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南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创动能

来源:金羊网 作者:林翎、钟轩、曾晓锋 发表时间:2021-10-13 07:10
金羊网  作者:林翎、钟轩、曾晓锋  2021-10-13
近年来,南区深挖侨乡特色资源,以侨房保育打造全新文化景点,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创动能。
采访团走进詹园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翎 通讯员 钟轩 曾晓锋

图/主办方供图

乡村振兴展新颜,砥砺奋进新时代。金秋时节,中山市南区的美丽乡村,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串珠成链。10月12日,“强舆论引导 创时代新篇”全国主流媒体社长总编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珠江西岸的中山南区,深度解读南区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揭示中山乡村振兴新势能。

中山南区是广东华侨的发源地之一,同时各乡村人文历史文化厚重、山清水秀、风貌各异。近年来,南区依托独特的侨乡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振兴为抓手,立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深入挖掘老建筑、古村落等文化内涵,走出一条“以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撬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

沙涌村:

挖掘侨文化,打造历史文创街区

12日上午,采访团走进第一站——南区沙涌村的马应彪纪念公园,马上被这里宽广的庭院和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所吸引。马应彪纪念公园建筑群建于1933年,是中山市华侨近代建筑中单体面积最大的西洋建筑私宅群。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7620平方米,包括仿罗马穹顶式的两层建筑“一元堂”,仿英钟楼式的三层建筑 “南源堂”和仿西班牙式的三层建筑“妇幼院”,以及中式重檐八角攒尖顶的“在明亭”。如今,这些纪念性建筑均改建为沙涌老人活动中心、幼儿园,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和游客流连忘返的场所。

马应彪纪念公园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引起“见多识广”的主流媒体社长和总编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穿行在建筑中,拿出手机、照相机拍照。有的还登上建筑顶楼,极目远眺,欣赏整个沙涌村的美丽风光。大连晚报副总编辑徐瑾说,看到村里有很多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这在北方很少见,今后有机会还会来细细参观。“马应彪纪念公园建筑群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活化,至今还在使用,而且还成为景点,很难得,值得学习。”

徐瑾所说的是散布在沙涌村巷陌间的别致侨屋。沙涌村是“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和中山市历史文化街区,有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16处,其传统建筑多运用“中西结合”和“外洋内中”的建筑手法,形成极具特色的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华侨建筑景观。除此之外,该村还有宋朝遗迹,有民国往事,可谓文化底蕴深厚。

南区正重点打造沙涌历史文创街区,串联宋帝遗迹牌坊、沙涌学校等特色历史建筑,联合恒美、竹秀园、上塘的华侨元素和侨房资源进行连片改造,打造非遗展览馆、马乐山手模作品展馆、根雕艺术馆、陶艺文创馆等特色文化场馆,并引入文化创意类产业。

沙涌村是南区活化侨文化的一个缩影。南区拥有4万侨胞,保留着2000多座风格各异的华侨古宅。近年来,南区深挖侨乡特色资源,以侨房保育打造全新文化景点,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创动能。

詹园:

以景点串联壮大文化产业

位于北台村的詹园是南区“文化+旅游”的成功案例。詹园是目前岭南最大的私家庭院,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它始建于1998年,由詹园主人黄远新先生亲自设计,从苏杭征调百名园林能工巧匠,历时五年共同建成,因其母亲姓詹,故定名为“詹园”。

采访团的第二站,选在了詹园。一进入詹园,社长总编们就流连在这座岭南名园的雅致古朴当中。据南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区以景点串联壮大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经济。如整合曹边村侨文化资源、北台村空军文化资源、詹园孝文化资源等,连片整合成文化、文创旅游片区,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曹边村:

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

采访团第三站是南区的千年古村曹边村。穿行村中,静谧朴拙的乡间小巷,淡雅别致的古老侨房,诗情画意的村野风光,焕然一新的街道、广场、雕塑,还有正在施工的特色精品示范村工程,新农村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曹边十分注重以文化传承注入时代内涵,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推动乡村振兴。说起曹边的“威水史”,不可不提开村之祖、香山(即现在的中山市)立县发起人梁杞。梁杞是宋朝人,为官期间倡导文化教育,整治歪风邪气陋俗,启发百姓奋发。此外,曹边还珍藏着一块“状元及第”牌匾,是清朝同治十年(1871)清朝广东状元梁耀枢所留。

目前,曹边村正在谋划建设曹边家训家风馆,围绕梁杞、梁耀枢家风进行突出展示,涵养曹边优秀乡风。

编辑:正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