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文化会客厅 更强产业风向标!文博会在深圳如约启幕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移师中国第一大会展中心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王群
23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如约启幕。首次移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全新一届文博会带来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各政府展团和企业展商纷纷“升级”展览内容,全方位展示各自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传承。
大展团小展商均有充分展示的舞台
本届文博会从深圳福田区的会展中心移师至宝安区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各项硬件设施同步升级。据悉,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可提供室内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是国内目前第一大会展中心。因此,本届文博会扩大了展览规模,从10.5万平方米扩展为12万平方米。同时,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各类配套设施均按照国际最先进的标准配备,是全球领先的5G全覆盖智慧展馆和绿色展馆;1.5万个停车位可充分满足展商和观展者的停车需求。
记者在现场看到,宽敞明亮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为各参展商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不仅大的参展团体可以有更大的布展空间,小参展商同样迎来了“大舞台”。13号馆的文化旅游·非遗及艺术品馆可谓专为小展商准备的展区,展览面积20000平方米,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展区、创意设计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艺术品展区等四大展区。而文旅特色小镇展区,将相关展商集中在一起,观展者可享“一站式”观展。
省级展团纷纷亮出“看家宝”
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博会第十二次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全部参展。文化产业综合馆是现场的“重头戏”,以全国各地省级展团为主,是文博会展览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展馆,充分展现“精彩文化、魅力中国”。
记者在该展馆看到,各省级展团不仅在展馆布置上别出心裁,而且纷纷拿出“看家宝”。在北京展区,以“古都新貌”为主题的展览令人耳目一新。步入展区中央,“遇见北京”分区借助VR多媒体打造沉浸式空间,让观展者身临其境般领略古都魅力;另一侧,110寸8K超高清液晶屏播放《紫禁城》专题片,《遇见天坛》《上新了·故宫》《我在颐和园等你》等文化精品闪亮登场。上海展区则充满现代科技,彩色流光伴随着观展者脚步来回流动,“大朋VR”“幻维”等带来的VR技术令整个展区科幻感十足。
江西展区展出的“样式雷——太和殿”规模宏大、做工精细,令人震撼。云南展区将两位国家级和省级非遗文化传承人请到现场,为观展者现场演奏怒族民间乐器和民歌演唱技巧。贵州展区则将传承数百年的“银编丝”“银錾刻”等传统工艺带来了深圳,令观展者大饱眼福。
“国潮”精品传承传统引领风尚
本届文博会的另一大亮点非“国潮”文化莫属。现场,几乎每个展馆都可以看见“国潮”文化的身影。传统元素与时尚文化、前沿技术相结合,碰撞出璀璨火花。
“美猴王滑雪板”“王昭君泥人笔筒”“灯笼形餐具”……各式各样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美展品吸引观展者驻足。北京展区特别设立了“国潮文创”展区,集中展示了一批极具北京特色与国潮设计风格的原创文创产品。如女士喜爱的口红、粉饼盒等,纷纷印上代表北京传统文化的图案,既有古风古韵,又不失现代时尚。
广东省作为本届文博会展区最多、面积最大的展团,“国朝”文化同样是各展区的主流。从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文化工艺品,到各地市展区展示的手钩、手绣、手编、植物染、蓝印花布等传统手工艺,非遗文化与时尚结合紧密,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时尚世界。“瑶族十二姓壶”“步伐圆盘”“广东香云纱”“五福临门挂件”等“国潮”文化的代表作,诠释着广东传承传统、引领风尚,不断释放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相关报道】
文博会助推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9月23日至27日,深圳进入文博会时间。本届文博会“粤港澳大湾区馆”,以“抢抓‘双区’驱动新机遇,共谋湾区发展同奋进”为主题,组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香港、澳门以及广东其他地市、深圳各区参展,重点展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创新发展成果,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培育和汇聚创新创意人才,深化粤港澳之间的文化产业合作,文博会将在助推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共建大湾区文化产业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广东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旅游+文化”产业生态圈,加快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粤港澳大湾区馆”内,文旅融合产品众多。如惠州馆内,双月湾、巽寮湾、亚婆角、惠州西湖、东坡纪念馆、合江楼等景点展示,吸引游客前往实地游玩;东莞馆内,突出创意设计、文化制造等,夺目的珠宝设计、新潮的室内陈设设计等吸引眼球;肇庆、江门等馆,则以传统工艺品及非遗项目“唱主角”。
