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2》 告诉世界大国如何崛起
“凌空而过”的沪渝高速湖北恩施段 摄影/文林 星球研究所
《这里是中国》系列第2部由全国青联、人民文旅、中国测绘学会、星球研究所联合出品,荣获“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的典藏级国民地理书。
该书通过一幅幅难得一见的图片,展示出逆天改命的中国人是如何由曾经的一穷二白建设出“大国风景”。一项项超载了人类想象的超级工程,正告诉世界什么叫“大国崛起”。
图文并茂,真实体验“大美中国”
从没有一根钢轨,到铁路、公路纵横四方;从没有一盏电灯,到14亿人全民通电;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国土绿化,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登陆火星……诸多激动人心的重大工程逐一实现。每一个成就都记录着中国百年来的伟大变迁,该书正是致敬改变中国面貌的奋斗者。
书中共收录有267幅极致震撼的摄影作品,80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其中4幅美图还制作成超长拉页,最长可达1.6米,以震撼的视觉冲击,真实体验“大美中国”。
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者摆出“祖国万岁”的字样 摄影/黄正平 星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亲笔撰写推荐序,他说:“在我读书和成长的时代,也就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号召:‘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要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无尽的宝藏。’”而他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见证了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深知百年重塑山河,建设改变中国这两句话的分量与意涵。这两句话“实实在在地发生在近代以来的100年里,讲的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它值得向每一个中国人讲述,也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作为一名毕生从事测绘遥感事业的工作者,也为此书写序:“我的工作一直是从空天地观察我们的伟大祖国。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太多变化,都会被我们的航空摄影设备和卫星遥感忠实记录。可以说,近代以来的100年,是我们的国家建设变化最大的时期。”他说:“100年,我们重塑了一片山河;100年,我们振兴了一个民族;100年,我们改变了一个国家。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自然山川,也要了解中国的灿烂文明,更要了解我们的父辈和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现代中国。”
雪后的哈尔滨南站车辆段 摄影/全思明 星球研究所
诚意相邀,看中国诸多“世界第一”
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个“世界第一”与“中国声音”,可以对中国有更纵深、更立体与更深刻的认知,真正了解到祖国的强大。
比如中国是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中国的隧道总里程高居世界第一;中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向14亿国民全民通电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同期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中国是全球第一个可建±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国家,也是特高压输电领域国际标准制定者之一;中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发电量世界第一,煤炭储量世界第四;中国文盲率由建国初期的80%下降到目前的2.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接近95%,堪称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连续6年世界第一,累计销售550万辆;中国在1990年-2013年,GDP增长达3000%,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等等。
《这里是中国2》封面
书中对“中国宝贝”如数家珍,让我们真正理解“建设改变中国”的意义。
我们有“海洋石油943”钻井平台;我们有“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曾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我们有“风暴一号”,助力中国成为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我们有“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我们有“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我们有“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我们有“远望7号”测量船,是中国最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我们有“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世界上运载能力超过5吨的现役货运飞船只有两型,它是其中之一;我们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东风5B”战略核导弹,还有“中国天眼”;我们有海拔5300米珠峰大本营5G基站,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5G网络;我们有国产大飞机C919,有“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我们还有旅行者不能不去的“超美天路”青藏公路109国道、长达5000公里的“景观长廊”318国道、青海海晏县金银滩原子城,等等。
2018年6月9日,武汉地铁7号线三阳路越江隧道,工人正在检修越江盾构机内部核心结构 摄影/黄蕾 星球研究所
或许要了解近100年来的中国建设,单看这本书中展现的“高光”时刻并不足够,解释和认知中国需要有更多种维度,但该书的确以独特视角和极致视觉,刷新了人们对中国地理的认知,去发现和感受“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