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牢记嘱托开新局 感恩奋进向未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仕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州发展寄予殷切期望,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殷殷重托,照亮前路;珠江潮涌,奋楫争先。
近年来,广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赓续血脉、守正创新,守护好“老城市”为“新活力”提供的历史积淀和坚实基础,澎湃出“新活力”为“老城市”注入的蓬勃朝气和源头活水,让老城市积厚流光的底蕴、历久弥新的魅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绽放新活力、实现新作为。
永庆坊上演跨“粤”西关快闪情景剧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
今年1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位列其中。
曾经的永庆坊,是广州市危旧房最集中的区辖之一。而近年来,永庆坊秉承“修旧如旧,新旧融合”的微改造理念,用“绣花”功夫,对老旧建筑进行修复活化。从荔枝湾揭盖复涌、粤剧艺术博物馆华丽亮相,再到成片连片的“微改造”,如今的永庆坊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散发着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广州展示岭南传统文化、老城市新活力的一个窗口。
在城市的另一端,保护和复兴广州传统中轴线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骑楼风韵迭代再现、开拓非遗传承基地、5G网络全覆盖、户外裸眼3D屏幕……在经历2020年一期改造后,今年4月,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中轴线之一,北京路步行街在新时代里再次焕发新生机。
根据规划,未来,北京路“古代中轴线”将与起义路海珠广场“近代传统中轴线”连贯打通,全线保护和复兴广州传统中轴线,连片形成北京路——海珠广场“广府活力区”。
在广州,以永庆坊、北京路为代表的“绣花功夫”微改造,正在全面开花、不断涌现。
今年,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广州市在“小项目大师做”“身边项目全民设计”等前期探索的工作基础上,实践“社区设计师出智、各级政府与部门出力、人民群众参与”的工作制度。通过大师领衔示范,打造市民身边的精品工程;专岗专职来把关,精细化把控社区每一个角落;全民发动做设计,探索公众参与城市品质建设等模式,把精品工程带到市民身边,以“小切口”推进城市空间品质“大提升”,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根据计划,今年,广州还将推进白云机场、国际金融城、广州南站、琶洲等周边“三旧”改造提升,建设一批“主题活力街区”。以“绣花”功夫推进1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
用科技创新驱动城市未来
在以北京路为代表的城市传统中轴线不断焕发新活力的同时,一条代表广州城市发展未来的新轴线——广州科技创新轴呼之欲出。
在激烈的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近年来,广州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核心地位。
2022年2月,《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科技创新轴。
在这条新轴线上,既汇集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广州大学城高校的人才力量和年轻活力,还串联起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等知识创造高地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宝库,也聚集了网易、微信、小鹏汽车、粤芯半导体、欢聚时代、荔枝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企业。
如果说,城市传统中轴线代表着广州的过去,在科技创新对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这条广州科技创新轴则代表着广州的未来。
按照《规划》,通过强化科技创新轴的核心驱动作用,“十四五”期间,广州将构建“一轴四核多点”为主的科技创新空间功能布局,形成“一轴核心驱动、四核战略支撑、多点全域协同”的点线面多层次格局。
到2025年,广州将打造成为世界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先行之地、国际科技赋能老城市新活力的典范之都、全球极具吸引力的高水平开放创新之城。
通过科技创新轴的核心驱动,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水平,引领产业发展,赋能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全面塑造城市发展新优势,成为广州未来经济转型、城市腾飞的关键抉择。
【一线见闻】
岭南文化实力“出圈” 产业发展造就“顶流”
广州设计团队设计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火爆“出圈”;广州出品的电影连续两年喜“擒”金鸡,《雄狮少年》火爆热映;永庆坊、北京路游人如织,成为网红打卡地;粤剧连续登上央视春晚主舞台,不断掀起粤剧国潮热……
作为拥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岭南文化中心地,近年来,广州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岭南文化活力迸发,不断“出圈”、吸粉无数,同时也成为很多文化产业和产品的根基,带动广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可谓是人见人爱。“冰墩墩”的设计者便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和他所带领的设计团队。同时本届冬奥会的奖牌正面采用圆环造型,取意传统弦纹玉璧。在官方公布的材料上,明确注明了设计创意参考南越王墓出土玉璧。
有着“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2021年,粤剧名家曾小敏连续登上央视春晚主舞台,向全世界观众展示粤剧的独特魅力;2021年,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上映不到20天,即刷新了中国戏曲电影票房纪录;2021年,《我是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火热开展,中国戏曲与西方交响乐发生化学反应,让“南国红豆”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近年来,广州电影蓬勃发展。去年底举行的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广州参与出品的4部电影获6项提名、3项大奖。
岭南文化不断“出圈”、吸引流量的背后,是广州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文化市场的持续繁荣。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广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5%,远高于同时期全市GDP的年均增速。截至2021年6月末,广州共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039个,同比增加230个;2021年上半年,全市文化产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209.58亿元,同比增长31.3%,两年平均增长17.6%。
讲好广州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广州奋力走在国际传播全国前列
2021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上,年轻人在幻影星空VR主题乐园展区体验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勃 曾育文 摄
城市是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载体,城市国际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广州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外讲好广州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近年来,广州在宣传文化事业上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特别是围绕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通过顶层设计精心谋划,多措并举大力宣介,持续擦亮“花城”“千年商都”“美食之都”等城市品牌,使广州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作为中国国际展会的“常青树”,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举行。广州多次借助广交会打响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2021年第130届广交会举办之际,广州打造城市传播热点,对外发布2021广州城市宣传片,展现广州沉淀千年的商业文化不断释放出的新活力。
作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2021年12月,“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第三次在广州成功举办,600余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智库专家、企业家通过线上线下参会。会议通过讲好美食故事、城市文艺故事、文化科技故事,彰显了广州魅力、岭南风采、中国精神,让“在广州,读懂中国”成为热词。
