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城管:立足“双万”新起点,加快打造湾区城市综合环境新高地
文/秦小辉
图/管佳
五年“城变”,如此秀美。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的东莞大道,树木葱郁、湖光潋滟的松山湖,洁净敞亮的村落巷道、整洁美观的房前屋后、赏心悦目的街头小景,折射出“美丽东莞”建设带来的惊喜变化。
五年“城变”,如此幸福。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切实解决垃圾围“城”,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公厕革命”强力推进,精心建设“小厕所”,创建城市“大文明”;城管片长下沉基层、玉兰女子城市执法服务队队员柔性执法,打造市民身边的城市服务员。
让管理有温度,让城市有色彩。未来,东莞全市城管系统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扛起城市品质提升主力军的担当,立足“双万”新起点,以深度城市化为方向,加快打造大湾区城市综合环境新高地,让市容景观更靓丽,城市环境更洁净,城市运行更韧性,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城乡环境常净、城市景观常美、城市温度常留、城市文明常在。
洁净环境让市民诗意栖居
初夏的东莞东城柏洲边社区,气温回升较快,紫外线的威力已不容小觑。社区的几棵大榕树下愈发热闹起来。社区居民刘杰明现在越来越喜欢来大榕树下乘凉了。刘杰明说,现在大榕树树池看不到垃圾,也没有了刺鼻的味道,整个社区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打扫得跟家里一样干净,邻居、街坊现在都喜欢来榕树底下聊天,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了。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近年来东莞围绕环卫主业,推出环卫管理制度改革的系列举措。为全面打造“干净有序安全”城市,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创新推出“行走东莞”专项行动、“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洁净城市活动日”“红黑榜”“洁净东莞·城市论坛”,全市域铺开第三方城市精细化管理测评。通过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五件套”,以前杂乱的房前屋后变身花园庭院,以前村落的危房窝棚、空地荒地变成了景色别致的口袋公园、社区停车位,越来越多的红榜代表社区涌现出来,“城市是我家,洁净靠大家”的思想被更多市民所认可和接受,城市的大街小巷和村社区的道路,洁净整齐,秩序井然,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观。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东莞市民感受到诗意栖居城市的幸福。数据显示,近年来,东莞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五件套”为载体,调度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十三五”期间,各级领导共行走东莞24.6万次,发现并解决问题54.2万件;发布洁净指数测评21次,红榜118处,黑榜130处,摘帽黑榜78处,举办城市论坛17次,洁净城市活动日21次。
“洁净东莞指数测评”被誉为史上最严、影响最大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测评鼓励或鞭策机制。该测评包含动态测评(70%)、机制测评(20%)、公共厕所日常保洁管理(10%)、“行走东莞”(扣分项)四部分。通过每月公布一次“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排名,直观显示全市各区域的洁净度。测评结果会在新闻发布会或城市论坛上曝光,由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对排名前三和后三的园区、镇(街)情况进行点评;同时,测评结果还会以“一封信”的形式反馈给每月测评排名最后五名的相关园区、镇(街)主要领导,有效提高了各镇街的荣誉感和危机感,极大地提升了东莞城市的洁净度和群众生活环境质量。
精“绣”美化城市提升颜值
近年来,东莞城乡加速丰富东莞市民的视野,改变着市民的生活和出游习惯。家住东莞万江阳光海岸的陈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如今,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陈女士就循着媒体报道去探访以前从没去过的公园、村落。她惊喜地发现,一个个靓丽温馨公园仿佛一夜之间“冒”出来一样,一座座独具人文气息特色村落好比江南水乡的旅游景区一样,这些好风光、好景致让她想起那句“其实你不用去远方、好地方就在你身旁”的歌词——原来歌词中的“好地方”也可以是东莞。
“好地方”东莞的改变来自于东莞围绕打造精品美化城市,推动城市品质内涵显著提升的不懈努力。近年来,东莞通过中心城区夜景灯光景观品质提升、东莞大道“十里迎宾景观带”、东莞植物园一期工程(含兰花园、名树名花园等12个专类园)等一批景观工程,完成建设168个彩色林项目、1178个街头小景及100个口袋公园,美化各类市政箱体4009个,修整树池逾2.75万个;完成建设及升级改造公共厕所1756座(含84座“星级公厕”),是省任务(三年完成230座)7.6倍,完成438座转运站升级改造。
美化城市一靠环卫保洁,二靠公园小景。在东莞,寸金寸土,可供建设公园的土地已经捉襟见肘,那就从闲置荒地、脏乱边角入手,实施“千景绣东莞”工程,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或升级改造1000个街头小景,形成“一园一特色,一景一故事”“一千个小景、一千个故事”的城市格调,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靓丽多彩的城市景观中感受东莞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的东莞,在十字路口花池、地铁口周边、重要路口街角或转角处绿地,随处可见的绿意扑面来,随风飘来的花香惹人醉。优雅的环境、巧妙的设计、精致的景观、缤纷的鲜花、如茵的绿草……无时无刻不在重塑着这座城市“妆容”,不断提升的颜值,无时无刻不在展露着这座城市对千万市民和八方游客的“诚”意。
东莞“变美术”还体现在“实现全市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为此,东莞通过新建、扩建、技改增容等方式,完成了5个环保热电厂项目和2个集中式厨余处理项目建设。目前,东莞“全市域日产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的目标已经变为现实,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翘楚,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增加至1.425万吨/日,居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同时,建成东南部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飞灰无害化处理实现零的突破,建成25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处理能力达2100万吨/年,资源化利用处置能力居全省前列。值得关注的是,东莞还在全省率先启动存量垃圾清理整治,通过“开挖筛分+筛上物焚烧处理”的方式,推动存量垃圾清理。截至目前,全市列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的20座镇级填埋场,和列入省整改任务的16座镇级填埋场,已全部完成整治。东莞市象山垃圾临时填埋场从“恶臭+投诉的填埋场”蝶变为“绿色+智能化的公园”,还“绿水青山”于民,成为东莞市填埋场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标杆示范。
