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重点项目《乡音》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羊城晚报全媒视界  作者:陈亮 发表时间:2021-09-29 23:01
羊城晚报全媒视界   作者:陈亮  2021-09-29
2018年,羊城晚报整合海内外资源,推出了《乡音》融媒专栏,积极探索新闻文化国际传播新路径

2018年,羊城晚报整合海内外资源,推出了《乡音》融媒专栏,积极探索新闻文化国际传播新路径,有力推动中华文化、岭南文化走出去。

《乡音》融媒专栏由羊城晚报社副总编辑孙爱群担任总策划、总指挥,由羊城晚报社编委陈桥生担任总统筹,以新闻文化国际传播专栏形式在《羊城晚报》“人文周刊·纪实”版推出首期,报纸每周一期。采编团队面向全球征集读者喜闻乐见的题材,获得海内外作者积极响应参与,仅2020年就收到征文稿件逾2000篇。稿件以纪实性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就岭南的人、地、物、事等展开叙述。有一定的故事性,接地气、见细节,祛除说教,真情实感,可读、悦读,有感染力。

由陈亮、郑紫薇、姜雪嫒、崔文灿等羊晚主播以粤语和普通话精心录制播发音频作品,同步在羊晚官微、金羊网、羊城派以及星岛日报海外版(全球)、星岛环球网等海外主要华文媒体刊播,深受读者用户欢迎。

三年耕耘,《乡音》融媒栏目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9月至今的部分融媒产品仅羊城派平台总阅读量已超250万。《乡音》融媒专栏获2019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专栏一等奖,成为中华文化、岭南文化走出去的“国家级”重点项目。 

羊城晚报学习强国号"乡音"专栏

接地气:立体呈现岭南人情风物之美

2020年,“乡音”征文共刊出约50期。每期文章由羊城晚报易芝娜等责编精挑细选、精心编排,务求文字朴实、情感真实、内容丰趣,篇篇短小精悍、可读悦听,乡音味浓、乡情存温。从美食、民俗到各种有特色的区域生活内容,集中在广东乡情和岭南文化,重点展现岭南的人情风物之美。见微知著、文化底蕴深厚。

《乡音》专栏始终与羊城晚报的追求、基调一致,形成一个充分体现羊晚文化味、民生味、传统味的品牌名栏目。近年,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羊晚在音视频等新媒体产品上推陈出新,《乡音》融媒专栏也是力图打造一份立体有声报纸的重要尝试。

广东的饮食、特产成为栏目“首选”。“民以食为天”,广东又是“美食天堂”,最能激起读者乡土情怀。笔者曾讲述过广东三宝之陈皮、广州的白切鸡、潮汕的牛肉火锅、雷州的田艾棉饼、化州橘红以及广东的早茶、夜宵、“煲靓汤”食俗等。除了广为人知的广东特色,也不乏小城市、乡下的独有风味。这样的文化传播更具广泛性、策略性,家喻户晓的美食、食俗能引起参与感、共鸣感、自豪感;二三线城市则需要生动的饮食文化作为带动发展的“火车头”。

2020年10月8日A4版羊城晚报乡音专栏

羊城晚报融媒体产品的乡音专栏

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乡音专栏

第二,展现多姿多彩的岭南文化和形态各异的风俗习惯。例如《家乡工夫茶》演绎了潮汕独特的传统饮茶习俗和全国知名的茶文化;《二月初二春牛诞》讲述了山城云浮在农历二月初二“春牛诞”的节日故事;《“年例”大过年》描绘了粤西各地相继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年例”的热闹情景;《德庆“开耕节”》介绍了肇庆市德庆县云楼村沿袭三百多年的习俗。

第三,重点表现了田园生活之美和新农村建设成果,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于绿色生态观的积极践行。例如《回到故乡的小院子》描写作者卸下城市的诸多“包袱”回到老家,乡下的亲人、美食和宁静淡然的生活都在治愈着他的疲惫。把田园生活的淡静美好传递给读者、听众;又如《粤东古镇二月天》描绘了二月生机盎然、如诗如画的美好景象,自然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生灵万物的热爱之情;《德庆“开耕节”》尽显包容、和睦的质朴民风以及和谐、团结的新农村氛围。

