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沙净、渔鸥翔集、人海和谐——广东美丽海湾建设不断推进

来源:金羊网 作者:夏杨、李晓旭、郑达、蚁璐雅、陈纪中、陈业勤、詹翔闵、全良波、曾群芳、张波 发表时间:2022-05-17 07:09
金羊网  作者:夏杨、李晓旭、郑达、蚁璐雅、陈纪中、陈业勤、詹翔闵、全良波、曾群芳、张波  2022-05-17
连日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深入深圳、珠海、汕头、茂名等沿海城市,为读者现场感受各地美丽海湾建设的现状、进展及未来。
在滨海公路茂名段的沿途景点中,虎头山一带的海湾极具特色,素有“南方北戴河”美称 (詹翔闵 全良波 曾群芳 张波)

统筹/夏杨 马汉青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提出,将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纳入沿海地级以上市全域美丽建设的总体布局,打造一批生态型、都市型和旅游型美丽海湾;到2025年重点推进15个美丽海湾建设,到2035年,全省80%以上重点海湾基本建成“水清沙净、渔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广东美丽海湾的推进情况如何?连日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深入深圳、珠海、汕头、茂名等沿海城市,为读者现场感受各地美丽海湾建设的现状、进展及未来。(夏杨)

大鹏湾大梅沙海滨公园里的游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磊 摄

深圳大鹏湾

提升滨海景观带

打造美丽海湾典范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旭

大鹏湾位于深圳市大鹏半岛与香港九龙半岛之间,海域面积174平方公里,岸线长度69公里,沙滩31处。近年来,深圳市以生态环境导向的发展模式引领美丽海湾建设,多措并举开展大鹏湾美丽海湾建设和海湾综合治理。

开展海湾综合治理

去年6月底,一头鲸鱼在深圳大鹏湾捕食的视频刷屏了深圳人的朋友圈。画面显示,一头体表呈黑色的鲸鱼张着大嘴,不断冲出海面捕食鱼类,周围海鸟盘旋。随着周边海域海水水质和海洋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海豚等生物频频现身深圳,大鹏湾周边居民越来越频繁观测到海豚在海域内嬉戏捕食。

近年来,大鹏湾全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建成总处理能力达20.6万吨/日的水质净化厂,基本实现大鹏湾污水100%收集处理。打造以金沙湾国际旅游区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导向发展模式,推进盐田港国际一流大港绿色循环化改造试点,依法关停多家重污染印染企业,转型发展玫瑰小镇婚纱摄影等相关文化产业。连续多年开展生态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每年百万尾鱼虾苗“安家”大鹏湾。

同时,推动建立多方联合常态化监管机制,率先构建“海域—流域—陆域”海湾环境监测监管制度体系,由涉海五部门共同签署《海陆统筹生态环境治理合作备忘录》,在多项海上专项执法及生态应急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

成效显著被“提名”

经过多年努力,大鹏湾美丽海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鹏湾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其中70%达到一类标准,湾内28条入海河流、89个入海排口水质全部达标,沙滩海滨浴场水质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分布广泛,鱼类、甲壳类、头足类、贝类等游泳生物超过190种,藻类等浮游植物超过130种,蜂巢珊瑚、角蜂巢珊瑚、陀螺珊瑚、滨珊瑚等珊瑚超过60种,重点珊瑚分布区活珊瑚覆盖率达到50%,成为近海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重要分布区。

另外,烟墩山滨海湿地公园、海滨栈道、海贝湾滨海碧道构成大鹏湾靓丽的生态休闲空间,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金沙湾国际乐园等亲海运动产业快速发展。大鹏湾已成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休闲的首选之地,年接待超3000万人次。在2021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的“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深圳大鹏湾成功入选“美丽海湾”提名案例。

“美丽”建设加速推进

深圳大鹏新区“十四五”规划显示,将加快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在大鹏半岛南岸线开展海岸植被修复与种植,在金水湾、杨梅坑、上洞岸线开展海岸生态廊道建设,在盆仔湾岸线实施沙滩修复养护,打造1-2个受损沙滩修复示范工程。