此外,近年来,广州还配合高访外宣在海外举办30多场广州故事会,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去年底举行的首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上,广州获评“中国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先锋城市”。
【成绩回顾】
济稳中有进、文化实力节节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广州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广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新水平,推动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取得初步成效。
综合城市功能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广州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22年一季度,广州经济运行开局平稳、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为6751.84亿元,同比增长4.0%。
广州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形成6个产值超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6个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30%。
广州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创新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增至21家和25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
广州门户城市功能明显增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强化。白云机场第二航站楼、商务航空服务基地建成使用,旅客吞吐量居全球前列。广深港高铁、广石铁路等建成通车,高铁班次、广州南站客流量均居全国第一。
城市文化综合实力
文化实力稳步提升
广州文化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完成中共三大会址、农讲所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改造提升。加快建设省“三馆合一”、市“三馆一院”,粤剧艺术博物馆、南汉二陵博物馆建成开放。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传承发展粤剧等岭南文化,40余部文艺作品获梅花奖等国家级奖项,《点点星光》《掬水月在手》《南越宫词》《中国医生》等先后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及提名奖。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增至22个。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金牌及奖牌数均居全国前列。
现代服务业
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
广州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广州优化提升国际商贸中心功能,获国务院批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北京路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步行街。年办展数量和面积均稳居全国第二。跨境电商进口额连续七年居全国之首。广州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近年来,广州持续推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所有18项指标连续两年获评标杆,南沙自贸区43项制度创新成果获全国推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规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82项,商事制度等18项改革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市场主体突破300万户,比2016年增长1倍。本土世界500强企业新增3家、累计5家。
【未来五年】
广州将这样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未来五年,是广州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立柱架梁、夯基垒台的阶段。
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表示,未来五年,广州市将步步为营、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掌握“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成事之道,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广州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取得重大成就。
将实现湾区市际直连直通
未来五年,广州将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加强重大平台规划建设,培育提升经济中心、科技创新、枢纽门户、综合服务、城乡融合功能,进一步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广州将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构建以“一区三城”为核心节点的科技创新轴,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
广州将提升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构建空港海港铁路港数字港“四港联动”、空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将白云机场周边打造成为新增长极,提升港口综合通过能力,落实高铁战略性通道建设。推进广州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实现湾区市际直连直通,形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轨道交通格局。
打响“四大文化品牌”
未来五年,广州将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广州将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广州将赓续广州城市文脉。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完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传承发扬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岭南画派、“三雕一彩一绣”等文化精粹,打响“四大文化品牌”。
广州将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建设“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提升文艺精品原创能力,打造国际演艺中心。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未来五年,广州将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
广州将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加快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打响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定制经济品牌。
广州将稳步提高服务业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基本建成汇聚全球消费资源的现代商都、创新消费供给的智造名城、引领消费升级的时尚之都、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高地。打造跨境电商商品集散中心,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优化提升专业批发市场,振兴广州“老字号”,打造一批“羊城夜市”消费地标。
建设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
未来五年,广州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广州将高标准开展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构建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持续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探索适应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的准入准营标准,动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建设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广州将大力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不断提升核心引擎影响力辐射力,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