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余茂玉:以案释法理情理 “不让好人吃亏”
余茂玉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柳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解读最高法工作报告。
余茂玉表示,在起草最高法工作报告中,起草组旨在通过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发挥裁判的价值评判、示范引导作用:不能让好人吃亏,不能让违反道德的错误行为得利,同时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
把社会关注案件的审理变成生动的“法治公开课”
羊城晚报:近年来有很多广受关注的案件,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裁判结果和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民法院是如何通过这样一个个“小”案件,阐明道理法理情理的?
余茂玉: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了要定分止争外,还需要发挥价值评判、示范引导作用,明规则、划底线、扬正气、树新风,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近年来,人民法院特别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案件,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传递出去,让道理更加清晰、法理更易理解、情理更获认同。
我们不能让好人吃亏。比如,报告中列举的女童热心助人、小区保安热心送老人就医、曝光“霸铺”行为等都是正义之举,只要没有故意或者过失,都不需承担责任。
我们不能让违反道德的错误行为得利。比如,报告中列举的故意侵害英烈名誉以博取眼球、长期霸占已经出售的房屋等都是错误行为,无论怎样狡辩、怎样耍赖,法院都坚决予以责罚。
我们还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近些年有不少案件引起社会热议,这充分表明大家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对公平正义的关注和需求更加强烈。人民法院既要保持定力、严格公正司法,又要充分尊重这种朴素的公平正义观,把一个个社会关注案件的审理变成一堂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通过原被告双方的唇枪舌剑、法官的依法裁判,让纸面的法条变成行为的准则,让广大群众知道法治社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发挥好司法裁判的教育引导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融入血脉。
群众有何需求,人民法院就提供何种司法服务
羊城晚报:这几年,群众解决矛盾纠纷越来越方便了,无论是白天黑夜,无论在哪里,通过手机、电脑总能最快联系到人民法院,找到调解、诉讼等合适的纠纷解决方案。
余茂玉:我国的法院是人民法院,人民性深深刻在每一名法院人的心中,体现在每一项司法活动中。我们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就是要创造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更高水平社会主义司法文明,这个司法文明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司法为民。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更加向往美好生活、更加期待公平正义。人民法院的人民性突出表现为: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司法服务,人民法院就提供什么样的司法服务。
比如,群众有了矛盾纠纷,不知道该以什么方式解决,人民法院就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把调解、仲裁、审判都集中到一个场所,根据纠纷的情况给出合理化建议,让群众解纷变得及时快捷。比如,群众感到诉讼程序复杂、耗时费力,人民法院就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诉讼服务,让在线服务平台集成十个平台的功能,覆盖四级法院,使各项诉讼事务全部都能“掌上办理”。2021年,人民法院在线调解纠纷突破1000万件。全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全部设立了速裁工作室,平均审理周期缩短43%,极大降低了群众和企业的解纷成本。比如,疫情反复出现,群众对出门参加诉讼活动存在顾虑,人民法院就大力推广在线诉讼。当事人、人民陪审员通过手机屏幕,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庭审。“中国移动微法院”转型升级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实现在线服务“一网通办、一站全办”。与此相适应的,最高法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印发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和在线运行三大规则,建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互联网司法规则体系,实现了互联网司法模式从实践探索向制度构建的历史性跨越。
再比如,为服务工作时间与法院几乎同步的“上班族”,有些法院设置“夜间法庭”。“法院青年说”微信公众号刊登的《“亚洲最大社区”里的青年法官服务队》,讲的就是北京天通苑人民法庭克服开庭时间与当事人回家时间的“时差”,精准服务老百姓,有效解决“上班族”诉讼不便问题的故事。对居住较偏远、诉讼不便的群众,马背法庭、车载法庭彻底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经过不断努力,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联动资源最多、在线调解最全、服务对象最广的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
没有百分百一致的案件,但努力解决“同案不同判”问题
羊城晚报:“同案不同判”广受关注。最高法是怎样面对、解决这一问题的?
余茂玉:严格来讲,现实中没有百分百一致的案件,“同案同判”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如果类似案件的裁判结果出现较大差异,就容易让法律规则、行为规则变得模糊,可能导致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损害司法公信力。统一法律适用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制度、机制、监督形成合力。
制度方面,近年来最高法先后出台了涉及加强类案检索、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作用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充分发挥司法解释、案例指导统一裁判尺度的作用,发布指导性案例五批31件。现在,各级法院在办案过程中,审判庭都能常态化召开专业法官会议,有时还会跨审判机构召开,为审判组织、院庭长正确履职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机制方面,要求法官在阅卷、庭审或评议前后,根据需要对本院和上级法院已决案件进行对比分析,推动类案检索、量刑规范化、司法大数据辅助办案等措施,强化专业法官会议专业咨询平台、监督管理平台、统一法律适用平台功能,初步形成了“类案检索初步过滤、专业法官会议凝聚共识、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统一法律适用新模式。按照这样的运作模式,案件无论分配给哪位法官、哪个合议庭,都能在个案审理中体现集体智慧和审判经验。
监督方面,持续深化司法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2021年,最高法加大对各高级人民法院拟出台审判业务文件、参考性案例的审核备案力度,共完成88个审判业务文件、110多个参考性案例的审核备案工作,纠正、调整了与法律和司法解释精神相悖的内容。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努力统一裁判尺度,坚决防止公平正义因地区、城乡、行业和身份不同而出现差异、打折扣。
通过教育整顿,有效整治“年底不立案”等顽瘴痼疾
羊城晚报:去年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给整个法院队伍也带来了很多新变化。
余茂玉:2021年,人民法院按照党中央部署,自下而上分两批开展队伍教育整顿。通过集中整治提升,法院队伍精神面貌、纪律作风有了明显改善,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报告谈到,通过教育整顿,法院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去年,我们出台了涉及法官考核、巡查督察、近亲属禁业、离任人员从业、法官惩戒等一批规范性文件,推动法院各项管理更加严格、更加规范。
通过教育整顿,一些长期困扰法院的顽瘴痼疾得到有效整治。比如,对“年底不立案”问题,此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教育整顿期间,我们打出了整治“年底不立案”的“组合拳”,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年底立案动态监测预警和投诉举报处置机制,对“年底不立案”问题一查到底、严肃追责。全国法院去年12月收案同比增长104.2%,该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通过教育整顿,切实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好事。各地法院通过设置诉讼服务绿色通道、组织领导干部接访、主动上门了解企业司法需求、广泛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等一系列务实举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整顿带来的新变化。最高法积极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司法保障措施。比如,会同人社部等出台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意见,发布超时加班典型案例,鼓励人们用心工作、安心生活,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