近年来,广东结合“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差异化发展与协同共进。珠三角发挥核心辐射带动功能,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文化产业圈。其中,广州、深圳“双城”联动,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游戏等优势产业;珠海建设全球知名演艺城市,高水平打造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和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佛山建好南方影视中心,创建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东莞、中山加快文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高端文化制造业;江门、肇庆和惠州深挖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文旅特色品牌。
港澳设计师应把握机遇
本届文博会是前海“扩区”后深圳迎来的首个国家级重大展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2号馆中部位置,整体红色调的“香港创意馆”惹人关注。该馆运用视觉设计结合视频方式,使观众深入了解香港设计师及其作品的创新理念,涵盖产品设计、服饰设计、文创设计等领域。“香港设计师拥有国际视野和敏锐的商业触觉,对内地和外国文化都熟识,可好好利用深圳的设计产业链以及大湾区先进的生产设施,生产出设计优良的优质作品,打进内地和海外市场。”香港设计企业家黄竞表示,前海合作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会给予香港设计业很好的机遇,香港年轻设计师要紧抓机遇,勇于踏出香港,大胆做更多尝试。
“香港创意馆”隔壁的“澳门创意馆”,则充分展示了澳门创意多元的文化形象,涵盖创意设计、数码媒体、动漫等领域。比如,诞生于澳门的文创品牌“梳打熊猫”,将中国文化、环保意识及爱护动物等正能量理念,以调皮搞怪的形象演绎,深受大众喜爱。
随着“十四五”规划蓝图展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又于近期相继发布,一系列利好政策将为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观点
大湾区文化产业 要差异化发展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不管是广府文化、潮汕文化还是客家文化,都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分支,再加上数百年来形成的商业文化、海洋文化,这些都是大湾区不同城市之间共有的特征。
“随着‘横琴方案’‘前海方案’发布,大湾区即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而文博会无疑能够推动大湾区文化产业的融合高质量发展。”宋丁表示,粤港澳大湾区56000平方公里,区域内文化多姿多彩、丰富多样,不同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也不一样。“比如深圳文化讲究创新,而肇庆、江门的传统文化色彩浓厚,大湾区各城市文化产业要差异化发展。”
“广州历史悠久,深圳活力无限。广州的文化底蕴比深圳厚重,而深圳是全国文化的集萃之地,两个城市的文化都有优势和短板。”对于广深“双城”联动,宋丁认为,两座城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该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联手做一些文化融合的大文章。
(李晓旭)
“羊城派”亮相媒体融合展区
羊城晚报讯 记者郭起报道:在本届文博会媒体融合展区,“南方+”“羊城派”“21财经”等广东本土融媒体产品组团亮相。参展观众可通过现场的电子大屏体验这些优秀的融媒体产品。
展台资料显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以及广州、深圳主要媒体不断创新媒体业态、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提升内容生产能力、信息聚合能力和技术引领能力,建成“中央厨房”采编一体化平台,全媒体转型步伐加快,全国领先的融媒体矩阵初步建成。
据了解,羊城晚报客户端“羊城派”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旗舰型产品,于2016年3月15日正式上线。作为羊城晚报官方移动客户端,“羊城派”传承了羊城晚报民生大报、文化大报的优良基因,核心定位是民生服务和文化传播。上线以来,“羊城派”深耕岭南文化,探索出“新闻+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以文化人、以文促情、以文建信”的国际传播之路。截至2021年3月21日,累计下载量已突破7500万,日活量超过150万,入驻金羊号的政务新媒体超过800家,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主流传统媒体客户端。
唯一高校分会场
在深北莫感受“印象俄罗斯”
羊城晚报讯 记者沈婷婷、通讯员陈简文报道: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博会期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以下简称“深北莫”)作为全市67个分会场当中唯一的高校分会场,以“印象俄罗斯”为主题开展12大板块、27项活动,让市民在深圳感受别具一格的俄罗斯风情。
在深北莫分会场,“城市的文化精神:‘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家联盟丝路绘画艺术展”展出160余幅俄罗斯顶尖油画作品;徐扬生、何继善、谢和平三位中国高校知名院士赠予深北莫的35幅书法作品也联袂展出,中国书法与俄罗斯油画交相辉映。其间还将举行艺术品拍卖会以及艺术鉴赏相关专题讲座。
“书香俄罗斯”深北莫图书馆书展展示该图书馆在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俄罗斯书籍典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精品书展将“空降”现场,以“北理出版诵百年伟业,特色发展谱时代新篇”为主题,展示党史、军工、科技、科普等方面的图书资料。
中俄两国都是国际象棋大国,国象文化底蕴深厚。深北莫作为国内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学,在文博会期间,将举行“深北莫杯”青少年国际象棋棋士赛和棋类专题讲座等活动,对棋类感兴趣的朋友还有机会与叶江川、王琳娜、赵雪等名师对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