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树”常青引凤来 “鱼”跃龙门竞风流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全良波;詹翔闵 发表时间:2022-04-19 08:48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全良波;詹翔闵  2022-04-19
茂名聚焦“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培育百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全良波 詹翔闵 通讯员 赖宣任 卓剑斯

《羊城晚报》2022年4月19日A5版

穿越历史的云烟,作为岭南农业大市之一的茂名,历经千百年风雨的洗礼,积累了深厚的底蕴。近年来,茂名坚持“农业优势不能丢”,推动农业由“大”向“强”转型发展,成为全省首个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地级市。今年,茂名农业以“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为抓手(五棵树为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一条鱼即罗非鱼,一桌菜即预制菜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茂名农业优质高效发展、持续做大做强。茂名将从农业加工、品牌创建、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扶持,培育百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让农业成为茂名靓丽的城市名片。

拓展内涵擦亮品牌

荔枝成为奔富果

绕着根子镇柏桥村柏油路行进,一个用混凝土雕塑而成的老荔枝树状的巨大拱门出现在眼前,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高州根子贡园。据统计,贡园占地80多亩,园内有古荔枝树180棵,树龄千年以上的古老荔枝树9棵,树龄超过500年的39棵。这些古老荔树千姿百态,极具观赏价值。据史料记载,贡园建园于隋唐时期,是专门进贡荔枝给皇室的专用园林。

近年来,随着茂名市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茂名市省级荔枝优势产区产业园、茂名市省级荔枝跨县集群产业园、高州市荔枝省级产业园落地建设,茂名荔枝逐渐从经济作物向乡村振兴主产业华丽转型。在此基础上,茂名推陈出新,赋予荔枝更丰富、更深厚、更广泛的文化特质,从更为广袤的领域,更为开阔的视野,来延伸荔枝的文化内涵,实现“卖荔枝就是卖文化”。通过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茂名让古老荔树开出新花,成功举办两届中国荔枝产业大会,荔枝全产业链实现产值超百亿元。

茂名沉香种植基地

荔枝产业成果丰硕,这是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的“茂名探索”。2020年,茂名成为全省首个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地级市,得益于广东省委省政府、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农业农村厅、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得益于茂名积极推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更离不开“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的底蕴。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茂名通过打好“四张牌”赋予产业新生,农业主干得到不断强化,或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或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或产品是全国独一无二,在各自领域里各领风骚。

龙眼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

据悉,茂名龙眼种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金牌龙眼之乡”,种植面积达到78万亩,产量54.17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50% ,居全省第一,第一产业产值34.84亿元。

沉香产品丰富

数年来,电白“中国沉香之乡”的招牌光彩夺目,以沉香创意产业园为主体,沉香经济一二三产业实现有效融合发展,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产业不断壮大。目前,电白区沉香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年产值突破30亿元。

化橘红带动大量人员就业

数年来,化橘红产业发展有声有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一个“主抓手”。化橘红种植面积11.3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49亿元,带动从事化橘红产业人员35万人,直接带动经济效益12亿元。

数年来,茂名以三华李为媒,多次成功举办了“春赏花、夏品果”生态旅游文化活动,形成了“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市三华李种植面积30.5万亩,2021年总产量30.5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46.99亿元。

罗非鱼游出国门走向世界

数年来,茂名“中国罗非鱼之都”这块招牌熠熠生辉,全市罗非鱼养殖约26万亩,产量23.56万吨,约占全省罗非鱼总产量1/3,综合总产值74.9亿元。目前,茂名罗非鱼远销国外4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主要出口对象为墨西哥、美国及非洲等国家,出口罗非鱼总重量稳居全国前列。

预制菜产品多样

数年来,茂名预制菜产业打下雄厚基础。目前,茂名市拥有规模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33家,年产量约11.85万吨,年产值约3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主要以海产品、淡水鱼虾等水产类加工为主,主要集中在电白区(含滨海新区)、茂南区、化州市一带;畜牧类主要以猪肉、鸡肉加工为主。

