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落幕,追梦不止!广州残疾人书写精彩人生故事

来源:金羊网 作者:符畅 温泽广 发表时间:2022-03-14 21:30
金羊网  作者:符畅 温泽广  2022-03-14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正式落下帷幕。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实习生 温泽广

3月13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正式落下帷幕。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奋勇拼搏、展现风采;在花城广州,同样涌现出许许多多令人动容的残疾人故事。3月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内,举办了一场广州市残疾人事业故事会,多位嘉宾分享了他们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阳军:在艺术创作中成就真实的自我

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阳军出生于湖南衡阳的一个小山村,天生右手残疾的他自幼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通过努力刻苦的学习考入了广州师范学院艺术系(现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大四时还曾被评为校内十佳学生,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了一名美术老师。

为了克服身体的残疾,同时也为了让自己更加优秀,阳军每天都在学校的课余时间精进画技,直到晚上12点才离开。阳军的付出获得了回报,他曾9次获得区、市、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和技能大赛的一等奖,在2009年更是被评为首届广州市专业技能十佳美术教师,他的版画作品、水彩作品、国画作品、篆刻作品共200余件获得全国、省、市、区各级奖项和入选名额。

专业水平的提升让教学也变得得心应手,自2009年以来他养了87名考入国家一流美院及985、211院校的学生,其中8名通过清华美院专业合格线。阳军曾有一名学生身体不便无法上下楼,是他每天将学生背上6楼的美术室,最终这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美。“我曾经也得到很多领导和老师的帮助才成全了自己,” 阳军说,“因此,我会竭尽所能帮助我的学生。”

张南:致力于手语研究和普及工作

张南是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的员工,他从小失聪,残疾给他的沟通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母亲经过四处打听后将他送入了聋人学校,他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并考入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

毕业后。张南进入广州市残联下属的康复实验学校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在学校中,张南带领学生设计制作的艺术品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喜爱,市残联领导也发现了他的特长,因此被安排到残联编辑部从事美编工作,负责《广州D视角》杂志,在此期间还负责了2010年亚残运会申请书的美术编辑工作。

市残联成立广州国际残障人文化交流中心后,张南成为了中心展览部的一员,2021年他与部门同事一起拓展11个残疾人潜能开发培育点,培育残疾人6983人次。策划了7次残疾人书画艺术展览,线上+线下参观人次达27487人次。

工作之余,张南也一直积极探索手语服务,在担任广州手语研究会副主席期间,张南选拔人才开展了多样的手语研究和普及工作;2007年世界聋人篮球锦标赛中,为1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运动员提供服务;在担任广东省手语协会副会长时,为各级单位开设了公共手语课、讲座、培训班。

自2016年以来,张南作为广东国家通用手语委采集信息员参加了中残联国家通用手语采集工作的建立和准备、制定采集工作的基本流程等,在研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时提出的建议也获得了专家们的肯定。

吴汉斌:经历无数磨练,尽己所能为残疾人服务

广州市残疾人体育协会会长吴汉斌是一名下肢小儿麻痹残疾人,由于父母的鼓励,他从小就很喜欢体育运动。本来吴汉斌以为自己会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简简单单地度过这一生,但是1987年他从财校毕业时,当时的校长、后来的芳村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鼓励他在体育活动方面要找更专业的教练进行联系,听取建议的吴汉斌选择了乒乓球,一练就是七年。

每天,吴汉斌白天上班,下班后和健全的专业乒乓球队员一样刻苦训练,在1994年第一次参加芳村区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时一举夺得第一,因此被推荐到了广州市残疾人乒乓球队。此后,吴汉斌获得过多次省、市单打冠军,并代表广东在全国的乒乓球比赛当中获得团体、单打第二名的好成绩。然而,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加入国家队时,他却落选了,这对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了解情况后,市残联宣文处的领导找到了他并且耐心开导,还推荐他参加了轮椅网球学习班。这项运动需要同时操控轮椅和球拍,难度极大,而吴汉斌此前从未坐过轮椅,第一次推动轮椅时就向后跌倒,他说这个小挫折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经过5年的训练,他最终获得广州市男子轮椅网球单打冠军和全国轮椅网球锦标赛团体、单打、双打冠军。备战2008年北京残奥会时,吴汉斌因一次意外摔倒,伤到了脊椎,几年内都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又一次的挫折使他万念俱灰。

