还想坚持。”何东明说。

中国甲胄文化十分丰富

目标:建民间公益博物馆育少年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何东明携团队到过广州、深圳、中山等多地展出。在他看来,通过展陈吸引市民的目光,让他们更多地关注了解甲胄文化,就已经足够。

“本次南国书香节,对于宣扬甲胄文化其实有很大的作用,很多人在新闻报道等相关资讯中获取了信息,冲着甲胄前来。甲胄从书本、影视作品中走出来这对于武侠迷来讲,是一种惊喜,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我们感到很开心。”何东明说,“甲胄文化是中国千年军魂、英雄文化的一种展示,我希望甲胄文化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心中,增强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归属感,激发出他们的勇武精神、爱国精神,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上海,萧何国甲工作室设立了办事处,并设了一个展厅,陈列了73套不同样式的甲胄,贯穿了中国五千年历史,市民游客在那里能欣赏到全国、全亚洲较为齐全的甲胄。

身为惠州人的何东明还有一个心愿:在惠州打造一个甲胄博物馆。在他的设想中,该馆是对市民游客开放的民间公益博物馆,馆内按照历史脉络分类陈列不同的甲胄样式,最好能打造成惠州的一个文化卖点,吸引更多人来惠州旅游。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人员华觉明在其《甲胄制作技艺传承、振兴措施的探索》中指出,欧美等国十分重视古甲胄的保护、研究和展陈,例如著名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即有面积达上千平方米的甲胄专馆。而我国至今非但没有这样的专馆,仅有的为数甚少的展陈,也相当单薄,未能反映中国辉煌丰富的甲胄文化。

这也是何东明坚持设立甲胄博物馆,推广甲胄文化的原因之一。在他看来,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包含武备文化在内的中华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武备文化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要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不受欺负。另一方面,发展甲胄文化可以有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将藏在甲胄中的英勇气魄,在潜移默化间植入青少年的心中,培养他们勇于担当等精神。

对于萧何国甲工作室的经营难题,记者从惠州市惠阳区相关部门获悉,根据惠州市2020年颁布的《惠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萧何国甲工作室若满足三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等申请条件,该部门将积极协助该工作室向上级单位申请文化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分为一般类项目扶持资金、小微企业文化产业项目扶持资金,一般类项目扶持资金采取专项补助、贴息、奖励等三种资助方式,每个项目只能申请一种扶持方式,最高补助100万元。

何东明与其团队出品的甲胄

【文脉档案】

古时甲胄——
冷兵器防弹服

“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在中国封建王朝,私藏甲胄是要被冠以重罪的。

甲胄作为将士的防护性兵器,在冷兵器时代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防弹服,可以较大程度地保护将士身体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进而能够增强战斗力并给敌方以更猛烈的打击。

昂贵的造价与工艺,大大限制了甲胄的数量,也使得民间很少有能制造出甲胄的人存在。故在古代,甲胄的先进程度、数量往往是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志。很多时候,只有真正披甲的军队,才被视为正规军。“戴甲之士十万”也常被用以形容一个国家军队。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李青

编辑:李青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