针对美丽海湾建设,大鹏新区将建立近海立体监测网络体系,推动海漂垃圾源头治理及监测,实施海滩垃圾、海洋垃圾定期清理,加强海洋生态灾害监测、防治和应急工作。加强海水养殖环境监管,建立入海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对陆源污染排放的控制,完善沿岸地区的截污工程。重点推动建立完善的滨海旅游区管理与维护体系,结合岸线整治,以海滨浴场为重点,优化对滨海生态旅游资源与景观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整体提升滨海景观带。到2025年,提前建成“水清滩净、岸绿湾美、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珠海情侣路

最美的海岸风情

全都呈现给市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达

把最贵的土地用于建公园,把最好的空间用来建设公共建筑,把最美的景色和视线呈现给最广大市民,珠海通过情侣路特色滨海美丽湾区建设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情侣路湾区位于珠海市东部,伶仃洋西岸,滨海岸线长度44.5公里,沿岸各个海湾滨海环境多样复杂。沿岸受到珠江八大入海口门中的五个口门影响,水动力受到径流、潮流、波浪及风动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沿岸包含分流间湾、河口侧湾、岬间双弧形湾、径流型湾等多种类型海湾。复杂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机理形成了丰富多变的湾区景色,也造就了情侣路独特的山、海、城、岛风光。

情侣路是珠海的城市名片,如何解决情侣路湾区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各项历史问题?珠海市以情侣路为“线”,推进海岸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整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多部门合作经验。

记者了解到,珠海启动编制《珠海市情侣浪漫风情海岸整体提升规划》,提出了交通、功能、文化、形象四方面的全方位提升方案,加强对沿线各个节点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引导与统筹。而《珠海市近岸海域污染综合治理专项攻坚方案(2021—2023年)》则提出到2025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75%以上,谋划共30项重点工程及6项重点任务,资金总额为146.6亿元,通过实施挂图作战加快推进项目。

此外,珠海对沿岸排洪渠开展整治,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底泥原位修复、生态廊道修复等手段,阻断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实现河流长治久清。其中东岸排洪渠完成23个排污口截污整治,新建约2300米污水管道。鸡山排洪渠完成26个排污口截污整治,新建约1200米污水管道,完成一河两岸景观工程。

珠海市以恢复上世纪70年代沙滩原貌为目标,先后组织实施香炉湾、美丽湾、绿洋湾和唐家湾共约5.1公里的沙滩修复工程。通过建设人工沙滩,恢复滨海沙滩岸线,以自然修复的手法还原本属于城市的开敞空间,沙滩于2016年起陆续对外开放。以香炉湾沙滩修复项目为例,借助巴塞罗那人工沙滩建设经验,在香炉湾打造长达1.5公里、滩面宽50米的“凹”字形的人工沙滩,配套建设了沙滩绿地、雨水花园、凉棚座椅等公共设施,成为市民休闲、游客观光的新聚集区、新亮点。2017年“天鸽”、2018年“山竹”台风来袭期间,沙滩修复工程较好的适应性和自我恢复能力受到了检验,同时沙滩对海岸自身及岸上设施保护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缓冲作用,在情侣路整体护栏受损严重情况下,香炉湾沙滩段的护栏几乎完好无损。

除了城市亲海空间,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也不容忽视。珠海找到了利用人工引入速生红树植物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通过人工造林压制互花米草再生蔓延,实施林分改造加快演替进程,历经多年造林恢复,淇澳岛互花米草面积由1998年的260公顷降为2013年的1公顷,红树林面积由32公顷增加到500公顷,成为国内最早开展人工恢复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