后来,在残联领导和家人朋友的支持下,吴汉斌在2007年开办了一家乒乓球馆,由他亲自执教,每周有两天会向残疾人免费开放。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上吴汉斌被推荐为火炬手,还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闭幕式上更是作为50万志愿者的代表在台上接受献花。

“在那一刻,我感觉我以后的人生应该尽我所能为这个群体,为社会去做我应尽我的义务。”他说。

林浩钦:轮椅舞蹈打开人生新大门

林浩钦是广州市残疾人轮椅舞蹈队的一名舞者,幼年时的他患有先天性马蹄足内翻,由于家庭经济情况所限没有尽早接受治疗,又因受伤导致感染。13岁时,父母砸锅卖铁凑出4万元的医药费做矫正手术,虽然术后效果并不理想,但他终于能重新走路了。

初三毕业后,林浩钦接触到了轮椅舞蹈,这是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免费为残疾人开设的一项艺术培育项目,林浩钦第一时间报名并成功通过了遴选。从未接触过舞蹈的他,刚开始吃了不少苦头,

“因为既需要靠手来控制轮椅转动、刹车,又要靠腰和上肢的力量展现舞蹈,身体因此出现很多不良反应。”他说,为了把自己的僵硬的身体练得柔软,林浩钦一遍遍地练习,不断突破身体的极限。

“每次练完,躺在床上感到浑身酸痛,甚至握筷子和笔时手止不住地颤抖。”在老师的帮助下,林浩钦的水平逐渐提升,近几年跟随广州市残疾人轮椅舞蹈队参加了不少国内外的比赛,成绩斐然,林浩钦本人更是获得2018年全国轮椅舞蹈比赛和2019年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轮椅舞蹈比赛冠军。

如今,林浩钦仍然坚持轮椅舞蹈训练,他坦言这已经是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很庆幸遇见了轮椅舞蹈,并坚持了下来。轮椅舞蹈拥有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让我重拾了自信和阳光,打开了人生的一扇新大门。”

陈晓纯:“体育运动让我更加自信和自强独立”

广东省田径轮椅竞速组队员陈晓纯投身体育运动已有十余年。出生于广东揭阳的她在7岁时,因车祸失去一条大腿,曾经她以为自己一生与体育无缘,但接触残疾人体育让她“大开眼界”。

17岁时,她接触的第一个项目是轮椅网球,由于身体单薄没有入选,正在她伤心难过准备收拾东西回家时,轮椅速滑队的胡鹰教练邀请她尝试轮椅速滑,热爱运动的陈晓纯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一呆就是12年。

“轮椅速滑项目起步晚,整个团队需要边学习边实践去积累经验。”陈晓纯说。她的身体相对北方的选手更加瘦小,力量不足,一开始总是吊车尾,于是她只能通过加练弥补。教练告诉她“力量不够技术来凑”,她常常与队友们甚至是外省的运动员交流技巧。

陈晓纯说,轮椅速滑对上肢的要求很高,需要腰腹的稳定保证发力,但是长时间跪坐在轮椅上又会使下肢抽筋,并不轻松。“投入多了,真的就慢慢爱上了这个项目,这也是体育给我带来的光、充实、快乐和正能量,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强独立。”她说。2021年全国残运会上,陈晓纯突破自我,与奥运选手同台竞技,取得了1银2铜的成绩,她说这让她信心倍增,继续备战2025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全运会。

林穗玲:从不自信的小女孩,到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队长

“是轮椅篮球给了我自信。”国家女子轮椅篮球队运动员林穗玲说。几个月大时的一场高烧,使林穗玲患上了脊椎灰质炎,在村民的同情与议论中长大的她非常不自信。但一切在她18岁那年迎来了转机,当时残联来到村里选拔轮椅篮球运动员,这项新奇的运动点燃了她的兴趣,但身高仅有1.52米的她在报名时又犹豫了。关键时刻,队员们无私的分享为她坚定了信心。

