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加把劲儿丨稳外贸促增长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记者王迟)从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到即将举办的广交会,一个个国家级展会释放出我国提振消费信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外贸尤其是净出口市场的打开,将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带来更多需求,从而激活国内产业,提供大量就业。”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发力稳外贸 实施好政策组合拳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8%。对此,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3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海关在密切监测3月份以来的外贸发展形势,整体看法是,开局平稳,趋势向好。俞建华在发布会上介绍,从规模上看,前两个月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增长0.9%,比预期要好。从趋势上看,按周监测,2月份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2月最后一周比前一周环比增长超过15%。“从周边国家情况看,与周边已经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我国的外贸表现是好的。”俞建华说。
针对不同地区和行业,近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增强政策协同效应。发力稳外贸,各省各地都在积极行动。浙江省启动“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联动企业赴境外参展、开展商务洽谈,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促进外贸稳规模、促转型、拓市场、优环境为主线,主要提出4个方面21条措施;黑龙江提出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计划,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李瑞琴分析称:“我国各地区经济和外贸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比较优势不同,各行业在外贸中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因此各地区和各行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才能实现政策的精准发力,从而起到实效。”
此外,为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助企纾困降成本,我国从去年先后出台23项支持措施,各地海关结合当地实际细化为1300多条具体举措。
外贸形势发展,经营主体是关键。为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盘和林建议,首先需要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次,要引导企业通过创新创造来打造企业竞争壁垒,让企业知道只有沉下心来搞创新,企业才会有出路;再者是在行政上减税降费和减少流程,将管理式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
资料图:江苏连云港,跨境电商工作人员正在按照订单查找、打包商品
优化跨境电商服务 让企业和消费者安心放心
“进口保健品、化妆品、服装鞋帽和电子产品在手机上随时可以购买,发货快,价格也实惠。”家住山东青岛的邱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常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购物消费,最近刚刚购买了一款面霜护肤品。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新业态,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在3月20日的发布会上介绍称,新时代十年,跨境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过去五年,从2018年进出口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人民币,越来越多“中国制造”通过跨境电商进入国际消费品市场。
跨境电商优势明显,李瑞琴指出,“跨境电商能够有效突破地理距离的限制,缩减贸易中间环节,显著降低国际贸易的高门槛,使得消费者和生产者实现直接对接,在此过程中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同时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偏好得到满足,对买卖双方都有较大的好处。”
新形势下,中国跨境电商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但下一步“出海”“闯关”也面临新的挑战。
李瑞琴分析称,一是要解决中小跨境电商企业融资约束的问题。中小企业是我国跨境电商的主要参与者,但中小企业往往内部缺乏稳定的资金流,外部融资约束较高。
二是要解决跨境电商企业通关成本高、通关效率低的问题。跨境电商订单呈现小批量、高频化、多品类、价值低等特点,这对海关监管工作提出了挑战。
为支持新业态发展,优化跨境电商服务,孙玉宁称,将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电子缴税,便利企业线上办理。推广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用”,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并强化数据分析服务,优化海外仓申报流程。同时,他表示,将广泛开展商品条码应用,加强对商品溯源管理,让消费者安心放心;持续关注境外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持续完善进出口退货措施,解决企业和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资料图:中欧班列整装待发
开拓多元化进出口市场 更好应对全球通胀高企
目前,外贸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其中外需减弱最受关注。“全球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对全球贸易构成了持续冲击。”俞建华曾在发布会上表示。
对此,李瑞琴建议,一是要开拓多元化的进出口市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引导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市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中国企业可以将稳定和开拓这类市场作为重点,以此抵消发达经济体外需的下降。”李瑞琴说。
二是通过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中国大市场优势,实现国内市场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带动国际循环。
而在盘和林看来,全球高通胀正是中国高性价比商品体现竞争优势的时候。“此时高端和低端两类中国制造都能为我们打开局面,我们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出去。”
从积极乐观的一面看,今年前两个月,在经营主体方面有更多企业进入外贸领域,海关新备案外贸经营主体4.6万家。“说明信心在积聚、恢复。在订单方面,根据跟踪监测,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增长企业比重连续提升。”俞建华称,在贸易多元化方面,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超过10%,对RCEP其他成员合计进出口增长超过3%。
从长远看,为稳外贸促增长,“还是要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我国外贸进出口平衡发展,提升中国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改善国内供给质量,进而促进国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李瑞琴分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