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绿美建设厚植生态底色 描绘新画卷

来源:金羊网 作者:徐振天、梁怿韬、刘云、李春炜、马思泳、林园轩 发表时间:2023-04-16 08:03
金羊网  作者:徐振天、梁怿韬、刘云、李春炜、马思泳、林园轩  2023-04-16
开启绿美广州建设新征程,广州力争到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5平方米。

广州用“绣花”功夫持续治水,东濠涌化身水公园已成水清岸绿示范工程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振天 梁怿韬 刘云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2012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市越秀区东濠涌,听取广州治水和城市建设情况汇报。考察期间,总书记殷殷嘱托:“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如果方方面面都把这些细节做好,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就能实现。”

发源于白云山脚下、最终流入珠江的东濠涌,曾因两岸污水直排产生黑臭问题,2009年3月启动综合整治工程以来,河涌水质逐渐好转,如今已成为广州水清岸绿的示范工程。

东濠涌的“华丽转身”,不过是广州几十年如一日持续营建绿美生态宏图中的小小一景。

往近处看,广州建绿惠民,“小改变”成就群众“大幸福”。绿树成荫,游憩健身,城市绿道串起街坊的美好生活;小路蜿蜒,适地适绿,口袋公园“扮靓”街头巷尾;森林步道,品质优化,城央绿景实现连点成片……这些年里,百姓的居住环境不断优化,“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实现。

往远处看,广州厚植家底,东南西北中都有好生态。东边的增城山水生态片区、农田生态片区,南边的南沙农田生态片区、沙湾水道生态廊道、南沙湿地、大夫山森林公园,西边的流溪河-珠江西航道、北二环生态廊道,北边的从化、花都北部生态片区,中部的白云山、帽峰山生态片区、海珠湿地、珠江前后航道生态廊道,形成了城市“翠环”和通山达海的生态网络空间。

看山,白云山还绿于民,拆除白云山及周边违法建设及影响景观建筑共110万平方米,建成全长6.2公里的“云道”,新增和改造绿化面积35.1万平方米,白云山门户景观及周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看水,海珠湿地建成十里十景主题园,百花百果引百鸟,居城央即可赏白鹭翩跹,19.8公里美丽碧道畅通,形成“丰富多样、绚丽多彩、鸟语花香、水果满枝”的最美城市中央湿地景观。

看岸,“一江两岸”绿化景观品质持续优化,洲头咀公园、磨碟沙公园提升改造,8个公园的拆围透绿基本完成,二沙岛体育公园落成,“一江两岸”核心区景观颜值和品质兼备。

开启绿美广州建设新征程,广州力争到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5平方米,接入绿道、碧道、慢行道等的公园数量占公园总数量的70%,基本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花园城市发展目标。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东濠涌等节点的成功改造,是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绿美广州的生动实践。

回访:

绿色发展 每次来东濠涌都有新惊喜

4月的东濠涌,流水潺潺,鱼翔浅底。鸢尾花随风摇曳,美人蕉傲立水边。老人在岸边悠闲散步,孩童在家长的陪伴下嬉水。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每次回到东濠涌,都会想起总书记说过的话。”2012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来到广州东濠涌。广州街坊林志强遇到了总书记,向总书记介绍了这里整治前后的巨大变化。十来年过去了,林志强依然记得总书记说过的话:“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如果方方面面都把这些细节做好,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就能实现。”

“现在无论是岸边的绿植,还是精心铺设的木栈道,种种细节都做得很好。”林志强说,每次他来到东濠涌,都有新的惊喜。他回忆,广州前段时间下了好几天大雨,但东濠涌的水质依然很漂亮,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涌里游动的鱼,“可以看出,广州的治水卓有成效,没有反弹。”林志强说,“如今走在广州,美丽的自然景观越来越多。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逐步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人居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林志强表示,他和街坊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指数也不断上升。

水体整治 项目获宜居环境范例奖

北起白云山脚下的麓湖、南至珠江,全长4.51公里的东濠涌治理,对于越秀区“治水人”来说,是荣誉也是动力。

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介绍,2012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市越秀区东濠涌考察后,“治水人”牢记总书记嘱托,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一期综合整治的基础上,东濠涌二期综合整治工程于2013年初启动。工程着力改善河涌综合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美化河涌两岸景观,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据介绍,工程人员通过控源截污、揭盖复涌、堤岸建设、道路整治等措施,综合整治东风路至麓湖长2.62公里的雨污合流暗渠。治理后的东濠涌水质清澈、生态环保、人文突出、环境优美,实现河流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修补,水质明显提升,非汛期普遍达到IV类水标准,部分断面水质甚至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引来了对水质要求极高的红尾水鸲在东濠涌栖息,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惠及河涌周边24.6万居民。

2017年,越秀区东濠涌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荣获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广州市的治水典范。下一步,越秀区还将以碧道建设为引领全面加强广州市防洪排涝基础能力建设,打造更多惠民滨水空间,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良好水生态随处可见,绘就广州市“千里碧道”美丽长卷。