“队中的许多人从未体会过行走的滋味,甚至大小便也无法自理,但是仍然积极投身于这项运动,脸上都是自信且阳光的笑容,这让相对健全的我感到羞愧,因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地练下去。”她说,“十年磨一剑,经过自己不断刻苦的训练,篮筐的网绳被我一次次投穿,汗水在地板上烙下了一道道痕迹,双手的老茧变成了我的功勋章。” 

如今,林穗玲已成为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队长,收获了四个全国冠军、三个国际赛事冠军,并获得亚洲最有价值球员称号,而且入选了世界最佳阵容,更在东京残奥会上获得了银牌,最近还担任了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在她看来,这一切都离不开最初的那份坚持与决心,也离不开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这个平台。

她也分享了自己一路走来感受最深的一个道理:“不要害怕困难,要学会享受困难,通过实践去压实自己,去建立自信,有了自信就是一切成功的开始。”

崔德仪:醉心粤剧粤曲,发扬岭南传统文化

粤曲唱家崔德仪生于1958年,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从小爱唱爱跳的她在16岁时进入了番禺县粤剧团做几乎没有工资的临时演员。与从小跟父母练功学戏的梨园子弟相比,16岁开始练功的崔德仪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常在夜里偷偷流泪。

与粤剧结下不解之缘后,崔德仪辗转于各地专业剧团,近十年戏班历练让她尝遍各种人生经历,让她变得比同龄人更加成熟。婚后崔德仪离开了专业剧团,但出于对粤剧的钟爱,她仍在业余剧团活动,并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团队。由于中学时做合唱团领唱的经历,崔德仪对声乐的发声技巧非常感兴趣,也一直尝试将其融入到粤剧的表演之中,90年代时她曾在珠三角各茶楼演唱粤曲和流行曲,声乐的基础让她的演唱如鱼得水,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赞赏。

后来,崔德仪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幸导致肢体残疾,便由表演转为教学。2005年,崔德仪受聘于广州“自强之星曲艺团”担任艺术指导并教授粤曲,同时担任多个团队艺术顾问。2021年12月,崔德仪与他人合作演唱粤剧《牡丹亭之幽媾》经广州市残联推荐,参加了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获得(东部片区)戏曲类一等奖。

“粤剧粤曲,是岭南文化的不朽丰碑,我一生醉心于此,希望能将自己摸索和积累的经验分享给一众粤剧粤曲爱好者,让岭南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焕发活力。”崔德仪说。

郑子殷:17年如一日,为残疾人事业贡献力量

实际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爱心力量的支持。在助残道路上,广州也涌现出一批代表性的公益机构及个人,广东狮子会会长郑子殷就是其中一位。

自2005年加入广东狮子会开始,郑子殷在扶残助残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已经走到了第17个年头。回想与残疾人事业结缘,郑子殷表示,最早是在十几年前,他参加由中国残联、卫生部以及狮子会合作开展的“视觉第一”防盲治盲行动,作为后勤人员跟随医疗队伍赴云南林琅贫困山区为白内障老年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当患者蒙眼的纱布被掀开时,一位白发苍苍、满布皱纹的老人抱着朝夕相处但从未谋面的孙子喊着:看见了,我看见了。一场手术,不仅让老人们重见光明,更使得他们家中的劳动力得到解放。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帮助残疾人,能够对他本人、对家庭、对社会产生的变化,同时也让我感到了参与助残行动带来的满足感。”他说。后来,他在汶川、玉树都留下了足迹,也更坚定了走志愿服务的道路。

当选广东狮子会会长职务后,郑子殷暗自许诺,要让组织成为扶残领域参与式慈善的领航者,带领274支服务队、万名会员投身扶残助残志愿服务事业。期间,广东狮子会与省内12个政府职能部门定点帮扶村镇“结对子”,推进帮扶地区残疾人人居环境改造、消费帮扶等各项工作。在残疾人精神生活工作中,广东狮子会与残联、文联、志愿者联合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举办“南粤扶残·义海友爱”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每年投入服务经费近600万,服务残疾人超过3万。

在残疾人应急就难领域上,郑子殷介绍,广东狮子会也不遗余力,在去年6月广州新一轮疫情时,联合市残联等爱心单位为全市封控管控区5924名残疾人送去防疫物资包,里面还附有一封给残疾人的慰问信,为残疾人送去关爱,

“我希望继续发光发热,为残疾人事业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专业和力量。”他说。

编辑:空明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