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十古”,话黄埔,文化遗产日还有非遗活动等你来加入!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6-09 22:47
金羊网  作者:  2022-06-09
黄埔,饱含厚重的文化底蕴,蕴藏丰富的历史遗存。

文/图 文旅黄埔微信公众号

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总有一些传承不因时光而消逝,名胜古迹、民俗文化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

关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跟随着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我们一起走进文化底蕴深厚的黄埔,看黄埔形式多样的文化遗存怎样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01十古“话”黄埔 

黄埔,饱含厚重的文化底蕴,蕴藏丰富的历史遗存。

在这些古遗存中,有的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传统村落、民居街巷、井泉桥涵;有的是黄埔先民辗转迁徙、商业往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古道运河,有的是蕴含民间信仰的庙祠塔亭,更有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红色文化基因的发祥地。

十古-01.png

古树、古村、古井、古屋、古庙、古塔、古巷、古道、古桥、古码头等十类古遗存,无不见证着黄埔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编制了一幅文化丰厚的历史画卷。

近年来,黄埔区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开展了全区十类古遗存全面摸查工作,共发现了701处十类古遗存。

综合考虑这些古遗存的历史文化价值、保存现状、分布情况、保护及开发利用潜力等要素,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对古遗存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系统梳理、挖掘,用讲故事、展画卷、树舞台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呈现,策划形成十类古遗存保护利用系列成果。

十古-02.png

让城市留下了记忆,让人们记住了乡愁,让文化传承见人见物见事,融入当代生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活”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02黄埔古迹通 

启动“十古”保护工作之后,为了更加细致、全面地摸清古遗存家底,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牵头编撰了《黄埔区古遗存总览》《黄埔区十类古遗存保护及活化利用项目实施清单(第一批)》等6册系列丛书。

除了将“黄埔十古”老照片、老故事、老传说,分区域、分类别,用图文画册的形式展现出来。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也将“十古”纳入信息化管理,推出“黄埔古迹通”信息化应用。

十古-03.png

利用信息化展现形式,推动十类古遗存的保护利用工作,并将十类古遗存信息同步上线至黄埔区政府门户网站。按照地理位置、所属街道、所属类别、管理单位等信息,在电子地图上分级分类标注,实现多维度精准定位查看黄埔“十古”。

如果你来到玉岩书院、南海神庙,途经长岭古树、深井古村,不妨扫扫古迹上挂着的二维码,听听黄埔这段“古”。 方寸之间传古今,身临其境游黄埔,为你展示黄埔“十古”指尖生态。

十古-04.png

目前“黄埔古迹通”已汇聚5899条古遗存数据,在电子地图上分级分类标注,可以精准查看“十古”信息,实现“一处一档”信息化管理。

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更新视频图片和基本信息,保持数据及时鲜活,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赏古爱古,了解黄埔古故事,传承保护黄埔古文脉。

03非遗有活力 

在“十古”之外,黄埔的非遗文化也十分丰富,包含客家山歌、粤绣、龙狮舞蹈、貔貅舞、乞巧习俗、民间文学、龙舟、民间信仰等文化。

十古-05.png

△黄埔非遗传承人陆柳卿老师的粤绣作品

黄埔的非遗文化十分活跃,今年文化遗产日开放日期间,黄埔也有精彩活动,快一起来体验非遗,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一:非遗传承·黄埔十古

“非遗传承·黄埔十古——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艺展演”活动,将在6月9日举办。以民俗舞蹈、女声重唱、合唱、民乐合奏、古琴演奏等多种形式,向大众展示非遗文化魅力,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活动二: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响应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保护文化遗产、让非遗文化融入群众生活,广州海事博物馆将在南海神庙、玉岩书院两个会场开展体验活动,打造非遗工艺品展示区,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为你献上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编辑:吴方舟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