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陌生老人洗澡的第二年|相对论·重阳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发表时间:2022-10-04 17:31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2022-10-04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这天,光是准备热水就花了半小时,打起气泵、充起浴缸,箍上塑料布,终于备好了。

张爷爷突然摆摆手:“不洗”。

“一会儿我们回避。”“70后”的李民花,给老人测了血压和体温;“90后”的王娇做好登记。“爷爷,我现在就走,到外面等您”。

剩下两位男助浴师,两边稳稳地架着张爷爷坐进了浴槽。

张爷爷是一位志愿军老战士,今年91岁了,有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去年年中,他摔了一跤,压缩性骨折,饮食起居离不了人。洗澡,是其中最难的事儿之一。儿女们也六七十岁了,弄不动不说,爷爷也不情愿,“我爸年轻时候可要样儿了……”

在我国,约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4000万失能或部分失能的老人,“上门泡澡”这项服务,却几乎是一个空白。直到一两年前,上门泡澡的“助浴师”才开始在部分一二线城市出现。让人意外的是,干这行的,有不少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重阳前,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跟随一个初创的助浴团队,上门给老人们洗澡。

|“他居然记得”

入浴前得先给老人量血压。如果是第一次洗,还得签一份服务合同,没有插管、外伤、高血压、暴力倾向等情况才能接受助浴服务。

“您还能记得我一个半月前跟您说的我姥爷的事儿呢。他也上过战场,不过没有您这福气那么大。您这都90多了,还健健康康的。”洗澡时,由唐博主要来陪老人聊天。

唐博,“80后”,1米92的大个儿,从机场地勤的工作辞了职。“以自己兴趣为主”,“开过小超市。干过安装,安过卫浴,花洒、马桶”,碰到助浴师这行之后,一直干到了现在。他是姥姥姥爷带大的,长在胡同里,从小就爱和老人聊天。“家里面有一个失能老人,氛围就会比较压抑”,他告诉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家里来了年轻人,感觉带进去的就是一束光。

张爷爷家,有块“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当年,部队遭遇空袭,爷爷在山洞保护发报机,侥幸活了下来,被炸伤了腰,落下了一辈子的病根儿。

唐博记得张爷爷一提这事儿就湿了眼眶。

“跟客户聊天很有意思。服务了几次以后,感觉到客户需要我,有意思就变成了有意义。那个阿尔茨海默症的老爷爷,家里面女儿叫什么他都不记得,我去了之后,他居然会记得我的名字,叫我小唐。”

|“你们干吗的”

从老人入水到出水,大约30分钟,泡澡、洗头、搓身、冲洗四个步骤。加上前后准备工作,上门一趟得至少两三个人,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一次收费四百多。

市面上提供的“上门助浴”服务,以擦浴和淋浴为主,价格在一两百元之间。对于起不了身的老人来说,有的好几年都没有好好洗过一次澡了。现在,在北京,检索类似的机构,也不过三四家。李民花这个成立了仅一年半、一共有六名助浴师的创业团队,一开始几乎接不到单。

她说,团队曾“冒失地”拜访社区,“我问,能不能免费给一百位老人洗个澡?人家用非常怀疑的眼神看着我们——你们是干吗的?你们之前洗过吗?你们到底能不能保障安全?”

关于助浴,当下没有准入等规范,现有的“养老护理员”职业资质,并没有强制性,也与助浴师这一细分领域不太匹配……市场空白,也是标准的空白。

|“先行先试”

“90后”的王娇,之前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了九年。她2017年就发觉,“上门助浴”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

“为什么没有马上付诸行动?”王娇说,感觉市场还没有准备好。

王娇的姥姥是一位半失能老人。为了给姥姥洗澡,年近六旬的妈妈要90度鞠躬保持十分钟左右。洗完了澡,妈妈一身汗,感冒好几次。“这些点,刺激我去做这件事。”她终于下定决心,和李民花合伙创业。

今年2月,《“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发布,“发展老年人助浴服务”入列其中。

拜访社区、对接养老驿站,团队慢慢有了起色。现在,每个月能有一百多单。

跟拍结束不久,他们就接到北京市有关部门的电话,询问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扶持。他们近期和社区入户走访也有共鸣——深度助浴,是失能老人最急迫解决的问题之一。

工作人员鼓励团队,按自身制定的服务流程标准,先行先试。

王娇觉得,未来,还会有更多人、包括年轻人进入养老行业。“它并不只提供服务,还会涉及对心灵和精神需求的满足。行业的形象变了,吸引力会提升。这件事,我想一直做下去。”

这是央视新闻《相对论》第167期节目

>>上期节目回顾:“惭愧”的重庆油锯手和他的评论区|相对论

总监制|钱蔚 王姗姗

监制|张鸥

制片人|庄胜春 汪洁

记者|庄胜春

主编|张宗尧

摄像|牛永毅 刘硕

技术|夏文

编导|郝薇 汤文昕 单楚玉

视频|杨青 杨振江

视觉|王少华

统筹|纪方

编辑:郑健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