二月初二春牛诞210307.mp3

2021年3月11日羊城派乡音专栏

第四,通过故事细节对传统美德、人情乡情探寻和彰显,达到思想升华。例如《广州“阿婆六”古村之美,不在山水》称赞了客家人一片祥和的敬亲、尊老的良好孝道文化;《客家酿豆腐包含着“谦让”和“富裕”》中,客家人的酿豆腐,蕴含着“谦让”和“富裕”的美好寓意(客家话中,“酿”与“让”、“腐”与“富”同音);《梅干菜月饼里的邻里情》等体现了浓浓的邻里情。

值得一提的是,《乡音》所选文章很多都讲述了自己和亲人的故事,给读者、听众一种扑面而来的家的温暖。其中采用了一些细微的日常用语,如道家常,充盈着乡土气息,刻画出真实而鲜活的风土人情。在播音过程中,主播们的演绎亲切委婉、丰盈细腻,情感如涓涓细流。如《红红火火麻章圩》聚焦于湛江麻章圩一位婆婆一方摊位,生动有趣又接地气的讲述,让人感受到湛江除了海鲜外,还有不同的人间烟火。


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乡音专栏

故乡味最难忘(主播郑紫薇).mp3

全能型:一人“全包”体现全媒记者“融合”

新媒体时代对记者的专业能力、业务广度、新媒体素养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位记者必须把握好新时代的趋势,向全媒体记者方向转型发展,探索“策采编播”全能发展的新模式。

在创作《乡音》栏目工作中,笔者以记者身份客串主播,积极实践探索,尝试一人“包办”一档节目。《秋风起,烤田鼠》这期便从稿件的采写、摄影,到录音制作“全包”,通过扎实采访、亲身“试验”,以灵动文字、真实照片、动听声音立体呈现广东人“吃田鼠”这一独特口味和背后的真挚情感,推出了一期别有风味的节目。

笔者深入采访了身边的“老广”——“听老一辈说,他们那个年代因物质匮乏、粮食短缺,吃肉还要凭肉票,所以能捉到田鼠加餐,就强似今天我们‘加鸡腿’。我听老爸忆苦思甜讲述上山下乡的往事时,一提到吃田鼠仿佛还能看到他肚里馋虫蠢蠢欲动的样子。我记得奶奶每次回乡,也总爱找乡民要来些晒干的田鼠肉,做给全家人吃。据说这田鼠干不但是干净卫生的‘放心肉’,还专治夜尿多,并有生发的功效,已获奶奶亲测有效。”对比了南北差异——“北方人也爱田鼠,只是喜欢蒸着吃——把田鼠放在小米饭或大米饭上面一起蒸熟,让鼠油渗透饭里吃起来肥美香甜,比猪肉、羊肉都好吃,保证一次上瘾。"

2019年11月3日A8版羊城晚报乡音专栏文章《秋风起,烤田鼠》

羊城晚报喜马拉雅号的乡音专栏

笔者克服了恐惧心理,参加了一顿有滋有味的“田鼠宴”。抓鼠、烹鼠——“前一晚布下‘天罗电网’.....抓到鼠后,先淋湿它们给降降温,再用萝卜、番薯供养着。临吃前宰杀,也很需要一番工夫,不能用开水烫,只能用60℃左右的水来加工。田鼠活蹦乱跳的,有两只不肯乖乖‘就义’,在刀下‘逃出生天’。处理干净后的田鼠,再用光波炉整只烧烤......”吃鼠——“一块鼠肉进嘴——肉质鲜滑、肥而不腻。吃起来还真像烤乳鸽!大快朵颐一番后,我忽然觉得自己终于成了‘地道的老广’,对这鼠肉也开始有点欲罢不能......”最后,不忘“揭秘”吃田鼠蕴藏的“情怀”,特定年代里不被贫苦艰难湮没的生活热情——“时至今日,物质富饶、美食多样,早没了吃野味的必要。但人们偶尔还是会抓田鼠来尝鲜,并非因为它是什么珍馐美馔,想必是在回味当年那段苦中作乐的艰苦岁月......”

