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谋新篇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5-22 09:13
金羊网  作者:  2022-05-22
城市综合实力不断上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文/图 梁正杰 三宣

近年来,佛山市三水GDP跨过千亿大关,乘着“双区”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等强劲东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三水区GDP突破1400亿元,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25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第20位。在党建强基的理念指引下,三水区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供给等工作深度融合,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在砥砺风雨、实干笃行中交出了硕果累累的答卷。

三水区文化活动中心

党建引导激活城市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三水区以“打造有温度的城市社区”为主题,紧扣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基层治理,增进群众福祉。2021年以来,三水区以西南街道桥头社区党委为试点,聚焦城市社区治理难题,从优化提升社区党组织统筹力、多元治理契合度、服务载体供需面等方面着力,探索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建设,构建一核多元、协调有序、简约高效、平战结合、保障有力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

作为中心城区的西南街道,常住人口32万多人,但社区工作人员才156人。因此,西南街道不断探索完善“全科网格”机制,发动党员楼长、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在网格内实现自治,“自治+共治”结合有效减轻社区的工作压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中桥头社区是典型的新旧综合型社区,常住人口近4.6万人,辖区面积2.19平方公里。但与之相对应的是,社区仅有工作人员23人。活动阵地硬件设施与人员配置不足、无购买服务项目支撑,基层治理不好抓。

为此,桥头社区党委通过将辖区按照“一网格一支部”成立8个网格党支部、建立8个党群服务站,由社区“两委”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和网格长,“包干”网格内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群众诉求和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受理与处理,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协同解决。

网格划分后,网格长和网格员面对千头万绪的事,得依靠党员楼长来延伸工作触角。桥头社区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辖区内的343名户籍党员、1552名在职党员组织动员起来,建立起392人的党员楼长队伍,面对各项突发和繁重的工作任务,社区党委与共建企业、辖区物业管理公司组建成一支130人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把人力和资源统筹起来,为社区工作队伍赋能。

在近期的疫情防控重点人群排查中,桥头社区的富善片区网格党支部就主动作为,为群众答疑解惑,配合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目前,桥头社区已建成“全科网格”体系,将日常民生问题列入常态化的党群志愿服务事项,每月制定志愿服务实践计划表,协调多方资源,缩短社区服务居民的链条。

接下来,“桥头经验”将在三水城市社区全面推开,实现网格全覆盖;并持续完善,不断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上下贯通、横向互联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科技赋能开启“村美民富”共赢新篇章

近年来,佛山着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域统筹保护与修复生态资源,美丽乡村建设按下“快进键”。

2021年,三水区农业招商引资历史性突破100亿元,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24.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约35723元,增长10.6%,城乡收入差距之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有力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近年来,三水区通过龙头带动,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构建各类企业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拓宽农户增收空间。三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白坭镇富景社区沙围村,康喜莱蔬菜专业合作社以高值农业、生态旅游、科技研发于一体,无土栽培各类高附加值蔬菜,将传统农业生产引向现代精品农业发展轨道,带动了村民实现增产增收。

此外,三水区与碧桂园合作实施的现代化农业项目,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科技样板,以及集育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迎亮介绍,碧桂园自主研发的无人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系统和智控管理云平台,把当今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应用到农场管理中,通过三维立体影像展现农场运营状态,实现农场生产全程信息化管理,各环节图表可视化监控,实现生产管理的标准化,规范生产活动,提升管理水平,杜绝管理漏洞。

截至今年4月,万亩智慧农业园的两大核心区域——生态智慧渔业示范区、农耕文化旅游示范区正式动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土地平整作业。按照计划,两大示范区将于9月1日建设完成,10月1日正式开园。

据介绍,农耕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将在不改变原始地形地貌的情况下,依托三水地域人文资源,打造农文旅融合的研学游基地,集观光、教学、采摘、体验等互动娱乐项目为一体,让游客来得开心、玩得称心。

未来,三水将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形成健康水产、优质肉品、精品果蔬、特色花卉及农旅文融合发展“4+1”全产业链,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文化固基拓展乡村传统文化新空间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三水区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通过探索“祠堂+文化”的基层文化发展新模式,用好用活乡村传统文化空间,实现“公共服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道德教化”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提升基层善治水平。

三水祠堂众多,超过400座,多为独具特色的岭南广府系祠堂,至今保存相对完好的近200座。自2019年以来,三水以“祠堂+文化”示范点创建为契机,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累计投入1.3多亿元,在七个镇街创建40个“祠堂+文化”示范点,让古祠堂焕发新生命。

更重要的是,各“祠堂+文化”示范点以有效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抓手,充分发挥祠堂立足基层第一线、联系群众面广、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这一特征,按照建设标准打造了特色文化品牌,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

如云东海墩头村打造了小明星纪念馆,作为粤曲星腔艺术传承和实践的重要文化阵地,大力推动岭南文明传承和非遗文化传播;白坭祠巷邓氏大宗祠变身博物馆推动漆艺文化传承和创新,打造碧云戏台,不仅让粤曲爱好者有了展示的平台,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多文化享受。

目前,通过示范点建设持续为古祠堂注入新动能,三水开辟出一条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党建、美丽乡村、基层治理相结合的路径。

随着三水区文化中心、三水区新图书馆相继启用,让市民在全新文化空间里享受花样生活、感受城市美好。而去年底,三水基层公共文化发展模式创新项目更是获得第三批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授牌,在基层打造了一批文化集散阵地、新时代文化传播阵地、基层善治阵地,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有效促进基层善治。

2022年5月22日《羊城晚报》A特44版

编辑:刘嘉文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