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策】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图/央视网
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眼下,正在夏粮主产区推进的麦收农业科技水平提升、生产方式转变、综合产能提高的成效凸显。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东北黑土地到黄淮麦区、天府粮仓,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田间地头,察粮情、问粮事。从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到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从要求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到强调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总书记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深化。
仓廪实,天下安。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为了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力改善农田水利灌溉条件。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2051亿元,持续推动农机装备水平向高质量发展。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围绕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推进民族种业振兴。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如今,随着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61%,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和全程机械化,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全年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前所未有地夯实了大国粮仓的根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同时要确保农田必须是良田,为稳定保障粮食产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必须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让人们不仅追求吃得饱,还要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多管齐下、凝聚合力,就一定能把国家粮食安全防线筑得更牢,把大国粮仓的根基夯得更实。(金羊网 文/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