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力量”闪耀冬奥 体育强省走在前列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仕
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闭幕后,今天,冬残奥会将在“双奥之城”北京正式拉开帷幕。
在北京冬奥会上,广东体育健儿首次登上冬奥会舞台,实现广东体育历史性突破;广东本土设计团队设计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火爆出圈,成为“冬奥顶流”;来自广东的科创力量为冬奥会“保驾护航”,助力“科技冬奥”……
“广东力量”不断闪耀北京冬奥会的背后,是广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体育强省建设的不懈努力,凸显出广东体育文化事业的强大实力和勃勃生机。
竞技体育
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9金4银2铜,位居奖牌榜第三位。其中,广东体育健儿首次登上冬奥会舞台,17名运动员以及5名教练员进入中国代表团,实现了“冬运见金,奥运见人”的目标。
据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秘书长李伟介绍,近年来,在竞技体育层面,广东冰雪运动多次取得突破。2016年以来,广东运动员在国内外冰雪赛事中共获得金牌18枚、银牌7枚、铜牌13枚,其中国际赛事获得5金1银2铜,国内赛事获得13金6银11铜。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近年来,南粤健儿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取得辉煌战绩,为国家、为广东赢得了荣誉,向世界展示出精湛的竞技水平、坚韧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去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飞人苏炳添跑出亚洲新纪录,湛江姑娘全红婵满分展现“水花消失术”,潮汕“后生仔”谢思埸点水成金成为奥运会“双金王”……广东44名运动员在20个项目49个小项比赛中,夺得5枚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26项次前八名,金牌数与上届持平,参赛人数、项数和获得奖牌数、前八名项次均超越里约奥运会。
据了解,自1984年中国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广东省已累计获得33项次奥运金牌,居各省区市之首。
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广东省体育代表团1200多名运动员参赛,一共获得75枚金牌42枚银牌66枚铜牌,金牌总数位居全国首位。
此外,近年来,广东职业体育发展也成果丰硕,足球、篮球、高尔夫、冰球等项目在国内外职业赛事中备受瞩目,成绩突出。
全民健身
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超4500万人
在广州融创雪世界,市民纷至沓来感受冰雪运动;在深圳万象天地冰纷万象滑冰场上,孩子们尽情享受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近年来,广东深入贯彻落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因地制宜加强冰雪运动组织建设、建造冰雪场馆设施、开展冰雪竞技运动与群众性活动。冬奥会期间,广东各地掀起冰雪运动热潮,“冷”运动在广东逐渐“热”起来。
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室内滑雪场,今年春节期间,广州融创雪世界高峰期单日客流达6500人,目前累计接待客流总量超200万人次。2021年广州融创雪世界游客接待量同比2020年增长约30%。广州融创文旅城副总经理高锐告诉记者:“冬奥会的举行给国内冰雪运动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及广东也陆续推出助力冰雪运动及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南方的冰雪产业发展和冰雪运动正在掀起热潮。”
冰雪运动的逐渐升温是广东推进全民健身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东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群众体育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向运动场,走进健身房。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全省体育场地设施数量超29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9平方米,城乡“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各级各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78.26%。
与此同时,广东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丰富多彩,平均每年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5000多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4500万人。
全省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达到近300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约34.5万人,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步入常态化。
全民健身战略的推广,让广东的国民身体素质稳步提升。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广东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由90.6%上升至92.7%。
来自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司的灯光设备,为国家体育场打造出具有层次感的艺术光影效果(资料图片)
体育文化产业
互相促进互相融合蓬勃发展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火爆出圈,冬奥会奖牌设计创意参考南越王墓出土玉璧,“广东智造”为冬奥会“保驾护航”……在北京冬奥会上,一系列“广东元素”引人注目,这背后是广东体育与文化产业互相促进、相互融合蓬勃发展。
作为此次冬奥会的“顶流”,吉祥物“冰墩墩”可谓是人见人爱,火到“一墩难求”。“冰墩墩”的设计者便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和他所带领的设计团队。
“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讲述“冰墩墩”诞生记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 摄
本届冬奥会的奖牌正面采用圆环造型,取意传统弦纹玉璧。在官方公布的材料上,明确注明了设计创意参考南越王墓出土玉璧。
广东著名设计师张强还为北京冬奥会设计了名为《冰上运动》的纪念邮票,在方寸之间实现了体育、文化的有机融合。
此外,从冬奥会火炬的水下接力传递,到奥运场馆的灯光音响,再到运动场馆的高科技、人性化设施,以及运动员的运动装备,到处都有广东企业的身影。他们用广东速度、广东质量、广东创新,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着强大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据调查统计,2019年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403亿元,同比增速为9.99%;体育产业增加值1884亿元,同比增速达13.84%,占GDP比重达1.75%。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增加值、GDP占比等主要数据位居全国第一,总规模占比全国的近1/5。
与此同时,“十三五”时期,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2019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227.18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七分之一,连续18年位居全国首位。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河源市龙川县田家炳中学校长李舒强:
建立全民健身激励机制
在近年来掀起的全民健身热潮中,李舒强身体力行,在其所在的龙川县田家炳中学大力推广全民健身,培养孩子们受益一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体魄。
李舒强表示,近年来,全民健身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线健身、居家运动等运动新形态不断涌现;随着冬奥会的举行,滑雪、滑板等小众运动项目也逐渐走入更多人的生活。“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更为均衡、更高质量发展,既要补足短板,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对于推广全民健身,他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进而引导更多人参与全民健身。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委王东:
用科学技术赋能全民健身
北京冬奥会带动冰雪运动“燃起来”。在王东看来,“白色经济”潜力巨大,可以充分利用赛事效应,激活赛事经济,推动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体育与新科技深度融合,不仅让运动健身变得更具创意,能满足用户多样化运动体验需求。同时更具交互性,可以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多感官刺激等更丰富的运动享受。”王东建议,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虚拟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体育产业相结合,尤其要强化体育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赋予体育行业发展新动能,用科学技术赋能全民健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