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端午】古祠堂里雕“龙头”,看80后张伟潮的“追龙记”

来源:金羊网 作者:柳卓楠;郭思琦 发表时间:2022-06-01 15:12
金羊网  作者:柳卓楠;郭思琦  2022-06-01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海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倩

在广州市黄埔区下沙村中,有一座特别的古祠堂,走进去,迎面可见青砖墙上挂满了划龙舟所用的船桨,另一侧,一个个精美的龙头错落摆放,龙眼圆瞪,须髯飘逸,威武霸气。再往里走,只见地面上刨刀、凿刀、锯子、锉子等木刻工具琳琅满目,木屑飘荡在空气中,机器声、敲打声此起彼伏。这里是张伟潮的龙舟雕刻工作室。

张伟潮是一名“80后”,今年35岁的他雕刻龙舟龙头龙尾的年头已经有20多年了。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24节气串起的倒计时环节中,一个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龙头带着水花浮出水面,这正是张伟潮的龙头作品。从儿时的“随手玩玩”,到如今走向世界舞台,张伟潮已经成长为广东知名的龙舟龙头龙尾雕刻工匠,也是这一项目的非遗传承人。他说:“龙舟龙头雕刻技艺背后,是我们的民俗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

缘起:
“龙舟是我童年最重要的文化印记”

谈起与龙舟龙头的渊源,张伟潮说这是他儿时最重要的文化印记。“我从小就喜欢龙舟,爱看村里赛龙舟,小朋友间可供玩乐的东西少,所以大家就会做一些小玩具,小龙舟模型就是其中之一。”张伟潮的父亲是一位老木匠,家中各类木刻工具齐全,耳濡目染下,他也学到了一些雕刻技艺,加上兴趣和天分,他成了儿时玩伴中雕刻龙舟的“天花板”。

张伟潮

12岁那年,张伟潮就卖出了自己雕刻的第一件龙舟模型,初中时,陆续有外村的人找他定制购买。渐渐地,张伟潮小有名气。当时还在上学的他只能利用假期赶工,一个模型经常要耗费掉一个暑假。为了更多样地了解龙舟形态,一到端午节,张伟潮就带着一把尺子和画本,去看周边村落的龙舟,记录数据。端午节之外的其他时间,龙舟都沉在河涌的水下,张伟潮还常常潜水去了解龙舟形态。虽然辛苦,但是他并不抱怨。“那时候好像进入了另一块小天地,喜欢这些东西,就想去钻研。而且感觉自己有了粉丝,作品得到认可,特别自豪。”张伟潮说。

张伟潮正在雕龙头

转折:
辞掉“铁饭碗”,专职雕“龙头”

2009年对于张伟潮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当时从职校汽修专业毕业的他,已经留校担任实操课老师一年多时间。教职和雕刻事业难兼顾,于是他决定辞职,专心龙舟雕刻。“那会好像全世界都在反对。”当时,全广州的龙舟制作厂只有六七家,专职手工雕刻龙舟龙头的工匠更是屈指可数,而且大多都年过五旬,22岁的张伟潮做出这一选择,在很多人看来“十分疯狂”。但是,很快,他就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2010年端午节前一个月,张伟潮接到一个棘手的订单,海珠区仑头村急需做三个新龙头。此前他从未雕过龙头,一个月时间要赶制三个龙头,他心里没底。“龙头是龙舟的‘魂’,是一条村的重要标志,他们信任我,我无论如何都要做出来。”为此,张伟潮一头扎在家中日夜赶工,最终按时交出三个精美龙头。当时消息一下子传开,很多人闻讯赶来围观,“他们都惊讶做龙舟模型的我,竟然真的做出三个龙头”。这也迎来了他职业的转折点,从龙舟模型雕刻师到专业的龙头雕刻师,他亦成了声名远扬的行业新星,订单纷至沓来。

受访者供图 张伟潮作品

“有时候感觉不是我刻意去雕龙头,而是龙头选择了我。”张伟潮介绍,雕龙头是一项非常细致复杂的工作,龙头是龙舟最重要的部分,更是龙舟的“灵魂”所在,常常凝聚着一个村落的历史文化。手工制作龙头非常复杂,需要经历选木、开料、勾画、雕刻到打磨、抛光、裱漆等十多道繁琐工序。完成一个龙头的周期,短则一周,长则十来二十天,但是前期的功夫常常要几个月,甚至几年。

受访者供图 张伟潮作品

“每次接到订单时,我首先要做的不是雕刻,而是去实地考察,了解村子的历史文化。我会让村民都参与进来,提出龙头的一些制作想法,综合他们的意见制作。一个龙舟龙头可能要用上几十年、上百年,村民参与制作的同时,也了解了自己的村史文化,增加了文化自豪感。这样的龙头是特别有温度、有故事的。”张伟潮说。

受访者供图 张伟潮作品

传承:
寻找龙舟龙头背后的文化根魂

2020年,“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张伟潮成为这项非遗项目的区级传承人。如今的他,除了专职龙舟龙头龙尾雕刻之外,还常常出现在各大校园里、非遗传承活动中。在学校里进行课程教学时,张伟潮不仅教授学生雕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龙舟,了解龙舟背后的文化意义。“龙舟的雕刻技艺并非一时一刻可以学会的,但是要让他们对龙舟产生兴趣。从小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认同,这才是我们的根和魂。”张伟潮说。

从一个工匠转变成非遗传承人,张伟潮的心态有了一些变化。“以前是个匠人,就想着怎么做好龙头,做好手中的工作。但现在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张伟潮告诉记者,刚刚成为非遗传承人时,身边有人祝贺他,但是他自己觉得这并不值得庆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珍贵、相对稀少的东西,可能在慢慢消逝的文化,我们去保护,就是想让消逝的脚步慢一些,再慢一些。我能肩负着这种历史文化的传承,是非常荣幸的,责任巨大。”张伟潮说。

编辑:刘嘉文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