多措并举 各方力量携手共护东濠涌

“东濠涌的成功整治,让广州城动人景观重现。”越秀区大塘街道东皋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任聪见证了社区周边从治水入手,人居环境大幅改善,街坊居民乐享发展成果的过程。她说,东濠涌的整治除了治水,还做了很多措施改善人居环境,如“建成了7.6公里的绿道和带状公园,打造沿线滨水步道、观景走廊,并设置叠水瀑布、荷花池,丰富亲水体验。”

此外,周边配套建设园林绿化景观、亲水平台、篮球场、羽毛球场、跑道运动场等设施,打造集园林景观、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健康休闲观赏景观新空间。居民不但能够亲水赏景,也能到附近锻炼,享受互相交流的乐趣。

如今,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社区。任聪介绍,作为沿涌社区,东皋社区在引导居民文明爱涌的同时,也组建了巡涌护卫队,联合多方力量共护美丽东濠涌。和很多居民一样,广州这些年的变化让她有了深深的自豪感。任聪说,广州人逐水而居,自古就有“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说法,近年来,在全面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中,广州持续加大治水力度,不仅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空气质量也不断改善,经过生态治理和修复,水质透明度大幅提高,生态系统内植物长势茂盛,鸟类活动频繁,形成良性循环的水生态圈。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炜

展望:

洗脱黑臭除水患 巩固水清谋“水利”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河涌黑臭,曾是困扰广州的城市痛点。通过多年努力,如今的广州不仅找到了消除河涌黑臭的路径,还让遍布广州的各类水体成为市民游客日常休憩的“打卡点”。记者从广州市水务局获悉,广州将在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的同时,推进多项治水工作。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东濠涌经过治理后全段化身城市水公园服务老百姓的例子,为广州治水提供了工作思路。”广州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河涌化身水公园服务老百姓,首先要消除黑臭问题。为了减少污水无序直排,广州首先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已建成投产污水处理厂40余座,污水处理能力达800.03万吨/日,处理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广州已建成污水管网2万余公里,污水管道“入户入厂”,将原本无序排放的污水“应收尽收”送污水处理厂处理。

对于已经建成的各类排水管网,广州市在2018年以来陆续成立市、区排水公司,形成排水管网“厂网河”一体化管理;还通过排水单元达标、合流渠箱清污分流等工作,让原本雨污合流的各类既有排水管道实现雨污分流。

自2018年广东省提出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以来,广州出台了《广州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为经过治理后的河湖水体建设生态廊道。截至2022年底,广州碧道总里程已突破1000公里。

长效巩固治水成果

“治水工作没有终点。”广州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仅从“污染治理”角度出发,广州还存在着水污染治理创新能力不足、污水系统布局有待优化、排水单元达标和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作仍需推进等问题。

为了让治水工作法制化,广州市在2022年正式实施《广州市排水条例》。为了让治水工作落实到人,广州在2014年试点河长制,至2017年起河长制已在全市全面推行。通过设施建设、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等手段,广州缓解了污水无序直排河涌这一“顽疾”。截至2020年,被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的147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并达到“长制久清”;2022年,广州20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

除了“污染防治”,治水工作还包括了提升水安全、优化供水服务、保护和有序开发水资源等不同方面。通过更高质量治水,广州力争消除更多水“患”,创造更多水“利”。

打造家门口绿地 让市民出门见园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林园轩

羊城春日花团锦簇,不经意踏入城市口袋公园,绿树成荫下,孩童嬉戏、老人锻炼,和谐的生活画境在广州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现在,社区微空间摇身一变为口袋公园,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有了休憩的好去处。

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古樟树扎根在天河区金穗幼儿园旁的绿地,这里也是天河区古樟树口袋公园。古樟树有着自然生态环境,将其融合社区的人文特色,便升级为精致、活力的城市社区微空间。

不同的口袋公园还形成各自特色。荔湾区康王路口袋公园设有竹简形景墙,展现爱国将领康保裔的故事;海珠区阅江路琶洲大桥段口袋公园围绕茂密榕树林,营造了充满活力的儿童活动空间……“十三五”期末,广州累计建成口袋公园888个,在“十四五”期间,广州将新增不少于300个风格各异的口袋公园,平均每区每年新增5个口袋公园。

按照每 5 分钟社区生活圈至少建设 1 处口袋公园的标准,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广州将从社区挖掘,利用公共微空间建设口袋公园,实现建成区居住用地步行250米见绿,提升市民的绿色获得感。

构建家门见绿生态景观

无论是东濠涌,还是建设在城市居民社区中的数个口袋公园,均映射着广州打造优质城市绿色生态环境的决心和行动,将绿色惠民落到实处。

山清水秀羊城美,绿美建设稳推进。今年3月底,广州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了《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到2027年,提质增绿森林面积100万亩;明确2023年计划完成森林提质增绿约23万亩,建设森林步道300公里。

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行动计划》围绕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提出了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城乡一体绿美家园优化建设等“八大工程”。 新增城乡造林绿化1.65万亩,新建立体绿化4万平方米……到2027年,广州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各类公园数量达到1500个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

编辑:郑健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