有读者点评说,这篇文章题材生动吸引、文笔真实细腻,让人印象深刻。不仅仅把笔触流于人尽皆知的茶点、烧腊这些“表层”特色,而是真正扎根广州本土,挖掘出“深层”文化内涵。

2020年10月6日的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乡音专栏

好声音:普通话、粤潮语演绎乡音乡情

《乡音》每期文章配发普通话主播音频,2020年首次引入粤语主播,至今推出粤语音频已逾50期。2021年更引入潮汕话主播,由羊城晚报社王漫琪主播,已播出两期音频。融媒专栏还邀请拥有众多海内外粉丝的著名电视主持人、普通话主播侯玉婷加盟助阵,吸引一大批文化名家为专栏撰稿,大大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获得广泛好评和赞誉。

家乡工夫茶(潮语主播王漫琪210614).mp3

羊城晚报喜马拉雅号的乡音音频

人生如酒(主播姜雪媛).mp3

2019年,笔者正式参加《乡音》栏目主播工作,发挥自己声音特质、语言特长、专业所学。初时为普通话主播,考虑到内容多为广东故事,栏目名也叫“乡音”,节目也有对外传播的功能,笔者率先尝试粤语主播。粤语是广东读者群体的常用方言以及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以粤语形式传播“乡音”具有极大的普及、传承价值。

每次录制前,笔者都会进行文本重构、二度创作,务求用“鲜活生猛”的粤语表达贴近广东读者,并对生僻字词多番查考,保证发音标准、地道。在用粤语演绎广东的乡音乡情、“家长里短”的过程中,笔者也充分借鉴了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语讲古”的优秀艺术表演形式,向张悦楷、林兆明、梁锦辉等深受群众喜爱的讲古大师学习,利用自己声音可塑性强的特质以及使用大量地道的广州话用语,以最平民最草根的方式塑造了多个不同人物角色。

金羊网乡音专栏音频

那座城,那些人,那些事(主播郑紫薇).mp3

例如名词的运用,把“春联”译成粤语常用的“挥春”,“簸箕”作“窝篮”;动词“晃晃悠悠”作“吊吊揈”,“鲜血直流”作“猛咁标血”;形容词“黑乌乌”作“乌卒卒”,“热腾腾”作“热辣辣”;拟声词的哭声作“嗷嗷声”,迅猛发展为“bang bang声”等。在《文明路,慢慢来》中,笔者使用了诸如“擒擒青”“笑骑骑”“眈天望地”“鸡啄唔断”“粒声唔出”“起筷”“逼夹”“箍煲补碗”“学生哥”等粤语词汇,以及“好鬼热啊”“买咗乜嘢餸啊”“水鸭煲淮山,祛湿”“个孙仔话热气,我话湿热就真,琴日夏枯草煲瘦肉,今日就四味啦”“咪趴低,挺直条腰”等对话,演绎了广东大妈的街角闲聊和一对母子在面店吃云吞面等佛山老街的市井风情。

《乡音》节目也富含大量潮汕、客家元素。笔者在演绎过程中向身边的潮汕、客家亲友及时模仿学习,以期呈现原汁原味、别有韵味的当地特色。例如《阿婆唱山歌》便有“月亮光光照地堂,照到山人大屋房。新人有几多嫁妆,擦抹擦到天光,粗布衫十二箱,油布花十二件”等客家山歌歌词,展现了客家女性质朴无华、勤劳能干的优良品质。《立冬食蔗齿唔痛》则有“千补万补,不如食补”“二控蔗——坐食”“立冬食蔗齿卖(‘不’)痛”等大量潮汕民谚。

羊城晚报2020年11月29日乡音专栏文章

【粤语版】立冬食蔗齿不痛(陈亮).mp3

“情”牵人:传播乡土味,凝聚中国情

以粤语、潮汕话、客家话为母语的广东民系遍布四海,当港澳台侨内心深处的“乡愁”故事被生动讲述,哪怕远隔山海也定会万分亲切。通过“乡音”共鸣引起同频共振、团结凝聚,这是本栏目在国际传播方面的深远意义。

