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尚岭南】清明时节:春荞、青团、朴籽粿、“祈福金猪”正热卖,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食物唤醒记忆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4-05 07:20
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  2023-04-05
岭南四季如春,食材极其丰富。而清明时节,重视祭祖的岭南人更有质朴追求。

对每个人来说,清明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此时节,我们会遭遇两种情绪:一是慎终追远,怀念先人,拜山扫墓;二是郊外踏青,春光乍泄,春意萌发,感受青绿山水灿烂花季。

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定食物,则成为文化记忆的一个部分。

岭南四季如春,食材极其丰富。而清明时节,重视祭祖的岭南人更有质朴追求:

潮汕出生的广州作家王溱告诉我:潮汕清明特有的朴籽粿,清明时节朴籽树长得正好,将朴籽叶捣烂成汁,与大米舂成粉末,然后加再入白糖、泡打粉、凉水,混合成浆状,再蒸煮熟。

潮汕人林烁倪更是热情指出:

——清明潮汕家家吃朴籽粿。名叫“朴籽”,实际上并不是用朴树籽制作,而是用朴树新发的嫩芽榨汁,加入米粉调成糊状,倒在小碗中蒸熟。

——熟后是松软青绿的米糕,散发草木清香,有清热去湿的功能。老人做朴籽粿,讲究要会“笑”,即是粿面裂开,宛如笑口。

——现在家庭一般从店铺买来,不再自制,有些店铺为节省成本,使颜色青绿,加入菠菜汁替代朴叶汁,风味就差很多了。

羊城广州“祈福金猪”节前热卖,是老广衡量当年物价的一个话题,亦是再次评价各大酒楼出品的一次机会:质量、外型、祭祖、食味,等等。

image.png

广州酒家老总赵利平先生力推“荞菜”:

——清明前后,荞菜成熟,便到了它最好的赏味时节,错过可就要再等一年。此时的荞菜,嫩绿如翡翠,皎白如净玉,入口清香爽脆。

——特别是临近清明的头茬荞菜,嫩茎似乎能掐出水,香气更提神,入口清爽无渣,故又被称为“清明菜”。

——广州话中,“荞”与“轿”同音。吃荞菜,寓寄了后生对先人坐轿归去享福的美好祝愿。或说“荞”与“桥”相通,荞菜作为一种媒介,使先人与今人心灵相通。

image.png

从味道喜好到刻骨铭心,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会与一生轨迹吻合,产生既大致相同又各有千秋的情感化呈现。

且与各地民俗、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产生交集。你看“个人性”与“公共性”双向奔赴,相映成趣。

三月江南一行,亦感受食物的“清明色彩”。

路过文天祥的故乡,吉安黄冈红先生请我食一道当地清明菜——地皮菇炒鸡蛋。

地皮菇不起眼,春雷响时,便悄悄地发于地头墙角,此时恰好青黄不接,她就摆上案台。

我一尝鲜,果然清新爽口,与鸡蛋珠联璧合,完美伴侣。

上海,海棠开得繁盛,艳过桃花,盛似樱花——此清明时节,上海崇明私房菜凸现春意:

629cdf510703db4edfad68ceed5a7b9e_.jpg

手工刀鱼馄饨,抢时节头彩,实为江南珍品,据说清明前,肉嫩骨软,价格奇高。一过时节,骨硬口感即发生变化,价格刷就掉下去。

崇明的春笋和蚕豆抓我心,油焖春笋一派浓油赤酱,十足江南特色。

白蚕豆软糯,一如春色温柔,掺上家常萝卜干小炒,寻常中有几份奇巧,极为爽口。金瓜丝,细而脆,与白蚕豆异趣同工。

醉蟹让我联想翩翩,生鲜做法近似顺德生鱼片“捞起”,又似潮汕“鱼饭”一类。点缀一朵紫色雏菊,宋词之婉约浮现。

崇明糕收尾,口感妙在细腻中留存一份米粉质感。仿佛告知:吾家私房菜可雅可俗,丰俭由人矣。

来沪20多年的山西人阿宏告诉我:

春天在北方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南方却是尝鲜的好辰光,刀鱼、春笋、蚕豆、草头……上海闲话叫做:鲜得来把眉毛落特。

阿宏将我微信上点赞发给崇明私房菜馆主人。主人致谢——即刻送来青团一袋两盒。让我意外,心生欢喜。

一盘青团端上,个个玲珑青绿;无论什么馅料其间,都无法遮掩艾草清香弥散;

可谓一口青团,唇齿舌间满满春天味道。

回广州后购春荞,期望江南岭南两地“清明菜”形成呼应。腊肉香肠快炒,果然清脆爽口;经验小结:切去绿叶只取根茎入锅,更加爽口。

荞菜殊异在于兼有葱、韭、蒜之辛辣甘香气味。于是,我顺理成章地以为“火气之物”。

一查资料,纠正我的误区:荞菜性凉,具有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很适合春季人体养生的需要。

呵呵,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不禁叹道:食物养生,民间智慧。亦使我对岭南粤菜“不时不食”之传统深信不疑。

岭南与江南,南方与北方,在食物的异同中,可以找到迁徙与贯通的信息。隐秘却有趣的交流,其实无所不在呢。

回味我之大半生,唯食物的记忆最长久最深刻,且贯穿一生。

我的另一体会:食物味道最易表达,与人交往,每谈及味道,若有共识,即刻心心相印。

它并非魅力四射转瞬即逝的依恋,而是一种蕴涵乡愁的寄托:

许多人许多事,随风而逝,唯有陪伴人生的食物味道,不离不弃,丝丝缕缕,萦绕心间。

剪不断,理还乱;一生萦绕迂回,纠缠着情感,温暖着你我。

2023-4 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

编辑:刘嘉文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