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乡村振兴成绩单出炉!城乡居民收入比历史性缩小至2.5以下
从空中俯瞰河源紫金县龙窝镇“鱼稻共生”田园项目,两条颜色不同的水稻“大鱼”刻画在大地上 杨奇 摄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悦 黄婷
4月21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迎来乡村振兴专场,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学技术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广东乡村振兴考核办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疫情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消费扶贫等多项经验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农业强了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近年来,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荔枝、菠萝等特色农产品产销两旺,屡屡出圈。今年“12221”首次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广东在全国率先将抓农业的方式,从过去抓生产向抓生产、市场、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转变,推动富民兴村产业向多元化高质化发展转型。
据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介绍,广东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摆在首位,粮食年均产量超过1200万吨,实现粮食面积、产量、单产连续三年“三增”。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由2017年的5969亿元、3712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8369亿元、5169亿元。2021年农业总产值和增速均创198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全国率先搭建“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大比武”竞技融智平台,白羽肉鸡种源实现国内零的突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1.3%。创建了18个国家级、23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率先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全国首创“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利用农产品大数据平台、“网络节+云展会”模式等推动农产品卖往全国、销往全球。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快向标准化、品牌化、食品化转型,广东预制菜引领了消费潮流,成了新兴增长热点,数字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农民富了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破2万元
农业强了,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据顾幸伟会上介绍,近年来广东农民脱贫致富势头持续增长。
广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内外“两个战场”。一方面动员全省21个地市、1.8万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近6.5万名驻村干部,累计投入1600多亿元,现行标准下省内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另一方面,坚决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政治任务,帮助桂川黔滇4省(区)93个贫困县摘帽、5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
同时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高质量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实施百万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历史性缩小至2.5以下。
与此同时,广东牢牢抓住就业“牛鼻子”,从就地就近就业、外出就业两个方向发力,拓宽就业门路,促进就业稳定,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刘正让介绍,广东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每吸纳1人给予5000元补贴;对被评定为省级示范性就业帮扶基地的,给予30万元的奖补;对人力资源机构成功介绍外出务工的,按每人400元给予补贴。同时持续提升就业技能本领,全省开展农村电商各类培训超过11万人次,扶持建设29个农村电商产业园、3100个基层示范站。组织举办系列农村电商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电商从业人数已超过100万,并呈现快速上升的良好态势。
农村美了
成为越来越多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在振兴乡村的同时,广东的乡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广东乡村正成为越来越多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据顾幸伟介绍,广东全面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入实施农村补短板“九大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率由2017年的62%提升至99.8%以上,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95%以上,生活垃圾“村、镇、县”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行政村集中供水基本全覆盖,通乡镇和行政村路面硬化、行政村通客车率均达100%,农村5G、4G基站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行政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乡村建设加速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迈进。
通过持续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广东已建成5条省际廊道乡村风貌带、200多条美丽乡村风貌带、570余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推动美丽乡村加快释放出“美丽经济”。
发布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梅其洁向广大旅游爱好者发出邀请: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欢迎到广东乡村走一走、看一看,领略“粤美乡村”的独特魅力。
【数说乡村振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
近年来广东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累计培训797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247万人次。技工院校80%学生来自农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通过实施“乡村工匠”工程,创新实施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价,累计培训乡村工匠8.2万人次。全省家政企业2.68万家、从业人员超127万。农民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全省技能人才达1762万,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
科学技术领域
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培育壮大,全省共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8家,其中包含9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基本覆盖主要涉农县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万余项,培训技术人员、职业农民等近360万人次;全省共有省级“星创天地”196家,其中国家级有62家,累计培训创新创业人才9.46万人次,孵化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6079家;建有台山、廉江、四会3个国家创新型县(市),打造了县域全产业链农业科技创新广东样板。
文化和旅游领域
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在前期精准扶贫的基础上,把原来乡村旅游点推动其成立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目前有50多个;与农业农村厅合作,认定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600多个;与林业部门合作,认定了“南粤森林人家”70多家;同时完善乡村住宿,认定乡村民宿、驿道乡村酒店100多家。
生态环境领域
广东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多部门协调联动,打响打好净土保卫战,顺利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90%”任务,初步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交通运输领域
乡村要振兴,农业农村要现代化,农村公路是基础。五年来,全省交通部门持续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全省共新改建农村公路6.3万公里,实现百人以上自然村全面通硬化路,农村公路铺装率达100%,乡镇和建制村实现了100%通客车。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8.36万公里,农村公路密度101.6公里/百平方公里。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