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代表委员用高质量履职成效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姚瑶 余嘉敏 王聪 王越莹 发表时间:2022-03-04 09:53
南方日报  作者:姚瑶 余嘉敏 王聪 王越莹  2022-03-04
广泛倾听汇集民意,建议提案落地有声

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民主价值和理念进一步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政协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全国政协全体会议与全国人大会议每年同期召开,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两会式民主。为全面深入展现代表委员们通过两会这一重要平台行使权力、参政议政,推动人民民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生动实践,南方日报从即日起推出“从全国两会透视全过程人民民主”专栏,敬请垂注。

又一度春光,又一年两会。3月3日,在粤全国人大代表、住粤全国政协委员抵达北京,正式开启“两会时间”。

回望过去一年,广东代表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倾听群众呼声,为国计民生建真言、献良策,推动建议提案落地有声,用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新担当新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带着沉甸甸的民声民意,肩负着重要使命,广东代表委员热情高涨、信心满满。

广泛真实

深入一线走访群众

“今年以来走访群众150余人次,线上联系群众500余人次,解决实际困难11件,化解矛盾纠纷2起……”全国人大代表、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营下村党总支部书记李金东的记事本,记满了深入一线的所思所想所感。

群众有所呼,代表有所应。广东全省目前有12209个代表联络站,为人大代表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打造了主阵地。全国人大代表、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山联村党总支书记何桂芳经常在村里的联络站开展联系群众活动,去年5月以来,他收到全国各地50多件情况反映,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为民、我履职、我行动。”从2018年开始,广东在全省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进一步密切代表之间、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在去年的活动中,88名在粤全国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东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基层卫生医疗建设等开展调研,撰写了22份专题调研报告,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高质量的议案建议。

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从成立之初就天然具备广泛的代表性。在人民政协的舞台上为所联系的群体代言,是不少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鲜明特色。

作为本届全国政协医卫界唯一一名住粤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连续3年坚持为慢性皮肤病患者发声,建议提升慢性皮肤病医疗保障水平。在她的呼吁推动下,一批慢性皮肤病治疗药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大大改善了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病患者的治疗状况,减轻了患者的医疗成本,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每个政协委员背后都代表一个群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面临的困扰,对我而言就相当于是一种委托。”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黄西勤聚焦粤港澳专业服务业规则衔接问题,先后多次到大湾区城市走访调研,听取粤港澳三地专业人员的意见建议,并从2019年起通过系列提案,建言加快推广湾区人才资格互认制度。

作为一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全国政协委员,茂名石化首席技师张恒珍经常和身边的工友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并将一线走访的所见所闻凝结转化成一份份提案。多年来,她始终心系产业工人群体,有超过半数的个人提案,都是为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献计献策。

好用管用

把民声变实事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过去一年,在粤全国人大代表紧扣国计民生履职尽责,让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传进”人民大会堂,“写进”法律法规。

“得知议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我感到十分振奋。”全国人大代表、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陈瑞爱说,去年4月,由她领衔提出的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议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从一线调研中凝结的人才培养、乡村治理、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加强农村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管理等建议,被纳入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条款中。

去年6月,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技师学院副院长杨珍等代表提出修改安全生产法的议案也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代表们呼吁的增加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制度,已在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中作出相关规定。

不少代表的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采纳。“应当进一步促进农用地流转,防止丢荒弃耕。”去年,对于全国人大代表、普宁市水果蔬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佘丹青等代表提出的建议,农业农村部答复称,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扩大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试点范围,并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关注到交通运输噪声扰民投诉增多,去年,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志良等14名代表提出,尽快修订完善噪声污染防治法,进一步明确交通运输噪声的标准和相关单位法律责任。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将于今年6月5日起施行。生态环境部答复称,此次修订对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进行系统完善,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噪声新增纳入防治对象。

过去一年,在全国政协的平台上,住粤全国政协委员们积极参与专题调研、双周协商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等履职活动,发出广东声音。

“建议尽快启动《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修订工作。”“要广泛开展生态教育实践,在推动全民义务植树的同时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2021年3月26日,全国政协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全民义务植树行动的优化提升”议政建言。协商会上,委员提出意见建议,国家相关部委负责同志诚恳回应,线上线下交流热烈,展现了协商议政、凝聚共识的生动场景。

去年,全国政协围绕促进互联网游戏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涉外执法司法质效等专题,召开了8场远程协商和网络会议,并在广东政协设立分会场,30余名住粤全国政协委员在分会场参会并作重点发言。委员们提出的建议,不少已被吸纳转化为实际的政策举措。

除了参与履职活动,认真书写“履职作业”也是全国政协委员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传递界别群众呼声的重要形式。去年,住粤全国政协委员从本职和专业出发,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紧扣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系统质量等改革重点和民生关切,主动展开调研。有委员连续多年紧盯一个主题,提出一批高质量的提案,推动一批政策出台落地。

“环保”是全国政协委员、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的一个履职关键词,他连续13年围绕环保数据公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等话题提交提案。在他的坚持推动和多方努力下,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实时公开得以实现,垃圾分类各项法规、政策正在不断完善。

连任三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昕则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去年全国政协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提案。对此,农业农村部答复表示,将健全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常态化公开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和评信结果。

学习培训

履职质量不断提高

过去一年,在粤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参加“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科技强国建设”等多个线上线下专题学习班培训。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102名在粤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

不断加强学习,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据统计,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共提出议案30件,其中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的议案5件,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议案3件,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或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议案11件。

此外,在去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577件,较2020年增加51件,数量创历史新高,建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等热点前沿问题,其中13件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

住粤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成果也颇丰:本届以来,委员们共提交提案769件,立案661件;129件集体提案全部立案,其中42件为疫情防控专项提案。

过去一年,住粤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加全国政协网上书院和广东政协“政协悦读”读书活动,并结合读书主题和履职实践建言资政,努力把读书收获转化为做好政协工作的过硬本领,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工作成果。

2021年11月29日,住粤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全国政协移动履职平台“中共党史学习读书群”,聆听红色故事专题讲座,研讨如何用活用好广东的红色资源。

当天,住粤全国政协委员们踊跃发言、跟帖回复,交流讨论气氛热烈,短短1个多小时,发言字数接近5万字。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在跟帖时写道:“艺术就是为人民服务,要走进人民群众中,让作品被广大群众欣赏、感受。我将继续创作更多反映广东红色革命的作品,将优秀红色文化传承下去。”到会前,许鸿飞正带着他的雕塑艺术百村展走进清远连南、广州黄埔等地乡村,让文艺作品走近百姓生活,通过雕塑艺术传播广东故事。

“读书是增强委员履职本领的重要途径。”去年,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黄玲参加过20余个委员读书群的集体读书活动。在她看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的协商机构,需要对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提出意见建议,这对委员的视野和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协委员只有坚持终身学习,积累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保持思维敏感度与开阔眼界,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黄玲说。

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余嘉敏 王聪 王越莹

编辑:木青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