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在,就能生机盎然 | 两会快评
文/羊城晚报评论员 孙梓青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记者会上,“市场主体”是总理反复提到的关键词。减税降费,深化改革,精准施策保住市场主体;保住市场主体,方能保就业,保住中国经济的生机与活力。
施肥还要施在根上,减税降费就是从“根”上保市场主体。李克强总理指出,他到东部地区和十几位企业家交谈,在大规模投资、发放消费券和给企业减税降费之间,企业家们几乎异口同声选择减税降费。从实践上看,减税降费效果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
正如总理所言,退税降费是在做减法,但实质上也是在做加法。经济学家用“拉弗曲线”描述税收和税率之间的关系:“拉弗曲线”是一条倒U型曲线,在顶点的左侧,政府收入随着税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顶点的右侧,政府的税收随着税率增加反而减少。
减税降费表面上似乎是减少了政府收入,但实际上培育壮大了市场主体,涵养了税源。总理指出,去年新增纳税市场主体交的钱,超过了当年减税的钱。从2013年中国实施增值税改革,累计减税8.7万亿,财政收入增长了近一倍。中国的经济增长好比登山,越往上氧气越少,减税降费就相当于给登高山的人输氧。
保市场主体,还要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李克强总理指出,“放管服”改革是为市场主体改良生长的土壤,减税降费是为他们浇水施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要推动更多的市场主体生根发芽。但政府必须进行刀刃向内的改革,通过改革,让市场主体层出不穷、生机勃勃。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这些年通过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我国市场主体已经达到1.5亿户,主要是民营市场主体,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1亿。这些个体工商户一头连着众多人生计,一头连着大众的消费,打通着市场的微细血管。以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保市场主体,就是在改善民生。
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同样需要壮大市场主体。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为多年来最高。城镇新增劳动力增长,要有新的就业平台。要通过市场化解决就业问题,就要保住市场主体,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从而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受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的服务业,其中量大面广的是中小微企业。“秤砣虽小压千斤。”1亿的个体工商户带动近3亿人的就业,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同样要扶持特殊困难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对这些特殊困难行业,目前已经出台了40多项扶持政策。仅退税一项,餐饮、旅游、客运、文化等几个行业,就能够享受1800亿元。市井长巷店铺林立、热气腾腾,那就是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扶持特殊困难行业,保住市场主体,让经济有生机,让人民群众生活有温度。
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在,就能生机盎然!减税降费、深化改革,千方百计保住市场主体,就保住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源动力,就是在保就业,提升民生福祉。抓住保市场主体的关键,精准施策,民生福祉将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将迸发活力。(羊城晚报时评投稿邮箱:wbsp@ycw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