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宝贵的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上,多位中外嘉宾发表主旨演讲
12月2日下午,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举行。在开幕式主旨演讲环节,多位中外嘉宾分享了他们眼中的中国,并对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累的实践经验发表真知灼见。他们一致认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世界各国应该彼此尊重欣赏、互相团结,携手就全球问题商定全球解决方案。
沟通能助力中美关系稳定
开幕式主旨演讲开始后,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向大会发来贺信,贺信由美国卡特中心总裁佩吉·亚历山大代为宣读。贺信中提到:不论是民众之间,还是国家之间,因对文化、历史、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国家安全的关切不同,难免会产生误解。但归根结底,国家之间要彼此欣赏。
分享贺信后,佩吉·亚历山大回顾了吉米·卡特与中国的故事。1949年,吉米·卡特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他是一名潜艇军官。彼时,解放战争刚结束,他看到了战争在中国造成的破坏。他的第二次中国之行发生在1981年,当时他已经卸任美国总统。自那时起,吉米·卡特频繁到访中国。
“吉米·卡特上次的中国之行是2014年9月,当时他已经90岁。从1981年至2014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他经常访问中国,所以,他能理解这些改变让中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也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力创造了条件。”佩吉·亚历山大说。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已经组织了超过50场中英双语的线上公开和非公开会议、网络研讨会和讲座。”佩吉·亚历山大表示,“我们相信,沟通能助力当下的中美关系稳定。” (谭铮)
要多角度整体地看中国
“目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其他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梅利尼科夫通过视频在线发表演讲,他表示,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宝贵的。
在梅利尼科夫看来,读懂一个国家要尊重其历史与文化,承认彼此的独特性,对传统有敏锐的态度,才能找到相互理解的途径。读懂中国的关键之一是要多角度整体地看中国。
“我看到了中国的行动力,每一个前进的步伐都是忠于自身理想的。我看到了中国的创造力,摆脱教条主义,果断并且不断探索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机制。我还看到了中国不断自我完善的力量,看到中国的自我净化能力。”梅利尼科夫说,本次会议有一场“中华文明与中国共产党”为主题的平行论坛,真心希望各位嘉宾对这一主题进行精彩而富有成效的讨论。
提及此次会议举办地广州,梅利尼科夫表示:“很高兴这次会议在广州这座卓越的现代化城市举行。我到中国访问时,广州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广州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罗仕)
必须在全世界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
“我们必须在全世界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通过积累国家之间的利益汇合点,建立坚实的共同利益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利益共同体。”
继去年在“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发表视频演讲后,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今年再次发表“读懂中国”主旨演讲。他呼吁,世界各国应该携手,就全球问题商定全球解决方案。
戈登·布朗曾多次访问中国,他在发言中首先对中国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几十年来,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变成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现在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增速之快在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他说。
“今年对全世界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我们正面临着巨大的全球挑战,亟待形成全球解决方案。”戈登·布朗表示,从应对气候变化、稳定全球金融,再到消除全球贫困、避免保护主义,以及防止核扩散和大流行病,都需要世界各国合作。
“携手合作,我们消灭了天花;勠力同心,我们控制了艾滋病;齐心协力,我们即将消除小儿麻痹症;同舟共济,我们处理了臭氧层问题……”戈登·布朗说,当下的疫情防控,或许是全球公共产品的最好例证,在一场大流行病中,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让每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接种疫苗,并避免以邻为壑的政策才符合各国的利益。 (罗仕)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充分解决问题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通过视频在线发表主旨演讲。他一开始就用流利的中文说道:“中国的未来‘到哪里去’,是所有关心中国的朋友都希望‘读懂’的。只有‘读懂’才能合作;只有‘读懂’才能和平共处;只有‘读懂’才能一起创造未来。”
陆克文在演讲中谈到了中美关系的近况。“希望两国关系实现最大的稳定。”他表示,“面对有些全球挑战,比如气候变化,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充分解决问题。中美两国可以进一步合作,创造更多解决方案。这对中国有益,对美国也有益,对世界有益。”
陆克文表示,未来,希望中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关键领域展开联合行动,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方面共同建立一个框架,改善G20的债务管理战略。另外,他认为,应对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也是中美积极合作大有可为的领域。(谭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必须首先解决好发展质量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中国共产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现代化道路。”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表了主旨演讲。
尚福林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涵丰富且前景广阔。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是组织、协调、凝聚广大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根本政治保障,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把中国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从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首先解决好发展质量的问题。”尚福林建议,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加强预期管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营造公正、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强化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进提升金融服务,适应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加快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高质量的商品和资源要素,增强供应链黏性,稳定产业链布局,促进中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更为畅通,推动形成世界各国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体系。(符畅)
不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 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
“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来说,今天是从昨天走过来的,明天是从今天走过去的。其中心主题归根到底,就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根本走向。”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围绕这一“根本走向”分享了他的观点。
郑必坚首先强调了总结历史经验的极端重要性。“要读懂中国和中国共产党,首先就要懂得对总结自己历史经验的高度重视,这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他说,不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现与时俱进,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今天之所以依然年轻、依然风华正茂的一大秘诀。
郑必坚提到,当前国际范围的一个重要动向就是对“中国到哪里去”的问题予以关心,“此时此刻,读懂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更有特殊重大的意义”。
此外,在郑必坚看来,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的30年,将可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逐步实现的关键阶段,“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逐步成为现实,大国关系包括中美关系,有无可能经过种种曲折,逐步转化到一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呢?我认为这样的转化才是人心所向”。(符畅)
羊城晚报记者探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主会场:
精选书籍展示中国魅力 花艺元素彰显岭南特色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楠报道: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正在举行。12月2日,记者探营大会主会场——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看到,会场布置融入了岭南花艺等丰富的岭南特色文化元素,向国内外嘉宾展示着独具特色的东方魅力。
走进主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楼东大厅的书籍展台。展台上《魅力粤港澳大湾区之旅》《粤品滋味》《老广新游》等一系列具有岭南元素的图书吸引不少中外嘉宾驻足翻阅。此外,为了便利中外嘉宾翻阅,主办方针对每一本书都提供了中文和英文两种版本。
在书籍展台布置方面,主办方将岭南花艺元素融入其中,让花香与书香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岭南文化韵味。记者从主办方处了解到,书籍展台的花艺设计,主要选取了蝴蝶兰等花卉。其中,蝴蝶兰的花瓣寓意着展翅飞翔,加以常春藤衬托,寓意着希望、朝气蓬勃、友谊长青,借此表达我国包容、互助、友好的理念。
在主会场一楼一座庄重大气的艺术装置也格外吸引人。这个装置由高低错落的三款白色方形花箱组合而成,寓意国家稳固、安宁、稳步上升的美好愿景。白色则表达着中国坚持保持纯洁真诚的合作姿态、向世界敞开胸怀的开放态度。
另外,记者在会场三楼还看到一组采用橙色系花材搭配的方形花架。花架以橙红色的牡丹菊为焦点,寓意生活美好、幸福,并搭配天堂鸟,寓意自由、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