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奋力谱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2022-12-16 10:24
南方日报  作者:  2022-12-16

湛江市正凝心聚力建设“红树林之城”。图为市区金沙湾红树林风光。彭镇强 摄

■权威访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回望新时代十年,湛江实现了‘不再偏’‘不再远’‘不再慢’的华丽蝶变。今后,湛江将奋力走出一条体现中央精神、顺应时代趋势、切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日前,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说。

刘红兵表示,湛江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扛起“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使命担当,奋力谱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

引领湛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南方日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湛江将如何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

刘红兵:近期,湛江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全市干部大会和湛江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暨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我们制定了《湛江市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任务分解表》《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培训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推动各项学习贯彻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湛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接下来,湛江将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指示要求,进一步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是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专题学习培训,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各类“两新”组织、进网站;二是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好线上线下宣传,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报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实际效果,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三是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实施好《湛江市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任务分解表》,在接续奋斗中把湛江现代化建设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立足“三化三大”

构建湛江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南方日报:湛江市将如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刘红兵:新时代十年,湛江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845.7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3559.93亿元,发展地位得到全方位提升、交通建设实现了根本性转变、产业发展迎来了高光时期。湛江将立足“三化三大”发展思路,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谋划推进发展,力争各项主要工作指标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一是突出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廉江清洁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切实发挥龙头项目的牵引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着力壮大绿色钢铁、绿色石化、高端造纸、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五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加快临港产业集聚发展。以规划建设广东湛江临港大型产业集聚区为牵引,加快构建以东海岛为龙头,以奋勇高新区为龙身,以乌石港片区为龙尾的贯穿东西、联动发展、相互支撑的产业集群和园区体系,努力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三是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围绕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不断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和机场支线、机场高速等配套工程,着力打造以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为主骨架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夯实湛江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

四是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与海南相向而行,全方位对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全面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推进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湛江联动发展区建设,高水平建设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努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湛江下一步有何新作为?

刘红兵:湛江坚持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深度融合,全力加快大园区建设、推进大文旅开发、深化大数据应用,着力构建具有湛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持续完善服务工作机制。对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实行三级服务管理,重大项目由市领导挂帅服务,重点项目由市级部门跟踪服务,一般项目由属地部门服务。建立工作服务专班,对重点工业项目实行全流程跟踪。

二是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深入实施《2022年湛江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各县(市、区)设置“一站式”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在工业园区推广“提前审图”“带设计方案出让土地”“标准地出让”,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持续落实市领导“企业服务日”活动,协调解决企业在用能、用地、用工、物流、金融等方面的诉求。

三是持续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实施《湛江市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措施》,助力工业企业纾困解难。加快实施“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三大优质企业培育工程,着重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大力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支持“链主”将上下游中小企业纳入共同供应链管理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四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好“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区域合作新模式,开展市场化招商、驻点招商、全链条以商引商,加快形成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共同抓招商、抓项目的大招商格局,全力争取汽车产业战略招商取得突破性进展。

建设“红树林之城”

推动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南方日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湛江市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刘红兵:湛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坚决守护好碧海蓝天,让绿色成为湛江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一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九洲江一鹤地水库、小东江、鉴江、南渡河、遂溪河等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抓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巩固拓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加快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质量建设美丽海湾和湛江碧道,全面改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二是积极稳妥落实“双碳”战略。加快建设省海洋碳中和试点城市,积极推动开发红树林、盐沼、渔业等海洋碳汇项目和蓝碳金融业务,推进构建以风电、光伏、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体系。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推动重点行业低碳化、节能化技改,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是凝心聚力建设“红树林之城”。湛江现有红树林9960公顷,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33%,占全省红树林面积的78%,拥有我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我们以建设“红树林之城”为抓手,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和集中连片修复,努力把湛江红树林打造成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名片、“绿美广东”建设的新亮点。此外,大力实施新一轮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塑造发展新动能

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市

南方日报: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今后发展中,湛江如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发展,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刘红兵:目前,湛江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对科技的需求、对人才的需求、对创新的需求非常紧迫。我们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

一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政策,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惠民工程建设力度,推动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岭南师范学院湖光校区、湛江一中新校区、湛江市第二技工学校新校区、广东实验中学湛江学校和湛江市专门学校等项目加快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二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建设湛江国家级高新区、湛江湾实验室、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廉江省级高新区等重大创新平台,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努力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同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民生福祉,争取更多有用、管用、好用的成果“落地生金”。

三是着力打造人才高地。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围绕湛江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健全“领航计划”“海洋产业人才振兴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实施机制,制定实施更为积极、开放、包容的科技人才集聚政策,全面扩展引才聚才途径,通过“靶向引才”“以才引才”“以赛引才”等方式引进创新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团队和各类专业人才,为湛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南方日报记者 顾大炜 林露 通讯员 吴兴 陆艳玲 丁海琼

编辑:邬嘉宏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