南澳岛附近海域生活着很多中华白海豚 郑锐强 摄

汕头青澳湾

“绿盾”守护

海岛变成珍稀动物乐园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蚁璐雅 通讯员 陈纪中 陈业勤

汕头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而岛上最负盛名的青澳湾则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就坐落在南澳岛东端。这里碧海银滩、海豚逐浪,“山、海、史、庙、岛”合为一体,接连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东省十大美丽海岛、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广东省级旅游度假区等。近年来,青澳湾又探索出一条“上下联动、海陆统筹、全岛共治”的美丽海湾建设新路径,推动滨海旅游产业和海洋保护达成双赢。

就在日前,又有一条“在青澳湾看见粉红海豚”的短视频在网上热传,“来南澳看海豚”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许多游客的登岛动力。

而除了频上热搜的中华白海豚外,青澳湾还生活着绿海龟、中国鲎、鹦鹉螺等珍稀海洋生物,同时,也是岩鹭、褐翅燕鸥、黑叉尾海燕等多种珍稀海候鸟的必经之地。这背后,得益于多措并举的美丽海湾建设,让海洋动物栖息环境得到持续保护和优化。

据了解,近年来,青澳湾为有效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构建了多部门共同保护珍稀海洋生物栖息地及洄游通道的协作机制,严厉打击滥捕野生动物行为,开展海豚、海龟等珍稀物种救助,坚持“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同时,多种类型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活动也在海滩边、校园内持续开展。

青澳湾的水清滩净,也带旺了这里的假日经济。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进入南澳岛的游客有约28.09万人次,其中到青澳湾游玩的游客就有近20万。

南澳紫菜、牡蛎、宅鱿、宋茶、金薯……驱车环岛,可以看到海鲜美食店和海岛特产店一家连着一家;沿着青澳湾的岸线,多个望海酒店、特色民宿相继映入眼帘;如今,除了在海水中畅游和沙滩阳光浴,还有海上观光、渔获体验、烧烤团建等越来越多的海岛体验选择,显然,青澳湾的休闲渔业品牌正在日渐打响。

茂名水东湾

海景+文化

打造滨海乡村风光带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詹翔闵 全良波 通讯员 曾群芳 张波

渔网、渔船、草屋……走进茂名电白区水东湾的俚街,富有疍家特色的建筑便映入眼帘,宛如穿越到古老渔村,眼中满是疍家人以海为生的场景。5月15日,记者走访疍家墟了解到,这里正在高规格打造滨海乡村旅游带。

晏镜疍家墟·塘霞俚街处在中国第一滩及晏镜岭和沿线海滩“两点一线”重要节点。村里集山岭、海滩海域、人文剧景基地为一体,成为一个滨海旅游的热门景点。

该项目围绕冼太夫人文化、俚族文化、疍家文化、渔商文化等,打造晏镜疍家墟、南海开渔节和塘霞俚街三大地理标志,并同步引入美食、文创、民宿、精致营地、装配式休闲产品、塘霞客厅、非遗民俗体验等多种业态。

同时,该项目依据当地实际,结合农业、渔业和皮鞋加工业的产业基础,探索通过建设海鲜美食街、皮鞋街等业态,不仅加快了产业资源的融合,也带动塘霞村及周边村落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疍家墟项目全部建成,将涵盖滨海运动、美食餐饮和体验创作元素,利用营销引流等方式,可共享第一滩、晏镜岭栈道等景区的旅游资源。即使是在当下阶段性受疫情影响的状态下,每年游客量保守估计在50万人次以上。

2021年12月,茂名印发《打造高水平乡村振兴“茂名样板”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其中提到,围绕“海、港、渔、村”功能定位,动工建设以塘霞村等9条村为重点的滨海乡村旅游带,即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建设为纽带,美化提升沿线村庄,推动茂名滨海景观资源串珠成链,构建内湾运河景观带和外海度假景观带。

未来,中国第一滩、晏镜岭、童子湾和疍家墟等景区的融合发展,也将伴随着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的贯通,门户效应更为增强,逐步迈向更高规格滨海旅游景区。

编辑:郑健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