强监管严执法筑牢管控密网
燃气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筑牢燃气安全生产防线,就是筑牢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对于城市管理部门来说,安全工作是城镇燃气管理永恒的主题。近年来,东莞市城管部门通过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行动,充分发挥了各条线、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全面加强了对城镇燃气安全的监管力度。截至目前,东莞全市燃气安全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安全事故发生率逐年明显下降。
多年来,东莞全市城管系统每年都要开展多轮燃气安全百日攻坚行动、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行动,确保城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行动中,推行送气入户安检,要求燃气经营企业建立健全送气安检机制,完善燃气管理信息化系统,实时上传入户安检采集的影像资料,确保每次入户安检可追溯;大力打击“黑气”,依法处罚燃气非法经营行为,2021年查处“黑气”窝点1200多处,查扣气瓶约3.6万个,推进有奖举报“黑气”线索,共受理群众举报线索399宗;推进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引导近1.5万家餐饮场所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对未安装报警器的商户,燃气经营企业将发放隐患通知单,明确整改期限;开展燃气安全“万人敲门”行动,登门入户宣教燃气安全常识,累计“敲门”入户14.4万户。今年4月份以来,重点开展全市用气安全“百日攻坚”行动。该行动按照“线下摸排、线上登记、一户一册,动态管理”的方法,计划利用4月至9月共6个月时间,对全市用气事故高发的重点场所,包括出租屋、“三小”场所、商住混合体等,进行全面的用气隐患排查、登记和整改,力争在入冬用气高峰期前,消除用户端用气安全隐患。强化燃气设施保障能力,东莞初步建成全市天然气管道“一张网”,燃气管网里程达3600多公里,管道里程位居全省前列。
优化环境整治,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违建治理是不容回避的问题。2017年以来,东莞市以严控新增为突破口,合力推进违法建设治理。为完善政策制度,东莞市出台《东莞市历史遗留产业类和公共配套类违法建筑补办不动产权手续实施方案》,对历史违建进行分类处理。落实《东莞市农民安居房管理办法》,明确农房建设的标准规范,支持合法合规的农房建设。同时,严格执行《东莞市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合执法实施方案》,筑牢市、镇、村立体的农房建设管控密网,制定严控新增违建十条措施,切实压实镇街治理新增违法建筑工作职责,实施新增违建快速拆除机制,14日内完成新增违建拆除,坚决做到新增农房违建“零增长”。此外,创新工作机制,通过航拍、无人机和地面队伍巡查等立体监管手段,及时发现、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行为。五年来,全市累计治理违法建设面积超1亿平方米,其中2021年全市违建治理目标为2900万平方米,已治理3054.1万平方米。
突出工作主线,助推“双万”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2年1月,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宣告东莞迈上万亿GDP、千万人口的“双万”新起点。随着深度城市化推进,城市管理面临的问题更多、更杂、更琐碎。2022年,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紧紧围绕目前城乡环境的短板问题,突出“一打造、两服务、三提升”工作主线(打造一支有温度的城管铁军,服务好市民、服务好发展两个维度,提升城市环境优美、提升安全生产、提升执法规范化三个水平),全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加快打造大湾区城市综合环境新高地,助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打造一支有温度的城管铁军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深入推进党建、业务、文化三融合,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提升全市城管系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通过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等载体,依托城管学院平台和“云学堂”,推动实现干部党员专题培训全覆盖;通过完善监督机制,系统推动城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通过深化城市管理文化建设,深入经营《莞家》画刊等东莞城管文化品牌,引导社会舆论,提升城管形象。
根据城管“721”工作理念,服务占七分。今年,东莞全市城管系统继续抓好“两服务”,提升市民幸福感和城市承载力。其中包括通过深入开展“城管进一线、服务面对面”专项行动,今年建设150座城市服务驿站,布设150名城管片长,新增9万个城市服务码,创建不少于33个女子执法服务示范点;完成儿童公园建设项目的核心区建设,以及植物园二期项目(第一批)建设,并对市民开放;大力开展园林绿化品质提升“个十百千万十万”工程,完成不少于250个口袋公园建设以及33条林荫大道的打造任务,完成3.3万株开花乔木的种植工作。同时,全市城管系统还将完成不少于100公里的慢行交通品质提升;推动垃圾分类,松山湖、滨海湾、四个街道全覆盖,28个镇30%以上村(社区)完成示范创建,开展“千点示范工程”引领各行业垃圾分类;全市规范整治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不少于20万平方米;建立健全环卫、园林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提升环卫、园林单价作业水平;清理存量垃圾不少于100万立方米;严格规范农房建设管理,治理违建面积3100万平方米以上,拆除(整改)农房违建不少于100万平方米;扎实推进智慧城管二期项目建设等。
2022年,东莞全市城管系统还将强化“三提升”,打造优美、安全、有序的城市环境。出台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深入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工作,分类分批推动全市596个村(社区)环境品质再提升;市直管道路、四个街道率先推进道路灯箱防漏电安全智能化打造,以点带面推进城管领域风险点实现精准化监管。同时,落实《东莞市城市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处罚事项清单》《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小微执法”工作指引》,实施城管领域“小微执法”,推进“牛皮癣”、乱搭乱建、共享单车乱象的综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