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大国“粮”策】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

来源:央广网 作者:张琦 发表时间:2022-06-16 19:33
央广网  作者:张琦  2022-06-16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第一推动力,离不开专家开拓创新,更有赖于广大农民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眉山考察调研时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为全党全社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激发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更大干劲和闯劲,在中华大地绘就一幅幅绿色、生态、高效的农业丰收场景。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第一推动力,离不开专家开拓创新,更有赖于广大农民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这表明,一项项迭代更新的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正在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广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创新人才、推广人才和科技特派员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更离不开大批本乡本土种田“老把式”、养殖“专业户”和新农人的经验与辛勤劳动。不管是科技人员,还是“田秀才”“乡创客”,他们都是创新科技助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农民自身现代化,才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全面现代化。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为13.75%和6.45%,差距达7.3个百分点。作为农业生产主体,许多农民不会使用先进农业技术和装备,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要求。在河南省夏邑县,当地通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教育培训,近年来已培养农民7000余人,成为现代农业带头人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因此,以更大力度组织实施更大范围的农业科技培训和示范,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应该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是支撑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要通过依靠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但大国小农仍然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和农情。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的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由于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只能被动地参与市场竞争,处于农业价值链的最底端,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和谈判力。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不仅需要实现生产力的变革,也需要生产关系的调整。要在乡村振兴中着力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央广网特约评论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琦)

编辑:郑健龙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