富民惠民带兴百业

双合村山水相依

漫步在信宜市钱排镇双合村,双合河就像一条飘逸的绿绸缎,又像一面绿色的大镜子,晶莹透澈,涟漪荡漾,阳光跳跃,蓝天白云和岸边花草树木、村居楼房倒映水中,立体景观美轮美奂。站在金碧辉煌的水景廊桥上放眼环顾,桥下艺术微坝流水潺潺,桥上游客如织,东西两岸斑斓灯火与南北两头辽远水景尽收眼底,令人沉醉。数十公里外,山头上荔枝林郁郁葱葱,山脚下是灰瓦白墙、碧道小溪。村巷小径中游客穿梭,拿着手机、相机拍下如画美景。这是高州市根子镇元坝村委会的桥头村,一个被四方游客赞叹的唐朝古城风格的新农村。

无论是双合村还是桥头村,在电子商务、“网红”经济的浪潮中,越来越多果农,尤其是年轻果农纷纷进入电商行业,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直播平台等将产品打造成网红果。电商行业壮大,提供的岗位也越来越多。信宜合水镇居民杨阿姨今年已年过半百,每逢三华李收获季节都在钱排镇一间店铺为李子收购商进行果品分级包装工作,每天收入有150元到200元。“我们那边很多闲在家里没活干的人都会过来钱排这边打工。一两个月也能挣到五六千元,多的能挣到八九千元。”她说。根子镇相关负责人说,元坝村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户+农民”等模式,大力发展荔枝标准化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电商、科研、养蜂、文化旅游、观光采摘、民宿、康养、餐饮等13种业态,走出了“一果兴,百业旺”的富民兴村之路。   

工人加工龙眼

这些都是“五棵树一条鱼”造就百业兴旺的生动实践。在“五棵树一条鱼”的“金风玉露”滋润下,茂名一个个特色村落正“拔节而起”。纵观全市,近年来,茂名全力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市级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来奖励新农村建设示范亮点村,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成功打造59个示范亮点村,全市干净整洁村达标率100%。2022年,茂名市提出,实施强县行动和“百墟千村振兴计划”,将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各地依托本土资源,以墟镇、乡村为对象,打造独具特色的油城墟、疍家墟、窦州墟、高凉墟、橘州墟5条样板墟和“一湖一湾一港一城一区一带”6个示范群建设,推动墟村联动,构建以点为基、串点成线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如今的茂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一幅幅幸福画卷鲜活呈现。

扬帆远航还看今朝

化橘红

继往开来,行稳致远。依靠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茂名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今年,茂名聚焦产业聚集发展,以“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为抓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茂名农业优质高效发展、持续做大做强。

今年1月,茂名市委书记袁古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抓好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五棵树”和罗非鱼“一条鱼”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形成“6+13”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此后,茂名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五棵树一条鱼”产业提升行动和加快推进预制菜“一桌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庄悦群说,要全面贯彻落实茂名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转变观念,起而行之, 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全产业链打造“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培育一批超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据悉,茂名充分发挥高校、乡村振兴学院作用,聚焦研发平台、产业标准、产业集群、骨干企业、人才、销售、金融、包装等重点,全产业链推动“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问题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实效化”的要求,一个一个抓好落实,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做大做强特色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罗非鱼产业,深挖历史文化价值,做好名优品种认定,加强地理标志保护,注重品质提升和市场开拓,扶持壮大骨干企业。做好服务、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找准难点堵点问题,发扬“店小二”精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依托重点建设的油城墟、疍家墟、窦州墟、高凉墟、橘州墟5个样板墟,积极开发本地优质食材,谋划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预制菜,塑造“高凉菜系”品牌,展现有滋味有文化的“高凉好菜”。

罗非鱼产业将获政策扶持

这为当地涉农企业送来政策“及时雨”,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动力,同时将吸引更多投资者来茂投资。茂名市农业农村产业协会里,企业资源基础牢固,每家企业基本都涉及“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的业务。“‘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这项中心工作,将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福利。”茂名市农业农村产业协会会长龙永辉说,“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的整个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很明显的,是要以点带面地把整个产业带动起来。

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加大投入,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现有的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据悉,茂名将出台政策,从农产品加工、品牌创建、产品出口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

编辑:朱嘉乐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