《乡音》融媒栏目文化品牌创造性地以新闻文化国际传播专栏为载体,对外传播广东好故事、正能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形象,凝结侨心故土情,传承、弘扬和发展优秀岭南文化。依托羊晚全媒体矩阵和“Young海内外名媒大联盟”传播大平台,并联动羊晚创办的岭南文化国际传播新品牌“云上岭南”文化博览会国际传播融平台,大力促进岭南文化走出去。尤其是粤语主播播音专业水准高、乡音味浓、亲切悦耳,收获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赞赏。

羊城晚报羊城派乡音专栏的一期潮语音频

羊城晚报的一期乡音专栏文章

醉美沙面(主播郑紫薇).mp3

姜雪媛主播异木棉开出一树繁花.mp3

羊晚与全球华媒翘楚星岛新闻集团旗下出版传播网覆盖全球逾100个华人聚居城市的中文报纸——《星岛日报》的海外版携手联合编制,推出《“乡音”征文》海外版本,随星岛日报海外版全球出版发行网,迅速覆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与星岛环球网进行技术对接,实现线上海内外广泛传播(星岛环球网流量30万—50万/日,用户来自欧美、大洋洲和港澳台地区);2020年至今,“乡音”先后与50多家外媒开展供稿合作,借网络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庞大传播群之力覆盖全球、滚动传播,每期吸引海外粉丝1000万+,广东“乡音”传遍五大洲。

在葡新报、香港明珠传媒、粤澳传媒等十多个“脸书”上,乡音帖子一周的总浏览量便有近110 万次,点赞近 21 万次,评论、转发1200多次。香港网友Momin在节目评论区留言道:“一直对自己的家乡、国家有一种很强烈的感情,我在香港长大、发展,一直以来我都以身为中国人为荣。”

《乡音》项目团队在“学习强国”羊城晚报强国号也开辟《乡音》专栏,至今已集纳音频近120条。2021 年,在国内知名音频 APP“喜马拉雅”上开设《今日广东·乡音(粤语)》专栏,至今已发布音频120多集。

“新”育人:“行业+”课堂模式显媒体担当

2021年6月,《乡音》栏目走进华南师范大学《公共关系》课堂,笔者作为专栏主播、校外专家做课堂“云端”分享、互动,将《乡音》栏目作为主题学习案例,让学生了解该栏目背后的创作理念与价值,引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乡土情结,提升讲好地方故事的意识。同时,以“乡村振兴”为话题,对学生的案例学习、主题学习带来业界的经验分享与行动建议。鼓励学生投稿,为学生分层学习、高阶学习提供平台。

羊城晚报学习强国号的其中一集乡音音频

桂花酸梅汤(主播姜雪媛).mp3

羊城晚报客户端羊城派一则乡音专栏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将《区域形象公共关系》以乡村振兴战略与区域形象塑造相结合为例解读现实议题。主讲教师夏宝君副教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从国家维度看待区域形象的建构,以《乡音》节目引入传媒视角,解读中国乡村形象建设议题。学生们从国家战略出发,学习课程理论知识与现实议题充分结合,积极引导学生提升思想高度,开拓视野,培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社会担当和青年力量。

笔者重点介绍了《乡音》全媒体栏目的创作经验和心路历程,鼓励新闻传播专业的学子们多聚焦焕然一新的广东农村,多关注乡村形象的打造和中国乡土元素的传播工作。教学过程中以亲身经历激发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乡村元素入手,用视觉、听觉多种媒介形态,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去传递和表达,赞颂这一方养育他们的水土,为家乡的风土人情、乡土文化带货、代言。笔者还以记者的采编要求引导他们扎根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最新成果,为读者、大众描绘丰富多彩的中国乡村图谱。

课堂活动收获了学生们的正面反馈,黄咏楠同学表示,“乡音”的案例分享让人感觉亲近而深刻,现实议题的探究能让理论知识变得鲜活和立体。从战略角度、呈现形式、实践方式、入手方向等发出极具可行性的呼吁,针对新闻传播学子指向了一片亟待耕耘的广阔天地,唤醒了学生们对乡土传播工作的热忱,以及对成为一名优秀传播人的希冀。

笔者还收到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的邀请,将于近期开始在该校开设课堂讲授《乡音》创作故事和其中的粤语文化、岭南文化知识。

编辑:爆米花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